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资源节约、节能环保型社会的构建,传统的高耗能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规划设计中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建筑节能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品味。本文对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
  1  引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視,节能建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其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工程成本投入,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的能耗,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本文对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2  建筑节能的规划设计
  要降低建筑能耗需要科学的建筑规划设计,节能规划设计指的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运用生态、节能理念和方法,以节能环保为基础,科学安排并组织建筑设计,注重低能耗和资源节约,注重科学利用各种建筑原材料和土地等资源,注重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品质。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作为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模式,必须加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促进生态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的本体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及应用两个方面,随着建筑规模的越来越大和建筑结构的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节能设计的难度,当前建筑的节能设计理念发展还不太成熟,节能设计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要求。但是建筑节能规划设计要满足几个硬性指标。一是要选择科学的建筑地址,改善外部环境条件;二是科学设计建筑各部件的结构和内部空间,提高建筑使用能效;三是和周围的环境气候相协调,合理利用附近自然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朝向,减少人工建筑设备使用。
  3  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建筑资源消耗也日益严重,每年建筑垃圾地产生会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要改变能源消耗和能源短缺的严竣形势,必须对建筑标准进行节能规范。如何合理有效的节约能源,加强能源集约利用,促进建筑的节能降耗,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节能建筑指的是以低碳节能环保为基础,在低能耗、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前提下,使建筑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健康与舒适。节能建筑能合理科学的利用各种原材料和土地等资源,通过控制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建筑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品质。因此,加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 节能设计,成为当前建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4  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建筑设计中,建筑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节能设计理念不重视,导致建筑节能技术应用不够,建筑设计上难以达到节能要求。比如不能高效利用自然通风,需要借助空调和风扇设备来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势必增加能源消耗。所以建筑节能设计要充分、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自然能量,充分考虑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资源节约,在确保建筑安全、舒适、经济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遵循的原则
  5.1  遵循科学化原则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建设前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各种材料的消耗量,用力学知识为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用几何学知识设计稳定结构和漂亮的外观,用美学知识指导建筑的内外装修,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机械化程度和抗震性能,要尽量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比如墙体材料、结构材料等都要符合绿色节能环保要求,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多功能的需求。
  5.2  遵循节能降耗原则
  节能建筑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对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控制,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使建筑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建筑规划设计作为一种新型设计模式,必须要注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建筑设计和周围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建筑功能性需要,又符合环保理念,实现资源节约的目的。
  5.3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节能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只看到眼下和当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设计要满足人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耗要注重后期材料回收率。同时要尽量使用再生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节能设计要积极听取业主建议,最大程度的满足业主需求。
  5.4  遵循功能性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消耗资源多,建设周期长,建筑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尽量选择可再生资源,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最大程度的减轻生态环境负荷。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是否能满足多样化功能的需要,在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过程中,对工程设计效果和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品味。
  6  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有效应用
  6.1  建筑规划中的节能设计
  一是要科学确定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建筑朝向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能效果,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东西向的建筑能耗量要比南北向建筑高5%左右。建筑朝向设计要考虑内部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当地的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周围环境等多种相关因素,从而科学合理确定朝向。对于体积一定的建筑,其平面形状选择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这样就会降低其冷负荷和能耗,反之会增大其冷负荷和能耗。二是要合理规划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局有周边式、自由式和行列式三种形式,周边式封闭不利于风的导入;自由式多受地形限制;行列式最为常见,存在并列式和错列式布局变化,有的地形还存在斜列式布局。建筑采取行列式和自由式便于选择好的朝向,照顾到大多数房间的通风和日照。三是科学设计套型平面。建筑方案设计要注重节能和舒适,从工作和生活规律的角度,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各房间的功能分区。每个房间要设计窗户,确保采光和通风。   6.2  建筑外墙节能设计理念
  墙体耗热量占建筑采暖热耗30%以上,改善墙体保温技术能明显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墙体保温技术指的是外墙或墙体夹层保温,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外墙保温已发展成为建筑施工行业的新趋势。应用外墙保温技术,使建筑主體结构得到了保护,对保持室温稳定、减轻墙体潮湿状况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当前墙体材料选择通常采用新型节能砖,比如多孔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材料,集承重和保温隔热于一体,外墙外保温一般采用外贴聚苯板保温、外贴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夹心聚苯板外墙保温、钢丝网架岩棉夹心板外复合保温等,有明显的节能保温效果。今后,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创新,开发出更加先进的保温技术和保温新材料,使墙体保温达到高效经济、美观实用的效果。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绿化美化环境、改善室内环境,临近建筑适当位置可种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利于朝阳居室节能。对墙面、阳台垂直绿化,丰富景观环境。
  6.3  建筑屋面和外门窗节能设理念计
  建筑屋面节能设计要尽量采用传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及防火功能强的纸纤维保温层,设计时将屋顶钉成夹层,中间置入纸纤维形成保温层以便节能保温。可以采用倒铺法节能施工技术,使用轻质、吸水率低的挤塑聚苯板,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建筑顶层铺设时可以使用采用玻璃棉,保温和折射能力较强,有利于屋面保温;外门窗设计要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减少外门窗面积,使用热阻大、能耗低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
  6.4  建筑照明的节能设计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减少室内人工照明利用频率,室外景观灯采用太阳能灯照明降低能耗;借用自然光的灯具或亮度经常变化的灯具,采取分片控制开停的方式,在满足照明效果的基础上降低电能消耗。灯具选择要在满足亮度需求时,尽量选择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LED灯等。悬挂较高灯具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灯具,悬挂位置较低时一般采用荧光灯,根据照明需求采取分区控制方式,增加控制开关或选用节能型开关,降低能源消耗。
  6.5  建筑节能低碳技术
  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美观需求越来越高,低碳建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节能设计中。比如利用地源热泵采集地下热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并综合利用;如安装热量表、热量控制开关,保持室内温度、减少能耗;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照明;墙体抹灰工程、涂饰工程、玻璃幕墙施工等技术得到应用,提升了建筑的品味。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照明等,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光热技术、采光遮阳技术以及通风技术有效融合,利用到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当前,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创新,切实加大对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比如开发太阳能、风能、光能,将光热技术、采光遮阳技术以及通风技术有效融合,利用到建筑设计中,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技术,降低与低碳建筑技术相关的设备、技术的成本,促进大规模推广应用。
  7 结语
  建筑规划中的节能设计涉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多方面,只有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加大技术创新,将更好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并在设计规划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科学指导施工,才能提升节能建筑的品质,促进节能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设计人员要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应用优秀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优化节能技术,对整个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减少成本与资源浪费,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化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涛.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32):205~207.
  [2] 王睿硕.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82~83.
  [3] 黄松松.探析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4.
  [4] 谢强,李阳.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7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