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信息技术在机电施工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信技术融合越来越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快。机电施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应用更多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机电施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机电施工的精准度,保障施工安全。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在机电施工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电施工;应用策略
  1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是实现行业进步的内在动力,以现代科技推动行业创新,服务产业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施工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应用和管理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机电产品和设备,应用现代化辅助设备,更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是信息技术应用变革的时代,各国都在抢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制高点。中美大国的角逐最为根本的是科技比拼,“中兴事件”和“孟晚舟事件”背后都是信息技术,是美国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成长起来,不希望中国信息技术应用有更多的超越。机电施工需要立足行业发展,围绕市场变化,根据机电施工自身需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在施工的应用,做好整体规划,强化战略协作,增强在机电施工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机电施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每个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形成在机电施工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意识,并最大限度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企业机电施工信息化技术应用战略规划,推动机电施工的信息化,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引进现代技术和管理人才,做好经费保障和技术跟踪研究,确保机电施工能够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更多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监督和检查,真正推动机电施工的信息化。
  2构建机电施工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实现机电施工信息化管理
  管理是保障,强化施工管理,保障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方式和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购买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采购用于机电管理的各种信息化设备,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机电施工,优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程序,保障机电施工质量和安全,以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机电施工管理质量。依托现代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及服务终端,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机电施工信息管理子系统,形成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机电施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质量安全管理子系统,机电施工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以高质量为保障,在机电施工过程中保障所有的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不能出现安全事故,确保机电设备在服役过程中具备完善可靠的管理体系,实现机电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构建试验管理调试子系统,机电施工工程复杂,系统繁琐,安装调试程序较多,不仅要做好各种硬件的固定和组合,还要做好各种软件程序的连接与调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进行全系统检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验管理调試子系统,能够对各种机电设备进行模拟调试,随时根据安装进度进行阶段性调试,根据系统反馈出来的各种数据对机电施工进行阶段性量化,确保施工有序推动,减少各种重复检修,更能够根据施工进度优化调节设备,确保设备始终处在优良状态,提升施工质量。并能够根据施工情况,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施工万无一失,又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综合安全防范子系统,机电施工在各种工程中,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作业环境,安全防范永远是第一位,机电施工作业面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机电安装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事故,这些都要消除在萌芽状态,构建现代信息安全综合防范子系统,消除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反应速度。及时启动各种响应预案,保障施工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更能够保障机电施工绝对安全。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设数量不断增多,机电施工速度越来越快,安全防范越来越重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保障机电施工安全。
  3信息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可从多个点入手,展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机电安装构建一个三维模型,应用数字技术,将机电安装的相关信息输入到模型中,从而使得三维模型能够将机电安装工程的所有信息融合到一起,便于安装工艺实施,并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现以某一建筑的消防安装工程为例,展开具体的阐述。本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2000㎡,地上18层,地下1层,1~3层裙楼高5m,每层建筑面积2000㎡,4~18层,层高3.8m,每层建筑面积888㎡,地下1层,层高4.2m,面积2400㎡。本建筑的消防工程包括消防供水管线、消防水箱、消防卷帘、喷水灭火系统等。为确保工程的安装质量,在具体施工安装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
  3.1施工方案论证阶段的应用
  信息技术可运用到机电安装的方案论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机电安装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严重的漏洞问题。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方案论证阶段,可有效实现对工程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施工是否合理。并且,还可以实现对工程量的计算,并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提供帮助。借助信息技术,对机电安装方案进行建模,再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对比,实现对机电安装的最优方案选择,从而保证机电安装方案合理,能够符合实际需求。
  3.2安装准备阶段的应用
  进行机电安装前,应实施有效的准备工作,确保后续安装的顺利进行。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增强参建各方的协调、配合和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安装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可以得到展示,有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此外,准备阶段还可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對设备状态的检测,确保机电设备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
  3.3安装实施阶段的应用
  机电安装实施过程中,可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优化与改进,并确保安装质量与效率,详细安装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如下。
  虚拟可视技术的应用。借助三维可视技术保障设计质量,增强参建各方对机电安装工程的虚拟环境下的施工情况。由于当前机电安装呈现高精度和大型化的趋势,在具体的安装中,消防工程的管线容易出现空间不充足的情况,这一问题限制了设备的可靠性,造成管线布置不合理,缆线交叉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导致设备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影响消防工程的功能。通过工程施工可以发现,本工程对机电安装精度要求相对较高,且需要注意对相互干扰的控制。
  协同安装中的应用。在工程实施中各参建方交流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为各方提供一个三维交流平台。与传统模式比较,这种交流模式的信息沟通效率更高,还能确保信息的畅通,有助于各方人员协调安装过程中的问题,有效控制安装风险,保障安装更加协调。
  安装方案的优化。本建筑工程中,涉及的机电安装内容复杂,安装方案的优化有助于控制安装问题,排除隐患。以BIM技术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本工程安装方案优化,结合建筑的基本信息,构建建筑模型,再逐步添加消防工程的信息。再对安装过程进行5D模拟,再透过模拟过程,及时发现安装的问题。而且,借助模拟还可以优化造价,保障安装的整体经济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代名词,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机电施工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数据精确地,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依照机电设备实际,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机电施工,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王伟.山东工业技术.2018(03)
  [2]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韩绍峰.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3]浅析信息技术在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方明.内燃机与配件.2017(14)
  [4]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姜爱兰.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0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