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洲猪瘟也称为非洲猪瘟疫、疣猪病,是由于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而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急性传染病,家猪和野猪都能够感染。病毒主要是侵害宿主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病猪主要症状是高热、停止采食,且往往伴有红斑、呕吐、机体虚弱、呼吸和心跳加速、结膜分泌物增多以及严重时出现血便。该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持续暴发流行、容易复发的特点,严重损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共安全卫生,应加以防控。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077-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且是其唯一成员。病毒颗粒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为175~215 nm,具有囊膜。该病毒是一种双股线状DNA病毒,长度为170~190 kb,主要特点是含有颠倒重复序列(长度为2.1~2.5 kb),且末端可形成共价闭合环状结构。
  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非常复杂,在已经感染细胞内能够检测到超过100种的病毒诱导蛋白,其中P32、P54、P72等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并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室温保存长达18个月的血液或者血清中依然能够分离出病毒,在腌制的火腿中能够生存大约5个月,还能够长时间存在于泔水中。另外,病毒在60℃条件下处理30 min会被灭活,次氯酸盐、氯仿、乙醚等都能够将其杀死。
  1.2 传染源
  非洲猪瘟病毒是可经由虫媒传播的唯一一种DNA病毒,主要在野生感染圈(包括野猪、蜱类在内)和家养感染圈(家猪)流行。该病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感染带毒的猪群、病死猪和野猪,其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携带温和型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
  1.3 传播途径
  1.3.1 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可经由直接接触感染猪而传播,或者经由被污染病毒的工具、设备、环境、食物、泔水等传播,还可经由带刺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这也是蔓延至周围地区的主要形式。直接接触感染猪后,主要是通过接触鼻、口进行传播,而并非以气溶胶传播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3.2 软蜱传播
  软蜱叮咬感染猪后即可携带病毒,之后叮咬其他易感猪或者被易感猪误摄入体内,都能够导致感染。软蜱既可作为载体在该病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可作为病毒的天然储存库和繁殖宿主,能够持续几年带毒。也就是说,即使扑杀某个地区的所有感染猪,该地区依旧可能存在病毒。
  1.3.3 其他途径传播
  该病还可经由感染猪的肉制品进行传播,这也是病毒进行远距离跨界传播的重要方式。另外,该病还可经由野猪传播,尽管野猪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2.1 特急性型
  特急性型病猪主要是由于感染高毒力非洲猪瘟病毒毒株而导致的。病猪表现出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41~42℃,精神不振,停止采食,明显气喘,皮肤发生充血。病猪一般在表现出临床症状的1~4天后发生死亡。
  2.2 急性型
  急性型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感染强毒力或者中等毒力的病毒毒株导致。病猪表现出体温升高,一般为40~42℃,彼此扎堆,精神萎靡,停止采食,并伴有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症以及单核细胞数量变化而导致白细胞早期减少症,由于明显肺水肿而影响呼吸,这也是判断猪感染高毒力毒株的一个主要特征。
  另外,病豬的耳朵、胸部、腹部、四肢末梢、尾部以及肛门四周皮肤有红斑。临死前1~2天,耳朵、腹部以及肛门皮肤会明显发绀,且皮肤存在坏死灶,并伴有皮下出血。此外,病猪还会表现出呕吐、流黏性鼻液、疼痛、腹泻或者便秘等。母猪患病后还会发生流产,且部分是在该病暴发前出现流产。大部分病猪在体温升高大约1周后发生休克、死亡,且鼻、唇存在泡沫。
  2.3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病猪是由于感染中等毒力毒株而导致的。病猪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类似于急性型,但是水肿和出血症状要比急性型加重,且流产是母猪发生该类型后的首要临床症状。患病母猪一般在7~20天内发生死亡,病死率为30%~70%。耐过病猪一般在3~4周内康复,但在之后的6周内依旧能够排毒。
  2.4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主要是由于感染低毒力毒株而导致的。病猪的临床特征是出现关节炎和皮肤坏疽,另外还伴有生长抑制、呼吸症状、跛行、流产,死亡率较低。
  3 防控措施
  3.1 暴发疫情的地区
  暴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在养猪场内控制运输工具和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兽医和工作人员进入猪场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并更换专用消毒衣,禁止给猪群饲喂泔水和猪肉制品。以上措施的实施必须充分结合整个养猪产业链条的风险性以及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将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地方性疫病的流行中,隐性感染猪携带的病毒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新发病地区能够采取的唯一处理方法是扑杀,也就是全部发病猪、疑似感染猪群都要进行屠杀,且尸体要求采取焚烧或者掩埋,从而实现猪群彻底净化的目的。在当地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对发病猪场给予一些赔偿金,或者养猪户给猪群购买有关保险。另外,兽医人员可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如举办会议、信息资料发放等,向公众普及一些能够传播非洲猪瘟疫情的媒介及其风险性。
  防治猪群感染发病可通过对检疫和卫生标准加强控制、采取流行病学监测以及净化养殖场和周围环境等措施。根据部分含有碘化物和邻苯基苯酚的表面活性剂能够破坏非洲猪瘟病毒,可使用其对环境和垃圾物进行消毒。
  3.2 无疫情的地区
  应研制该病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增加兽医交流,提高诊断服务,同时建设疫情信息网络。在猪场加强生物安全的同时,还要对来自海港、飞机场以及其他地方的猪产品、猪肉产品进行严格监控,特别是禁止到发生疫情的地区和国家购买生猪、猪饲料以及其他相关猪产品。
  定期对猪场进行清扫、消毒,减少体外寄生虫(如吸血蝇、软蜱)的滋生,这是由于非洲猪瘟可通过虫媒传播。据报道,厩螫蝇可携带高效价病毒2天左右,苍蝇在吸取病猪血液后能够携带病毒24 h左右。
  加强兽医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出入境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风险性较高地区和国家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人员通过培训可使其判断疑似非洲猪瘟的准确性提高,并可及时将疑似样品运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宿主体内非洲猪瘟病毒的存活还与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的变化相关,这是由于其可能导致病毒出现变异,也可能扩大宿主范围。因此,要加强监测野猪群和虫媒寄生虫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