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语文教学的开展,可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传统教学弊端日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语文修养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蕴含的知识相当丰富,同时也是帮助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改善传统语文教学弊端,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对教学对策合理制定,使学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笔者将分别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文学科思维品质、语文学科情感、语文学科能力与学科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可提高学生的品质,构建一个个性化教学课程。通过语文教学的开展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未来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对语文教育质量关、人才观需求进行改革,并从理解、运用、思维及审美等方面入手,详情如下:
  1.理解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语言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能读懂文本内容、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并具有语感。
  2.运用
  除语言理解能力外,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学生能根据语言情境来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语言经验。
  3.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表达以及阅读等活动中,学生应灵活运用想象及联想,对文学与语言形象形成初步认识。
  4.审美
  良好的审美能力要求学生能感受到祖国汉字之美,并具有初步审美体验。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沿袭传统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灌注,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逐渐降低,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习情境合理创设,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学生方面来看,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这种错误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据此,学生应摆脱这种固化思想,从新认识语文并爱上语文。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一)老师应提高自身核心素质与语文修养
  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者,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据此,相关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夯实其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为实现该目标,学校应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核心素质方可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实践,确保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形成,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管理时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同时还应对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对教学术语进行规范,确保语文教学更好地实施;通过培训,还可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实际上,语文老师都会具备一定语文修养,但笔者认为,仅仅具备语文修养还不足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平,据此加强对教师的核心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拓展阅读面,夯实自身素质水平,丰富自身知识结构,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课堂气氛进行营造,以此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这对于语文学习的开展大有裨益。当学生具备语文学习兴趣后便会对其产生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目前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许多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对学习过程加以优化,在课前导学上,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做好课前导入工作,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通过这一手段学生的好奇心便会被勾起,从而达到学习目的。例如,教师在对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司马光》一文进行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做好教学准备,将石头带入课堂,当学生看到教师这一举措便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相关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作用吗?”这时,学生为了解惑便会踊跃发言回答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便可引入课本《司马光》。通过教学,可让学生感受到司马光的机智与勇猛,通过这一举措,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大大提升,渐渐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至关重要,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中国,教师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大力培养,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知识。为了达到该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加以注意,不应直接告知学生答案,否则便会前功尽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从思考中来解决问题,如在对小学五年级课文《窃读记》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实践,根据课本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设置。例如,“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通过这一手段,学生便可根据课本来寻找答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起到直接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确保学生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课堂教学与实践生活紧密相连,据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将现实生活更好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确保语文教学更好地实施。如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中,如教师直接进入课文开展教学,学生便对文章内容缺乏了解,甚至许多学生在学完全文后依然不明白“滴水穿石的原理?”从而对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对相关视频进行播放,通过这一手段使学生得到启发,对水滴的力量更加了解,从而对课本深化理解。因此,将语文與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降低文章理解难度。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秀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学生能积累许多优美的词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对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进行了分析,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核心素养及语文修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18) :184.
  [2]范新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8,(08) :58.
  [3]黄玲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08) :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5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