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提问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问,或者巧妙提问,都是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探究精神的同时,也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启发式提问,调动学生思维。有趣味性地提问,引发学生热情。进行层次化提问,发掘学生潜力。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提问策略
  在小学数课堂上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问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也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既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也是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方法,是老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关键,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助推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保持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摆脱满堂灌输的方式以及被动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提问,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艺术,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关键方法。所以在数学这门逻辑性极强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提问不但要有质量,还应该具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如在学习“圆”这一课主要内容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了圆及其圆的特性,了解了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圆周率的相关知识,教会学生计算周长与面积的知识与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为了让同学们能跟上我的教学思路,所以在每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都会有意识地插入不同的问题来提问大家,吸引学生。首先,可以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学生就纷纷说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接着我再问大家,这些图形都是以什么线围成的,学生进行思考,调动自己所学的这些图形的共性,与本课“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点进行对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进行了知识迁移联系上了新知识内容;其次,我又启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等,这样的问题不但联系实际,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接了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理解等,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剪圆、画圆,又让学生观察圆的半径、直径等,不断启发、引导,使提问贯穿整个课堂,也让学生循序渐、由易到难地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
  二、有趣味性地提问,引发学生热情
  在学生不够深入认识数学这门学科特點的时候,数学真是一门比较枯燥、晦涩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积极性不高。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学习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数学知识讲得具有趣味性,提问有趣,就能吸引学生。如在“可能性”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学会用“可能”和“不可能”来正确、有序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课堂上我就拿出了备课阶段准好的一个礼品盒,据此设置了两个有趣的问题,对学生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谁能猜出这是什么呀?”这一问题有吸引力,也有趣味性,引发了学生们想象,大家都纷纷猜测,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吃的,有说是文具等。在这种情况下我说:“‘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根据这个谜语线索猜。”有人立刻回答“铅笔”二字。我问大家:“你们觉得一定或者确定是铅笔吗?”等。礼物包装本就充满色彩和悬念,同时让学生猜盒中的东西,更是趣味性十足,所以也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猜测和判断可能性”的情境之中,有效地导入了新课,为接下来了课堂教奠定了基础。
  三、进行层次化提问,发掘学生潜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层次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时,也要遵循数学的这个特点,有层次地展开提问,不断把学生引入深层的知识,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如“鸽巢问题”这一课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鸽巢问题”,并尝试应用它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有就是辅助学生初步认识抽屉原理这个知识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就给学生设计层次性非常强的问题。如“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中的思维问题,我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根据把他们的分配,找到几种分配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深入感受其中深藏的奥妙,总结出其中的原理等。这样的问题,既有层次性,让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不同的回答,还能带学生深入理论,深入知识的内部,发现知识的规律,同时也有有效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找到相关数学知识的规律和联系。所以,设计层次性的提问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不仅引学生深入思考,还能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理解,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可以是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好方法。同时,像启发式、层次性、鼓励性、有趣性等的提问方式,还能启发学生智慧,引学生不断探索,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春燕.以探究为目的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5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