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国工匠”视角下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从工匠思维、工匠品格、工匠技艺、创新素质等方面,以“创新创业”为培养方式,通过“双标准”考核,将具有“大国工匠”潜质的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型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大国工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Top-notch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country craftsmen"
He Yunhui1 Xiao Ai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power sourc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big country craftsmen" as the goal, from the aspects of craftsman thinking, craftsman character, craftsman skill, innovative quality and so on, and tak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way of training, and pass the "double standard"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e students with the potential of "big country craftsmen" will be trained to become the top innovative talents of "big country craftsme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major craftsmen;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各国精心打造职业精英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其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对象及培养方式,建立人才培养评估机制,为国家输送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1 大国工匠:新时代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南针,它决定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决定了“如何培养”[1],在产业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应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以“大国工匠”为培养目标,培养“大国工匠”型拔尖创新人才,主要体现为:
一是“工匠思维”培养[2]。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决定人们的行动,人们通过思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用“匠人思维”来塑造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开阔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专注执着,树立对工作执着、对职业敬畏、对工作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的“匠人思维”。
二是“工匠品格”培养。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指个人的人品和做事风格。用“工匠品格”塑造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特征。
三是“工匠技艺”培养。技艺是指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工匠技艺”需要完成三个层次的培养:第一层次是掌握一门技术,这是起码要求;第二层次是追求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这是更高要求;第三层次是身怀绝地之后还能把技术当成艺术享受,乐在其中的人,这是最高要求。
职业院校以大国工匠精神引领学生的整个职业技能生涯,让“大国工匠”精神涵养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走上社会成功、成才做好准备。
2 潜质学生: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所谓“潜质”即潜在的素质,还未被挖掘的才能。“潜质学生”是指思维、品格、技能、创新等诸多优秀特质还未从学生身上显露出来,还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能体现的学生群体,特指在“高考”选拔中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他们的整体素质,如思维、品格、技能、创新等方面还未得到有效开发,需要在合适的教育环境中被激发出来。职业院校应针对学生现实情况,重在激发潜质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3 创新创业:职业院校拔尖創新人才培养方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需要贯穿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解决的不仅是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3]。因此,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知识养成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等。具体实施如下:
3.1 融入全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职业院校构建“通识类+专业类+实践类”全覆盖、分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总课程体系分为必修、选修两类,涵盖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素养课程(课程包括茶艺、剪纸、书法、经典诵读与应用文写作)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训练。
3.2 利用MOOC翻转教学 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上,学院构建MOOC翻转教学,依托线上课程平台资源为载体,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在线课程分为线上线下两个环节,线上课程主要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为主。线下课程主要结合本专业相关创新创业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3.3 丰富学生实践活动
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职业院校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大学生创业路演、“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潭州杯”模擬求职大赛、心路分享+100秒路演项目挑战、“我的创业我的梦”讲座、创客“书屋”读书会等,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 “双标准”考核:职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估
评价与考核是衡量职业院校将“潜质学生”培养成“大国工匠”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双导师制下,学生既要达到“学业标准”,学业标准包括知识标准、职业技能标准与综合能力标准等要求,同时又要达到“职业道德”即大国工匠精神标准。因此,针对培养对象实际情况,采取“双标准”综合评价与考核方式,建立“学业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相结合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4.1 “学业标准”考核
教师针对本人教学情况及学生参与课堂整过学习过程,主要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制定考核标准。
知识考核主要是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在课堂中清晰表达知识,运用知识等方面来衡量,教师将平时成绩与课堂教学量化到具体教学中,以成果汇报、课堂答疑、项目小测试等方式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在创新意识及创新潜能。技能考核主要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参与一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综合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行业通用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
4.2 “职业道德”标准考核
“职业道德”考核标准主要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责任心、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考核,并将考核指标量化到学生小组合作程度、小组创新创业项目完成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小组成果汇报展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小组创新创业项目完成数量及质量考核学生对事情的专注以及毅力,责任心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培养“大国工匠”型拔尖创新职业技术人才,推进我国工业技术发展,提升中国制造创新实力,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最为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晶.国内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管理.育人.交流,2016(21):180.
[2] 蔡旭伟,吴伟民.传承吴地工匠技艺.培养现代技能人才[J].中国培训,2012(02):8-10.
[3] 隋菱歌,殷树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06):63-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8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