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提供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语言交流,传递数学知识;关注思维发展,促进数学交流;鼓励独立思考,强化数学交流;教给学习方法,指导数学交流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素质背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数学交流成为一种积极、多样、有效、合理的活动,从而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理论、技能技巧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
关键词:自主参与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数学交流是运用数学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式语言)的载体,以听、说、读、写、做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情感、方法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现代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应该是多向性、互容性和全域性的。本文对如何加强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一、加强语言交流,传递数学知识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学生以某种方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书面的或非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以某种方式(听、读或看等)来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见解和观点。而且学生的每一句表述体现的是其思维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阐述数学问题,体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
如:学了“长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用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框架。学生纷纷动手搭长方体框架,并竞相把自己搭好的长方体高举在手中,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此时却有一名学生把自己搭好的框架悄悄拆开,无奈被老师发现。
师:你搭的是什么?
生:我搭的是正方体。
师:你为什么说它是正方体呢?
生:因为……
师:(高举着正方体框架)刚才,老师让你们搭一个长方体,他却搭了正方体,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生1:不符合要求。
生2:搭錯了。
生3:他的小棒选错了,不应选一样长的小棒。
生4:我觉得他有超前意识,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此我觉得他没有搭错。
师:哦,终于有不同声音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怎么理解?
在这种宽松融洽的情境下,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在交流中教师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观察学生是否都积极参与,是否在交流中平等相处,有话可说,了解学生是否会反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补充、修正。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和观察技能的培养,不仅加强学生的数学交流,而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数学思想。
二、关注思维发展,促进数学交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如何设疑,方法诸多。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在紧扣教材重难点的同时,把握好问题的时机和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得以实现。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上课伊始,我出示例题挂图(一个篮球场的场景),指名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再提出探究问题(1):“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篮球场的周长?”由各小组讨论研究。当时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纷纷出谋划策,然后小组汇报得到四种算法:26+14+26+14=80;26+26+14+14=80;26×2=52,14×2=28,52+28=80;26+14=40,40×2=80。(根据学生回答,我依次出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这时,我趁势提出探究问题(2):四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通过讨论、比较,大部分同学认为第四种算法比较简便,当然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接着我又提出探究问题(3):你认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怎样计算?学生便可从上述操作、演示、讨论、交流中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的关系及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选择自己拿手的方法进行计算。
这个教学环节教师所提的问题呈渐进性与有序性,能引导学生的交流向纵深发展,使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探索之中,其中一些问题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给了学生与老师、伙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思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体会数学的多姿多彩。前段时间听了一节数学课,讲的是厘米的认识一课。老师在让学生认识了厘米,认识了尺子的刻度表示的意义后,又进行了一些测量练习。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做一道习题:用尺子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好的,在学的知识后应用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进一步对厘米进行深入的认识,从而让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可是接下来教师说:“同学们,看黑板,3厘米是这样量的。”教师演示了一遍。然后学生开始测量。不过本来一个很好的习题设计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现在学生是在模仿,而不是在自己的主观思维下知识的再现与应用。此时教师完全是一个学生的包办代替者,学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被动模仿者。就是因为教师的一量,学习的本质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学又回到了“填鸭”的模式,教学又陷入了纯为知识传授的困境。在此本是学生思维锻炼,动手操作的好机会,可是在一瞬间被教师掩盖了。教师怕学生不会,因为怕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操作。学生没有思考的主动权,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又从何谈起。学生就是在教师总怕学生不会的观念中,他们的思维拓展的空间被教师封闭了。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代替学生的思维,不就是在培养学生慵懒的思维习惯吗?”一针见血的阐释。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要怕学生不会,要敢于放手,不要怕学生会跌倒,在他跌倒的时候他捡起的可能是一个“金元宝”。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经验与亲身的感受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吃一堑,长一智。”在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更坚强。 三、鼓勵独立思考,强化数学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
赞科夫认为:“学生的反映是个体能动的反映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通过探索,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这说明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每当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应注重设计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给予思考性的指导。教师还要为学生留有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无论提的问题正确与否,都应该创设多种方式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最后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即使他们在组内讨论时未来得及思考,他们也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也要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因为他们得在交流中展示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数学交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一是要注重问题的新颖性。即在此之前学生没有遇到过的。因此没有现成的类型可以套用,也没有现成的解法可搬,它有一些疑难需要思考,它的解法在刚开始时并不明显,需要学生作一番思考和探索。二是要注重问题的挑战性,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既有联系又有距离。学生既能感觉到这种联系,知道问题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学生也能感觉到其中的距离,有足够的信心跨越它,但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亢奋的悱愤状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四、结论
课堂是师生生命体验的交流,交流作为一种现代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应设计好数学交流的内容,使数学交流更好地促成知识的形成,在形成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更好地交流。只有这样,数学交流才能贯穿于数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中学,小学数学典型教学案例赏析,白山出版社,2005:22-25.
[2]陆慧军,谈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2006,4:23-25.
[3]黄美华,初探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2006,3: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3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