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问题情境 促进有序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层层深入的问题犹如抽丝剥茧一般,引导学生不知不觉间深入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一个个解讀清楚,从而解决问题,真正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有序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16-01
  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天马行空”的状态,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一定的顺序或表达得很含糊,这就是缺乏有序思考的表现。数学知识本身对学生固然重要,但是科学有序的思考模式,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固定,很难因为外力改变,这会对他们在以后为人处世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并采取及时的调整和纠正,使他们的思考模式不会产生意外的偏差。
  1.构建小学数学游戏情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学生能不能进行科学有序地思考,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教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就是灵活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将学习如同游戏般引入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去,把握学生的阶段性心理和求知欲特征,把学生“被动”型学习的心理状态扭转为“自主”型学习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情境游戏导入的方式,例如,运用《找寻宝藏》的故事,首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每只小动物得到的宝藏都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课堂学习;其次,根据游戏中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让学生明确了此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最后,鼓励学生对于难点问题大胆说出来,并展开讨论,共同寻找正确答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整个班级学生的合作精神。
  2.构建小学数学空间情境,加强学生有序思考
  空间式的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浅出并且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把握教材中重点知识的关键点,能为学生生动展示出数学的一些运用原理。例如,在上文提到的《观察物体》一课中,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教材是借助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因此,感受物体,培养学生观察、辨析能力,发展其基础空间观念,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加强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3.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有序思考
  对年纪较小的小学生而言,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严肃的课堂氛围早已不符合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的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形象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课本中的重难点。并且鼓励学生不要为了考试才去学习知识,而应该把学到的知识积极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新课程改革早就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是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奥妙,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五年级下册第37页的关于粉刷教室的问题:如果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是11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的时候,设计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第一是观察,让学生说一说这个问题都告诉了我们关于什么的信息;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粉刷为什么要扣除门窗的面积;通过这道题我们还能得到什么样的生活信息。引导根据这四个问题依次展开讨论。通过这四个问题的有效引导,培养学生思考的有序性,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提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和答案。对提高学生的有序思考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构建一种新颖、典型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如何有序思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并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引导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霄娜.培养有序思考,促进课堂生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64+66
  [2]施文艺.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序思考——谈有序思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3]王海英.合作学习,提高效率——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发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111
  [4]李小芹.有序思维促生长——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05):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5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