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与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课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其行为准绳。本文即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引发更大范围的积极讨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13-02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但又较为发散,其认知事物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大力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对小学生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取得甚至超过应有的效果。同时,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注重实践活动,让《道德与法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书本上走出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力,并真正应用到生活中。
  1.增强互动,创造生动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特点在于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思想单纯,也就是很多人所认为的“坐不住”。《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有关行为规范的概念,如果学生此前并未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讲解时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此时单纯的宣讲教材知识,学生的思维会与教材知识“脱钩”,注意力无法集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增强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身心都能有效的“动”起来,在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率。这种氛围也可以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学生对于教師的信任度,为今后教师的教学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在学习《这些是大家的》时,小学生本身的人生阅历不足,对于“公物”的概念判断上难免出现偏差。例如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课桌目前是自己在使用,那课桌就应该是自己的私人物品,而不应该属于“公物”。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课桌是公物”、“要爱护公物”的概念,而是可以首先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教室中有哪些物品属于公物。在讨论中,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课桌都有可能被不同的同学所使用,属于公物的一种。然后再向大家提问,如果自己用到了新的课桌,是否希望课桌完好无损?其他的同学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愿望?这种方式,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大朋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2.依托教材,设计教学活动主题
  教材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核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围绕教材进行。如果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发散,小学生可能会因缺乏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很难把握住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关联,一方面对于教材本身的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又无法明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用意。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找教材中的切入点,把教学活动主题与教材更好地结合起来,让两者成为更加紧密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与教学活动之间有着清晰明了的逻辑关系,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感受到相关内容之间的一脉相承,更易于理解。仍以《这些是大家的》为例,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学校公物、爱护学校公物。教师在完成教材内容教学后,可以从学校公物出发,进行适当的发散。比如首先向学生询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去过哪些地方,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地方哪些属于公共场所,又会有哪些公物。爱护公物的道理是相通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公物,并像爱护课桌一样爱护它们。当然,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不得不破坏公物的情况,比如为了救人,可能需要对建筑物或车辆进行破窗。这种特殊情况,有着复杂的判断标准,小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其思维也较不完善,如果教师对这类内容涉及过多,反而可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头脑中形成各种“特殊情况”的场景,让爱护公物的道理变得“飘忽不定”。
  3.活学活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地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鼓励学生对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增进学生的理解。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走出环境固定的课堂,前往未知的地方,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相比单纯坐在教室里,其学习兴趣会得到有效提高。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影响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如之前提到的将“公物”的概念从学校向更大的范围延伸,除了从学生自己的讲述出发进行讲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沟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前往邻近学校的公共场所。教师可以跟这类场所的工作人员相配合,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公物,讲解其作用、使用方法等。这些内容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公物的“强大功能”,引起学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之后,可向学生现场演示其维修保养过程,讲解各种操作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如果公物损坏又会造成哪些不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简单的维保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不爱护公物,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了解爱护公物更深的意义所在。
  4.促进表达,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起到巩固教学实践效果的作用。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写作、演讲、情景模拟表演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灵活选择。一般情况下,演讲、模拟表演等形式有着更多的互动成分,除了加深知识理解外,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小学生“坐不住”、“爱表现”的特点更匹配。因为小学生考虑问题尚不全面,教师在设计相应的情境时,应在给予学生适当自由的同时把握基本的主导权,对教学实践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指导,而不是将决定权完全交给学生,否则容易导致失控,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或反感。在《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就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设计剧本,由学生甲扮演某件公共物品,学生乙扮演在公物上乱涂乱画的同学,学生丙则因为学生乙不爱护公物的行为,不小心沾了一身的污渍。最后学生乙向学生丙道歉,两人共同把公物擦拭干净。在场景设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确定场景主题,给出基本的场景脉络,指导学生的服装、道具搭配,但在更具体的台词表演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表演小组与评委小组,并在不同的情景模拟中进行轮换。这种方式,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经历,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可以更全面地增强学生能力提升,有效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小学生的性格及行为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教育有所不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教师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应更加切合实际,既要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和实际学习能力,又要想方设法让教学实践与实际生活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些都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希望广大教师同仁们能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现实意义,勇于探索创新,取得更加突出的教学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33+36
  [2]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与“不变”[J].中国德育,2018(16):1
  [3]刘梅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5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