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目标、策略与保障条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吸引社会的教育投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专业建设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因此,主要分析了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提出了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相关策略和保障条件。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目标;策略;保障
  当前,独立学院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艰巨的挑战;既要应对其他民办本科和公办高职院校的追赶,也要面对新建公办本科院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所展现的勃勃生机和发展雄心的压力,同时,还要迎接中外合作院校生源的争夺和教育质量的挑战。《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建立三级专业认证体系——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来加强本科教育质量保障。”因此,不断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坚持内涵发展,持续提高质量,形成特色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专业建设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手段,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也是独立学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
  在当前的产业升级和技术结构调整中,每个高校都需要找到与社会的契合点,确立自身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独立学院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层次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具有某一岗位所需要的实际生产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和处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生产技术操作熟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因此,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目标就要定位在以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
  二、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一)專业设置强调社会需要
  独立学院只有置身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腾飞;瞄准地方需求亦是独立学院的生命力所在,生命线所在。独立学院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关注产业升级和技术结构调整,设置和调整应用型专业和专业方向。例如:未来适应纺织服装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设置时尚买手和针织方向;根据互联网+发展的形势要求,新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物联网工程;等等。[2]
  需要注意的是,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瞄准社会需要,为区域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同时,在专业结构上,不仅要开设母体高校办学实力比较强的优势专业,也要有一般民办院校通常有的适合市场的轻快灵专业,此外应当开设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专业,兼顾独立学院适应眼前和长远发展需要。
  (二)专业定位强调“错位”与“立地”
  “错位”,就是要根据生源特点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形成培养特色,实现与母体各学院的错位发展。“立地”就是要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区域优势为引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例如:以昆山花桥商务城为依托,整合语言类、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建立了昆山服务外包(经济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大学生创意设计服务平台,整合工业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建立了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服务于苏州及周边众多国家级开发区的制造型企业为目标,整合机械、电子、通信等相关专业建立了制造业(机械电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
  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设置紧密相关。专业发展目标和路线图仍需进一步明确,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学以致用”“错位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不能很好地支撑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是否有特色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必须要按工作过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切实解决“在校学的许多知识用不上,而工作中要用的却没有学”这一为企业界长期诟病的问题。从学科性的课程体系转移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这种改革应是脱胎换骨的、颠复性的。需要课程有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都有根本性的转变。
  三、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策略选择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实施分类建设与管理
  实行专业分类建设与管理,就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理清每个专业的发展思路,设计每个专业的发展线路图,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特色、上水平,建设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专业建设引领
  启动独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通过精细化管理构建独立学院自己的特色与品牌。独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也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质量工程建设和专业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要着眼于校企合作的全面性和合作进程,促进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方面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增强专业与企业的紧密度,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走到教学中心地带,校企成为教学共同体。并且,这样的政、产、学、研合作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全面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和研发平台,建成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区域企业共享的生产研发基地,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科技能力为最终目的,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自信和企业工作经验。
  四、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专业规划是前提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制定独立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在制定专业规划过程中,应该强化市场意识,突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来设置新的专业和方向;依托现有专业优势和资源来拓展新的专业和方向。要以独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大力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尽快形成独立学院学科专业的亮点,带动独立学院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提高。
  (二)師资队伍是保障
  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主要任务的担当者,这是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需要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上来规划教师队伍,依据办学定位和教学定位来规划教师队伍的数量和发展规模,从人才资源的长期性和战略性层面来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目前,独立学院自有教师比例偏低,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专业特色人才和拔尖人才缺乏,这一现象使得独立学院在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支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基本保障。应用型人才要有应用培养能力的教师力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提高教师应用教学能力应当成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的基本落脚点。独立学院应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关键
  独立学院需要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做好学生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确保做到制度、时间、场地、经费、指导教师“五落实”。
  在独立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决办学经费紧张与实践环节的师资队伍薄弱两大瓶颈环节,独立学院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来补充学校有限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把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将使学校的办学能力得到超常发展,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参考文献:
  [1] 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4):37-42.
  [2] 刘莉莉.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复旦教育论坛,2012(2):15-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