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乐游戏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激发幼儿的各项潜能,同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音乐游戏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总结了音乐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诸方面的作用,期望能对学前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参考价值。
  【关键词】音乐游戏;学前音乐教育;幼儿健康发展;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家长和教师们对于幼儿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学前幼儿的艺术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前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特点是: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是最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游戏能够让幼儿快乐地遨游知识的海洋。音乐游戏在与孩子的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抽象的音乐以易于理解、充满趣味的方式呈现给懵懂的幼儿,是音乐艺术与幼儿音乐认知之间沟通的纽带。基于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从而达到教育目标,既使幼儿能够体验到音乐启蒙的乐趣,又能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音乐游戏的概念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乐曲的结构等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游戏,通常有规则要求和简单有趣的律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游戏能够用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伴随着音乐自如地表现,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中感受、欣赏、表现、创造音乐。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及特点
  (一)音乐游戏的分类
  音乐游戏从形式上划分一般分为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和听辨游戏;另一种划分方式是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上来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主题性游戏和非主题性游戏。主题性游戏一般有一定的主题内容和相应的情节安排,非主题性游戏没有情节构思,幼儿只是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依据这两种形式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可将音乐游戏划分为节奏游戏、歌唱游戏、表演游戏、打击乐游戏。[1]
  (二)音乐游戏的特点
  1.感知性(音乐性)
  首先,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悦感,能够以健康饱满的情绪感知音乐,更好地理解音乐,其次,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诸如旋律、速度、节奏、节拍等进行感知体会,既丰富了幼儿情绪情感的体验,还增进了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达到了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2]
  2.游戏性
  游戏性是幼儿音乐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音乐游戏能满足幼儿对社会交往、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需要。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教师所准备的教学材料要生动形象,才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挖掘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以游戏的方式达到音乐活动的目标。
  3.趣味性
  音乐游戏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区别在于有趣、好玩,幼儿才愿意参与到音乐游戏的活动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已有能力或经验的基础上,在音乐活动设计上推陈出新,使活动充满趣味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充满惊喜感,引导幼兒在快乐中获得音乐知识。
  4.创造性
  幼儿天生就是富有潜力的艺术家,他们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理解,通过简单的乐器进行即兴的演奏、表演,即使没有乐器也可以用自己的嗓音或肢体动作来代替乐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应尊重每位幼儿的表演并及时给予鼓励,教师的责任在于有效唤起、激发幼儿潜在的音乐本能,鼓励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大胆进行表现和创造。
  三、音乐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1.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
  (1)培养幼儿听觉能力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敏感期,有些能力的发展在后期将难以补偿。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总结说:音乐敏感期是在4-7岁,敏感期时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进行科学教育发展幼儿的听觉。培养听觉的目的是发展幼儿对各种音乐要素具有细致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才会逐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享受音乐,这些能力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鼓励和培养循序渐进形成的。[3]
  (2)使幼儿对音乐元素获得初步的感知。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精细敏锐的辨别和感受。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高、音色等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柯达伊指出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感知和学习的主要方面。教学时可以运用幼儿较为熟悉的歌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譬如,传统歌谣《小老鼠上灯台》在读“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一句时,一边用十六分音符时值朗读,一边配合拍手或其他肢体动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辅助幼儿感知音乐结构。诗人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造型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但两者都有严格、固定的结构,给人以美感。音乐的结构呈现方式是体裁与曲式,音乐元素组织起来的框架就是音乐的曲式结构。幼儿所接触音乐作品的范围主要是儿歌和结构较为简单的乐曲,教师需要通过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使其获得对音乐结构的初步感知,这对于幼儿获得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如音乐《粉刷匠》是一首AABA句式结构的歌曲,可以设定角色让幼儿扮演粉刷匠,根据乐句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音乐游戏可以在培养幼儿听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辨别音乐中重复明显的乐句乐段,辅助幼儿提高音乐结构的感知能力。   2.促进幼儿音乐表现能力的发展
  音乐表现力主要指幼儿对音乐作品基于美的感受和理解基础上,进行情感与技巧相融合的音乐表现。[4]音乐游戏中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自由自主的表现机会,鼓励和接纳他们用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幼儿树立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中班音乐游戏《小动物学走路》,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听到的音乐,按照节奏,模仿不同小动物走路的模样。在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音乐表现力。
  3.促进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
  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的音乐创造性带有自由、即兴的特点。奥尔夫注重幼儿音乐教育的即兴能力培养,他曾说过:“即兴,重要的是让儿童从自己内心出发来表演和感受。”[4]在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初步的想象创造,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和幼儿围成圆圈听音乐,运用节奏棒进行即兴表演。教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根据听到的音乐敲击出不同的节奏或编排肢体动作,按圆圈顺序轮流表演,一名幼儿表演后大家进行模仿。在节奏棒的即兴表演和模仿活动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并做出敏锐的反应,在相互的观摩、学习下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利于幼儿身体机能协调发展
  音乐游戏通过运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耳、眼、脑、嗓音、肢体的协调配合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音乐游戏不仅使幼儿更加灵活地进行肢体运动,对身体也有明确的认识和掌控,身体协调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5]同时,音乐游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专注力得到发展,在唱歌谣做肢体动作时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提高了大脑反应的灵活性,这些能力也可以迁移到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中去。
  2.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音乐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向我们表达情感节操,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社会,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的情感需要培养,而情感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小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环境、精心的呵护与适当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幼儿在音乐游戏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就是在学习、了解和体会他人的情感表达,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时身心愉悦,情感得到释放与调节。当幼儿在被音乐游戏感染时,会主动谈论想法、表达感受,不由自主地伴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了解幼儿如何感受、理解音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音乐的基本情绪,从而加深幼儿的音乐审美感受。[6]
  3.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艺术活动是丰富人际交流的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和理解。在音乐游戏中音乐节奏的掌握、动作的编排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培养幼儿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意识与集体观念,在相互交流表达时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使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其社会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根据音乐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音乐游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音乐游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方法,通过音乐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创造力,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身体机能、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后,充分发挥音乐游戏活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创新音乐游戏的内容,丰富音乐游戏的策略,挖掘有趣的游戏形式,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葛梦静.在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刘凤梅.浅谈音乐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J].北方音乐,2017(6).
  [3]杨立梅.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68-172.
  [4]王立新,钟恩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5]丁星.音乐游戏进阶与幼儿发展[J]大众文艺,2017(24).
  [6]王懿穎.学前音乐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9.
  作者简介:易波(1995—),女,吉林省,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