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表现力,当构成词、句时,更富语意,需要人们理解体会。同时表达思想,就得用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化是中国古文明中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
  【关键词】理解 表达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44-01
  中国的语言文化是中国古文明中的瑰宝,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我们本应该好好地珍惜,可是目前初中教育阶段中,有一个现象不得不叫我们注意,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只重语文成绩的影响,慢慢的抹掉学生认真学语文含义的积极性。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重视语文教学并让其在学生身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表现力,当构成词、句时,更富语意,需要人们理解体会。小学识字完后,初中就是对句意的理解,主要理解其中的语意及包含的情感。当理解了句意后,便会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到,当孩子们再次向孔乙己要茴香豆时,他说的:“多乎哉,不多也。”其中不但包含了茴香豆不多,还体现了孔乙己是一个封建残余的文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词语的意思、尤其是关键词意思的准确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进而,体会到词语深层的含义。相对于查找工具书的方法,这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方法不仅易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词义,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会逐步得到提升。长此以往,这对于他们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书与理解内容之间的关系。多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读是理解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最佳的方法。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可以感知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构思的巧妙、情景的感人以及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各种形象、情感色彩。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使学生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一篇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上,拆来拆去地搞训练,读一、两遍明白如话,却非要神秘兮兮地剖析个天翻地覆,甚至超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弄得学生不知所云。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我就采用读的方法,先提示“总、只、既不……也不……、一味”这几个词语,读的时候语气要重些。我先范读,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思考、体会作者的别具匠心,去理解鲁迅语言的讽刺力量。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在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上细致分析,即使讲得再仔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没有在读中品尝,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透彻。
  二、学好语文能让学生准确表达思想
  说到表达思想,就得用语言和文字了。语文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课堂表达,课余写作文。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表达,现在的90后的都喜欢自我展示,学生也喜欢表现自己,都希望得到认同和表扬,当作文得了“优”时会更加热爱写作,并会将语言写得更生动形象。在与周围人交流时也会发挥自己的口语表达。是学生不但表达了思想,更让自己充满自信。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象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语文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等方面都有帮助,如刘心武的《悔的边缘》一文,其中最独特的美的特征就在于其对“向善与向恶”的表达,恶念有悔,就会有向善转变的可能,这种哲理因其存在于信念危机的年代,而显得独特。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充满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情真,才會赢得学生的信赖。一句贴心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地赞美,一个安抚的动作,都可以是教师表达真情的方式。这可以带动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
  四、语文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诵读是要把无声的视觉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并要将感情释放出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就会引导他们在品味词语和分析句式、句意中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以美育人的效果。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的文章有各自的语言特色,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除了推敲传神的词,还要懂得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
  初中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意境,常使读者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在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上细致分析,而忽视了诵读,必然会破坏了原作的优美意境。“当你只是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那些一篇篇充满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抒情散文、诗歌、童话等文章的美是作为一个整体所焕发出来的神韵,未必在于一字一句一个段落的精美,我们要淡化理性分析,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知和把握。特别是诗词,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讲”出来,要让学生去体会、理解,惟一的途径就是多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让学生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来读诗的后三节里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可以感知作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你会从学生那如痴如醉的读声中发现,静止的诗活动起来了,构筑成了一种可见可感的境界。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语文知识,了解中国文化的艺术,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丰富情感、审美。为此,我们应该更注重母语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瑞青.关于初中英语微课的有效教学分析[J].校园英语,2014(27)
  [2]张步雯.初中英语“微课”教学分析[J].中国教师,2014(24)
  作者简介:
  包亚娟(1981.10-),女,汉族,甘肃省岷县人,本科,岷县梅川初中一级教师,主要以语文教学为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