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地方高校创业创业师资队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阶段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少、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师资稳定性不高、考核评价机制不严格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师培养;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 地方性高校创业创业教育师资现状
在教育部2018年6月14日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全国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77所,占我国本科院校数量的大部分,所谓地方院校一般是指由省市共管,市管为主的本科学校,其功能定位一般都是立足于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然而,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部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数量缺乏、经验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其限制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系统化、长效化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存不足之处。
2 地方高校中创新创业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航者。与传统的“授业解惑”不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教师身兼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双重作用,指导过程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需要创新创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2.1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全面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各高校内部、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创新创业教师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是不同于传统理论知识的授课方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小而精的“小班制”教学,教师需要给每组学生分配相应的实践项目,避免纯理论性内容教学而失去实际意义,这对教师的数量要求极高。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地方高校相关师资资源较为匮乏,不可能在短期就能找出足够数量能够胜任创新创业教学的师资,这也使得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缺乏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
2.2 创新创业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课程,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储备,还需要了解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过相应的创业经历,切忌纸上谈兵,使创新创业活动流于形式。而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具备独立或团队创业经历的人数不到30%,这一数据意味着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欠缺相关的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甚至有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都不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储备,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更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阻碍力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
2.3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稳定性不高
“广撒网,抓壮丁”的创新创业教师选择方式普遍地存在于各地方高校之间,从表面看,暂时解决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但却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工作埋下隐患,没有经过严格选拔的指导教师,不仅工作热情相对较低,而且流动性较大,难以坚持长期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适合参与各方面系统化的外部培训,因此自我提升空间较小,且不利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整体发展。
2.4 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评价制度对于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核评价制度也是评价教师工作实绩,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必要手段。缺少了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就难以使创新创业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教学中处于弱势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没有了优胜略汰的环节,就更加无法引起任课教师足够的重视以及自我提升的意识。使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及相关工作难以形成良性循环,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等状况。
3 高校中创新创业型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健全校内教师培育体系
健全的教师培养体系应当通过教师选拔→理论学习→精品课程培训→社会实践→实践指导贯穿于创新创业教师整个教师生涯,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整的培育体系。
(1)教師选拔即选拔出适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教师,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几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其选拔标准主要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热情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稳定性为考量。而辅导员老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且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高,所以创新创业教师应当优先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
(2)理论学习即相关基础知识体系学习及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学习。
(3)精品课程培训即网络精品课程学习、校内相关课程观摩、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培训等。
(4)社会实践即校企合作中双方相关项目的研究、了解企业整体运作环节、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创新创业。
(5)实践指导即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相关赛事,择优帮助学生项目落地实施,形成产学结合、不断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
新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从理论知识开始学习,优先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而理论知识扎实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则从社会实践开始进行,由学校提供实践场所,来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最终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然后建立创新创业团队来指导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健全的培养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创新创业教师的师资质量,还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产学结合的运作特点,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型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 3.2 加强校企合作,聘任校外指导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及教训,创新创业工作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想做穩固、做得更有意义,就应该走出学校,发掘校外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外聘政、企指导教师,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教训,而且能更深层次地解读当下政策,真实的个人案例及行业案例分析,可以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个人创新创业过程中所要面临完成的各项相关工作,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情感,可以有效地弥补校内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发现适合创新创业的人才,有利于企业在创新创业浪潮中的快速发展及学生毕业后将要面对的创业、就业,使学校、社会资源、学生三方达到共赢。
3.3 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形同虚设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地方性高等院校,考核人往往存在“老好人”的行为,无法对被考核人形成真实客观的评价,这样就导致被考核人引起不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各高校要组建专业的考核团队,定期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知识储备、政策解读、教学质量、实践表现及项目指导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并通过同行互评、学生座谈、教师自评等方式收集被考核教师相关材料表现,最后由考核专家组汇总讨论,形成真实有效、公正客观的评价反馈给被评教师,进而进行整改。当然,有效的考核机制离不开奖惩措施,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惩罚,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则进行奖励。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也能有效地调动专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来势汹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创新创业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有着更加严谨的要求,虽然我国目前存在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以及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但只要学校、社会和政府对此有了足够的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会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完善,推动我国的创新创业活动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张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纳税,2017(09).
[2] 张亚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6(27).
[3] 陈春晓.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机制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