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和批判的基础上,认识到了资本的本质,揭示了贫困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该制度生活下的人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过上和资本家同等的生活,从而形成了马克思自身的一套贫困理论。
  [关键词]国家;制度;资本积累;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1 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1.1 马克思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渊源
  (1)亚当·斯密的自由论。亚当·斯密指出,一无所有的穷人起码还有自由处置自身劳动的权利,他们最轻易的在劳动市场上出卖自身劳动来谋生,以不至于使自身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斯密潜心研究了涉及劳动者贫困的关键因素,那就是劳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斯密指出,劳动者的收入之所以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因为受到彼此渗透的双因素的影响:职业性质不同以及政府的强制干预。在斯密看来,在解除穷人贫困的问题上,拥有劳动所有权的劳动者是否能够自由买卖其劳动所有权,是减轻或者加重贫困问题的重要因素。穷人穷到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若政府还对劳动权的自由买卖进行阻碍,这不但不利于贫困的解决,反而会加剧这种状况甚至是恶化。
  (2)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尔萨斯从“两个级数”理论出发,提出了他独特的解决贫困的方法。马尔萨斯指出,人靠物质资料生活,但是人口是以几何级数方式增长,而物质资料以算数级数的方式增长,很明显,人口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为了避免以后由于人口的增长而导致的物质资料的短缺而引发的贫困,要通过政府的强制或者人的自觉节制生育来解决这个增长的不平衡和贫困问题。
  (3)西斯蒙第的国家论。西斯蒙第从根源性的角度指出穷人贫困不是由于穷人缺乏自我修养地无节制地生育等原因而使穷人成为自身贫穷的创造者,而是国家利益追逐的过程本身就漠视了人民的生活状态,西斯蒙第主张国家应扮演着调解人的角色去解决社会问题,并且指出,穷人可以利用其社会权利摆正国家权利的不当运用。
  1.2 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发展历程
  1.2.1 马克思贫困理论的雏形。马克思在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居民接触之后,发现他们也饱受法律的压制。马克思义愤填膺地指出,法律对于资产阶级的不合法的非理要求也给予认可,它已经完全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法律已经不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帮手,而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压榨人民的工具,于人民而言无任何作用和意义。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对黑格尔忽视人民的历史作用,认为国家高于一切的精神至上的法哲学产生怀疑,于是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导言,对其观点进行批判。
  1.2.2 第二阶段: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基本形成。马克思在一开始研究贫困理论时把贫困和阶级、私有制、国家这四者联系起来考察。马克思指出,普鲁士政府的政治理智和英国相比毫不逊色,而贫困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根治,这是因为国家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和统治的工具罢了,他认为这是现代国家的“流行病”。两位天才盟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使私有制在社会中被消除,人民才能获得自身的救赎,重获自由,不再贫困。
  1.2.3 第三阶段马克思贫困理论的论证及进一步发展。在《资本论》创作时期,马克思已经将贫困问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集中联系起来,通过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现实分析工作,他指出,国家本质上是受到资本家控制的一个工具,两者根本就不会理睬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庇护下,通过意识形态对工人的洗涤,使得工人对于资本家的迫害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破绽,丧失反抗的意识和动力,从而达到对无产阶级肉体和思想的控制。
  2 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马克思的“国家——贫困”理论
  贫困源于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将政治理智作为突破口发掘贫困问题的根源是极其不正确的。政治理智的英国将贫困的存在归咎于无效的政府管理、人口正常社会现象和个人问题,这是极其幼稚的。马克思认为应看到国家的本质只是一个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资產阶级无节制地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已经造就了贫困的物质条件。
  2.2 马克思的“制度-贫困”理论
  2.2.1 所有制关系和贫困。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控制下的社会运作,无产阶级认识不到自己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阴霾和束缚下,贫困已经成为和他们形影不离的存在物,无产阶级既认识不到致使自己贫困的深层次问题,也没有起来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意识,在资本家面前已经成为被压迫和奴役的对象,在机器大生产面前也要受到机器的控制。因而马克思提出了消灭私有制,使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历史使命。
  2.2.2 产品分配关系与贫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关系是相当畸形和不平等的,社会绝大部分产品被资本家霸占,劳动者要想获取这些生活必需品,只能把劳动力当成产品卖给资本家。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并没有使自己变得富裕,相反,带来的却是生活状况的日益恶化和贫困深度的增加。因而,只能挖掘资本主义制度来找到无产阶级贫困的钥匙。
  2.3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贫困”理论
  2.3.1 剩余价值生产与贫困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创造出用于补偿劳动者自身价值的价值,另一方面创造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追求利益的动机是无止境的,资本家置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与不顾,只知道一昧地获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生产出来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剥削施加于劳动者的过程,从而导致了劳动者贫困的扩大和加深。
  2.3.2 资本的积累即是贫困的积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使得资本积累和扩张不断地加深,劳动力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括简单和扩大再生产这两种方式。对劳动者贫困起作用的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设备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也是资本积累的过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分化成两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4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贫困”理论
  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同任何理论一样,意识形态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是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化于心的理念。这些理念受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致赞同,意识形态是由诸多该种理念所构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慢慢会成为社会成员内化于心的社会信条,其中闪耀着资本家思想的影子。
  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可塑性。已经在资产阶级中受到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被社会“知识分子”包装成社会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进行洗涤,并且内化于心,从而达到使整个社会在统治者的控制下进行运作的目的。拨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雾霾,马克思发现这是一个精心的骗局,在此种意识形态的调教下,无产阶级不但不会觉醒,反而会迷乱人心,弱化反抗意识,把贫困的原因落到个人道德问题或者官员作风问题等诸如此类的细枝末节上面。
  [参考文献]
  [1] 杨世春.马克思国家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2] 雷琼.剩余价值实现框架中的全球治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3):163-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