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它以精辟而又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述内容科学而有深度,它有力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等错误思想。其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23-03
  人、环境与教育三者之间关系话题,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揭示了人的能动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跨越式的进步。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理论,在当今时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新时代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在今天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旧唯物主义对人、环境、教育关系的表述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环境与教育关系的这个观点诞生之前,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众说纷纭,在众多的观点中最具有代表性并且至今或多或少对我们仍产生影响的是,由旧唯物主义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能够捕捉到这些片面言论的影子,他们提出的这些观点既忽略了实践的作用,更看不到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
  华生提出:“给我 12 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1]。 这个观点过分夸大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无所不能,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人人都能成才,完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爱尔维修曾说过:“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2] 歐文也认为:“人们的不良性格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训练(教育)的产物,只要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性格。”[3]欧文直截了当阐明教育与环境对人的性格的重要作用。华生、爱尔维修、欧文等人过于吹嘘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没有看到人在这当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类似以上片面论断还有很多,基于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出发,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机械论关于教育和环境对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正如他所说的:“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4]134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克思辩证地看到了三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科学地指出了人与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概述
  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观点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与环境的改变基于实践、人与环境二者之间是相互创造和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这三个方面内容的论述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有借鉴价值。
  (一)人与环境的改变基于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4]134 这句话看着简短,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人和环境的关系统一于实践,这是马克思对于这三者关系做出的正确判断。并且实践的观点作为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线,人与环境的改变,不仅仅基于实践,更是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个过程,他所认为的实践和旧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的本质区别是,它们不仅是能动而且还是被动的。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作为客体的环境和作为主体的人需要依赖于实践把他们二者连接起来的,故实践作为一种中介。在实践中,每个现实的人都有主观能动性,能自主自觉和环境互动,而不是被迫地去适应环境。马克思用其过人的智慧和高远的目光看到人对环境与教育的反作用,这是其他人所没有意识到的。
  教育作为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与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必须要受到它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改变一定要把教育因素考虑进来,并且要辩证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 人与环境是相互创造的
  马克思指出,同人具有能动和被动两方面性质一样,环境也具备这两方面,事实上人与环境二者是相互创造的。一方面,环境给人以影响。环境或多或少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和这个物质世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不可能也不能够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物质世界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可以改造环境。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要审视自身所处的时代,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对环境给予一定的改造和创造。如在当前社会影响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创造属于自己的阅读环境,在自己喜爱的阅读环境中经过长期阅读就能改变自身的气质。
  在人与环境相互创造的过程中,二者在实践的作用下,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中。马克思在《提纲》中,承认了作为主体的人不仅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承认了人在既定条件下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外在因素。这个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当今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
  (三)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以教育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必须要接受教育这个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教育就会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指出“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为教育者,首先得接受教育,因为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素养是一个人成为教育者的基础,没有知识和素养就无法说服受教育者,任何人都不例外。每一个教育者都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学习,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   此外,作为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对其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掌握理论知识,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才能教育他人、给他人引导,才能在教育这个伟大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总而言之,无论在哪个时代要想成为教育者,必须得接受教育,只有在经过了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知识之后才能成为教育者,从而为受教育者服务。
  三、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不仅在他所处那个时代有着巨大的理论创新,在今天仍具有跨时代意义,对于当代的我们,有着重要价值。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把重心转到了内在因素
  过去,旧唯物主义只是简单看到了环境与教育,人与环境,教育与人的单向关系,单方面认为谁决定谁,而没有把三者辩证统一起来。他们只是片面地看到了教育、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认为人是被动的,没有更进一步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只有经过深入剖析后,才能发现它的本质所在。旧唯物者没有看到任何教育活动也就是实践的主体是人,也完全忽略了教育和环境仅仅是人的外在因素。
  而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都具有主体能动性,在三者的关系中,马克思看到了决定人的成长的根本因素是人本身,也就是内部因素,而非环境与教育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对人只是起到影响和辅助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根本性影响的还得依靠自己,因为内因决定外因。所以,环境和教育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和方向,真正决定人的发展与方向的是人这个主体。一个人最终成为怎样的人,就要付出努力朝着他想成为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等着外界因素来推动他。
  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中最突出的一个观点是强调要以人为本,契合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潮流。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能动其实也就是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他突破了当时历史局限,看到了人在实践中的作用。当前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完整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为我国发展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 马克思的人、环境、教育之间关系思想拓展了教育的新思路
  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之间关系告诉我们,要在教育中把握人与环境的统一,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问题,把三者有机联合起来,对当代新青年的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拓展教育模式。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之间关系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应该不断拓展教育模式。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向前推动的同时,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越来越多青少年以我为主,注重对个性的追求,这就要求对青少年要转变教育模式。比如不断更新与青少年的对话模式,既尊重青少年主体个性,又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
  拓展教育方法。因为环境和人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方法也应随着环境和人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不然对青少年的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事物的出现,现阶段可以采用直播的教育方法,要辩证看待直播这个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直播这个平台,把它的长处发挥出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现阶段,还应特别注重创新学校教育方法,努力占领教育阵地,为青少年提供有效地教育方法。
  拓展教育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仅要注重国内环境的变化还要关注国际环境的更替,因为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教育内容,只有及时地掌握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才能快速把握不断变化的世界,才能更好引导青少年,青年与时俱进的品质才能够逐渐培养。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不断更新变化的教育内容。
  (三) 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人与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对我们每个人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马克思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但也明确主体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在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并从相应的实践中,促进了自身个性自由的发展。
  素质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的效果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樣。素质教育最大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然而当下我们仍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正如在2018年复旦大学毕业典礼上,葛兆光教授提到“所有的大学,而不是某一所大学,都越来越像培训学校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变成了照本宣科,校园越来越像职业培训所,老师和学生像签订了合同的甲方和乙方,学生交完钱,上完课,老师讲完课,大家一拍两散” 。就像网上评论的,我们今天的人才,几乎是批量化生产,培养的是千篇一律的人才,每个人都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变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虽然网上的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
  而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一定要结合人与环境的特征来进行我们的教育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例如:喜欢画画的人要在画室对他进行教育、爱好音乐的人要通过搭建舞台让他锻炼、热衷阅读的人要给他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这样遵循每个人的个性与兴趣,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思想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约翰·华生.行为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
  [2]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67-468.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1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