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财务问题分析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事业单位既有别于行政单位,也有别于企业,具有资金渠道多、财务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本文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针对相关问题逐一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以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
  (1)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特点。它不同于行政单位,一般不具有行政职权;也不同于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无法由市场来配置,如教育、医疗服务、基础研究等。
  (2)服务性。事业单位往往是政府部门的有力补充,提供政府部门无法完成的而又不能推向社会的服务,如气象、水文、基础研究等。
  (3)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不仅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而且还有参与科研项目及应急项目的资金。不同性质的资金需要不同的资金管理制度,这种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变得较为复杂。
  二、事业单位财务问题概述
  1.预算管理方面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目前,多数事业单位仍采取“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编制预算,而不是采取“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的编制原则。由于采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需经大量的核实、确认工作,加之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沟通不畅,预算编制人员对部门的具体工作缺乏了解,在“一上”“二上”编制时,考虑不周全,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
  (2)预算编制的依据不充分。财政资金得不到充分保障,需开展创收工作来弥补经费不足。创收工作具有不确定性,创收资金的预算编制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算,导致人员支出编制依据不充分。
  2.国库支付方面
  (1)同一系统单位内部不同预算单位之间存在以零余额账户支付委托业务费的情况,这表明预算分解和细化程度不到位或是存在将财政拨款转换成自有资金嫌疑。
  (2)国库支付信息、代码填写不規范,例如付款的摘要、用途等事项填写不准确或是政府采购设备时未使用正确的财政支付代码,导致出现财政监控疑点。
  3.政府采购方面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准确。未按国家公布的政府采购目录或规定限额以上的货物、服务和工程标准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基建项目及应急项目购置仪器设备等政府采购事项,未及时补报政府采购预算。
  (2)故意规避政府采购。一是人为拆分政府采购金额或政府采购项目;二是实际采购货物与协议所签订采购的货物不一致。
  (3)政府采购实施不严格。按《招投标法》规定,凡超过规定限额(20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工程,必须进行公开招标,但在具体实施中有部分事业单位并未按此执行。如未申报政府采购预算而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进行采购;采购方式变更未按程序进行申报。公开招标不规范,未按规定将招标信息在指定媒体上发布,评标专家未从财政部专家库中抽取。
  4.资产管理方面
  (1)固定资产未验收。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含)、价值在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使用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需做固定资产处理。有些事业单位人为拆分或直接将此归类到专用材料中处理,未将其做固定资产验收处理。
  (2)固定资产未准确划分。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包括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图书档案等六类。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将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混同,将图书档案列入一般物品或专用材料、办公用品处理,未做固定资产核算。
  (3)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处置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处置固定资产,应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才可以办理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处置等手续。但部分事业单位未严格履行上报审批程序。对于需要处置的资产也没有取得技术部门的鉴定、评估意见。
  5.合同管理方面
  (1)合同格式不规范。对外委托合同无统一格式,合同版式随意,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要素不齐全。
  (2)未按规定签订合同。一般情况下,超过1万元以上的经济事项应签订合同。但是,很多大额经济合同未与对方签订合同,仅凭发票进行报销,单位利益无法保障,存在合同管理风险。
  (3)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合同款。签订一次性合同,一次性支付合同款。不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付款。合同未验收,或在对方未提交合同成果的情况下支付合同款。
  6.“三公经费”方面
  (1)因公出国(境)费。出国团组未纳入年初计划,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出访人数、天数、地点未按规定执行;在财务报销时无预算、超预算或超标准、超范围列支出国(境)费;因公出国用因私护照;未在出国费科目中列支出国费,而是在差旅费中列支。
  (2)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通过外委项目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变相购置公务车,将车辆燃油费、运行费等在所属企业报销;购买的车辆配件不适用于单位所属车辆;占用下级单位车辆;燃油费或维修额超额。
  (3)公务接待费。公务接待费中无派出单位公函,接待审批表无明确接待对象、人数、标准和陪餐人员。超标准接待,不符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公务接待费标准;超次数接待,一次公务活动进行多次接待或多次公务活动在一次公务活动中结算,而不是一事一结;接待发票付款方为“个人”或空白;将接待费打包在会议费、培训费中;非接待时间或接待地点报销接待费用;同城接待等
  7.原始单据审核方面
  (1)更改原始单据。通过原始单据小写漏写篡改小写数字,添加大写数字,虚报支出。
  (2)白条抵库。在白纸上手写凭据,用收据代替发票等。
  (3)利用假发票报销。假发票通常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假票假内容”,即发票是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也是假的;第二种是“真票假内容”,即发票是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假的;第三种是“假票真内容”,即发票是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是真的;第四种是“真票真内容”,即发票是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真的,但两者不具有关联性,不存在真实的经济交易背景。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认识方面
  对各类规章制度、政策文件学习力度不够。单位管理者不重视,对财务工作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少数干部职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程度不高,仍存在“两张皮”现象。
  2.财务制度方面
  部分事业单位还存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的情况。例如缺少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管理规定;缺少科研项目、财政事业类项目、基建项目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能及时参照国家的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特殊支出科目的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3.内部控制方面
  在财政部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大环境下,近年来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对外投资、大额资金支付、重大项目审批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留下财务管理隐患。
  4.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方面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2000年开始,财政部在全国全面推行三项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但是有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出现诸多问题。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
  1.提高认识
  在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財政部不断推出新的财务制度,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财务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2.修订完善财务制度
  对单位自行制订的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进行认真梳理清查,依据国家出台的财经政策法规和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按照“过时的废止、适应的保留或修订、缺失的补充制订”的原则,修订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重点要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销管理制度、接待费用管理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办法、津贴补贴的标准与范围规定等进行修订和完善。
  3.加强财务审核报销
  事业单位应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加强报销票据审核,财务人员在报销审核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和漏洞,主要对报销票据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完整性以及签批手续等进行审核。
  4.加强预算管理
  一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力度。单位各部门应按照部门和专业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预算管理的责任和相关工作。
  二要加强预算的编制工作。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协作,业务部门研究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业务工作实际和各类费用的标准编制完成部门预算。
  三要重视预算执行。在预算经费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经费、尽量减少计划外支出,没有列入部门预算的支出尽量不安排,财政项目支出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执行,加强经费管理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严格监督资产采购环节,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并转固定资产,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6.积极开展并接受各类审计检查
  (1)开展各类内部审计检查。财务部门应定期开展内部财务检查,每年应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和一次专项检查。审计部门充分利用领导干部三年任职审计、离任审计等审计工作,开展全面的审计检查。
  (2)充分利用各类外部审计检查。每年会接受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及上级部门开展的全面的或专项的审计检查,要充分利用这些审计检查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艳芳.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引进与咨询,2005(12).
  2.赵静.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2).
  3.王冰雯.浅析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原始凭证及其审核.科技致富向导,2013(01).
  4.姚瑞雯.湖南省气象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改进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5.姚瑞雯.“营改增”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探析.财经界(学术版),2014(04).
  (责任编辑:刘海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