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认知及其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内涵及其特征,并追溯其本质,认为城市记忆应当是建筑学,社会学维度下的多维综合认知,这种认知能够让人们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更加全面地认识当下建筑空间环境。同时更希望在此基础上产生城市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考。
[关键词]城市记忆;认知方式;空间体验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017—02
1城市记忆的概念
城市记忆的概念起源人们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结果,哈布瓦赫在他的《论集体记忆中》阐述了当个人接受集体思维的角度时,就会产生非常相似的回忆内容,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再表达出来。社群在城市内通过共同的宗教,文化,生活场景等因素形成城市的记忆。同时城市记忆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忆的重现,而且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再重构的过程,它会选择性舍弃一部分历史内容,并以一种符合当下社会建构认知的状态来表示。城市记忆还在时间维度内不断进行演变,伴随着认知主体的变化而更加豐富。总的来说,城市记忆可以理解为是社会集体在城市范围内,对所处环境进行认知,回溯,再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环境既包含物理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
2城市记忆的特征
2.1地区性
城市记忆的地区性表现在记忆客体的地区性和认知主体的地区性。城市记忆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构成城市的表征,这种表征不依赖于固定的城市意向,能够独立于城市空间参照物的变化过程以外。某种参考系或者是参照物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记忆的发展,但是无法否认那些事物曾经存在过并参与过城市活动。当下快速城市化与文化多元化使城市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信息媒介的发展让人们对周围的环境都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管是地标性的景观建筑还是普通的楼宇,街道,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建立城市地区性的基础上的。例如人们提到北京的天安门并不会想象出它出现在其他地方的形象,即使提到巷弄,生活在北京胡同的人们对于它的城市记忆也与生活在上海里弄的人们并不一样。正如吴德广在他的书中记载了老南京人在下关区生活的情景,当年的秦淮商业的是如何繁荣起来又日渐式微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对于南京的城市记忆就是地区性的,即使是参照物的变化如建筑物的改变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只有在特定的地域内才会条件性地触发。城市记忆的地区性还体现在认知主体的分布上,居民在城市空间的物理分布会让城市记忆出现非常明显的差别,塞科奇(Secchiaroli G)指出,当居民处在城市中央时,他们的认知感受会加强,相反如果他们认为处在城市边缘时,城市认知会减弱,这种地理的分布关系强化了城市记忆的地区性。此外由于生活背景,年龄,社会阶层等其他因素的不同,人们对于城市记忆看法也各不相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认知差异。居民的城市记忆构大多来源于他自己的实践体验,如上学,工作所处的物理空间与情感世界。外来游客往往通过他人经验,媒介传播等二次印象,再加上自己的体会才形成了某个地区的城市记忆。
2.2抽象性
城市记忆是多个时空下的内容的集合,它并不是完全反映了当下城市的物理环境,也不是对城市变迁的完整记录。抽象化的城市形象杂糅在无数的生活片段中,通过人脑再将它提取拼合,这个过程中城市记忆是碎片化的,非连续性的。但是抽象性的城市记忆并不会阻碍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相反也正是由于它的可抽象性,人们可以记住更多有关城市的细节,无论是抽象的绘画,斑驳的石墙和小吃的香味亦或是巷口的小贩叫卖声等,都能够有效展现出城市的形象。
2.3选择性
城市记忆并不是社会集体对城市生活的完全镜像反映,它会随着社会结构发生改变,这就使得它需要通过建构的方式,以符合当下价值观的叙事手法讲出来。这种建构过程会选择性地通过书籍,石碑,广告等其他大众媒介传播开去,但是每一次地转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损失掉一部分真实的历史。伴随着个体记忆的扭曲,遗忘等特性,社会集群下的城市记忆也会产生集体遗忘,失真等现象。威廉赫斯特(William Hirst)指出如果社群内某一个记忆容易导致内部看法的分歧,那么这段记忆出现在集体社会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少,无论是故意的压制还是无意的遗忘都会导致集体记忆的遗忘或者失真。城市记忆的选择性会使一部分被淡化,尽管被隐藏在诸多的资料下,但是它在等待着日后社会的选择中被重新回忆起,让新的社会认知主体进行重新解读。社会学关于记忆的研究表明,我们应当研究边缘化的社会记忆,才能完整反映社会生产状况。
2.4时空性
城市记忆在纵向层面上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的演变有利于人们研究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空间包含了物质与非物质元素,通过对旧有书籍,绘画,建筑,街道的研究能够再现当时的社会事件,还原生活面貌等,并会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起到启发的作用。城市记忆在时间剖面上记录下的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瞬间,它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溯与记录,这个剖面所蕴含的内容也会影响未来的城市记忆发展走向。
2.5社会性
城市记忆具备集体记忆的社会学属性,它包含着集体而非个人的思想,代表着是一种集体的文化认同与场所情感。城市记忆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共享,不同个体之间有关城市的记忆经过集合,重塑才能称之为城市记忆,这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正是由于它的社会化属性决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通过公共认同的知识,情感,价值观,人们形成了看待事物自身与世界的方式,这种探究自我本源的冲动要求个人不仅与自己的意志相结合,也是需要与所处的集体社会相结合,正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意识仅仅是我们心灵的外表,我们对于心灵正如我们对于地球一样,不认识内部,只认识外表”。城市记忆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满足了个体的自我探寻也满足了社群的身份证明。而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等正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统一,强化集体的认知,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城市记忆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规范性。
3空间体验
空间体验是人参与环境认知并进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人类的各种行为是环境认知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在城市空间内的不同行为来了解相关功能,属性等,而环境的变化也会促进或抑制相关行为,影响到主体的空间体验过程。不管是建筑环境,景观环境体验都是人在空间内的多维度认知体验,这种思维活动是人对环境刺激的反映。许多环境心理学理论提出,情感与社会因素能够培养人对城市环境的亲和力,为了能够更多了解环境空间变量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人们提出了价值一信念一规范等理论来解释人们的空间体验,试图使用某种评价体系来量化相关的因素。丹·艾瑞里(Dan Ariely)认为人们的认知与决策并不总是由环境传递出的客观理性的选择结果,而是来自情感与非理性思维,也正是因为如此,情感与社会因素成为了空间体验的重要影响变量。不同的认知主体在各自的情感影响下会对城市环境做出不一样的反应,如道路选择,建筑喜好,形态美学等方面,同时人们在体验过程中会更加重视社会维度的参与,将环境与社会活动产生联系从而更好地感知与体验空间。
4认知途径
城市记忆是身体在空间经历的积累形成的,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对于空间的认知体验大多分为,“体验式认知”与“建构式认知”两类,前者是人们通过主动地实地参与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往往会关注主体自身所需要的事物,经过多次重复的经验积累才能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形象并能通过回忆形成最后的城市记忆。后者往往建立在城市空间记忆与空间认知的经验之上,并通过记忆载体(文字,绘画,广告等)接受相关信息,再经过大脑的重构形成相关认知意向,语言交流尤其是口语交流是最为常见且高效的认知方式,基于语义联结下的城市认知能够较为生动,准确地传达城市意向。在实际地城市记忆认知过程中,这两种方式经常交替使用从而形成了两种城市记忆维度。一个是以真实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记忆,它有具体的建筑,环境,材料与质感,所有的内容基本上与现实世界是能够一一对应并能够历史还原的。二是以意识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记忆,经过建构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性,抽象化地反映城市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3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