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晶雕刻技法及玉雕文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晶具有许多独特宝石学性质,比如内含物丰富、透明度较高等,成为一种无法替代的宝石。近年来,玉雕市场持续走热,玉雕消费者已经与从前不同,消费需求、玉雕模式及兴趣爱好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晶雕刻作品的价值,不仅与水晶自身材质紧密相关,也与雕刻技法及玉雕文化具有直接联系。结合多年水晶雕刻体会,对雕刻技法及玉雕文化进行探讨,期待该探讨对完善水晶雕刻品的收藏及评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水晶;雕刻技法;玉雕文化
  历经数千年,玉石雕刻从新时器时期的古拙逐渐朝着粗犷豪放发展,尤其是秦汉时期达到高潮,而到明清时期又以精巧玲珑的形象定型。在雕刻技艺中,水晶雕刻属于一种无法缺少的美,是玉雕中一种硬性材质,个性十分鲜明。水晶雕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得到人们的喜爱与珍藏。水晶存在于大自然中,随着长期不断开采与利用,其储量逐渐减少。与玉石相比较,人们更加崇尚由水晶制作的工艺品,认为水晶更具有时尚感。因此,探讨水晶雕刻技法及玉雕文化具有时代意义。
  一、水晶雕刻技法
  水晶经过雕刻艺人精心雕琢后,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自身魅力。水晶雕刻因硬度高、脆性大,雕刻风险非常大.而且只能做减法雕刻,说明水晶雕刻只能成功。因此,一件水晶雕刻作品背后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一)选择原料
  在水晶雕刻创作过程中,原料选择属于第一步,选择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原料大小,水晶雕刻品常分为小件、摆件及杂件等;选择材料时,必须要依据自身所需与工具合理选择原料大小。水晶原料常分为块状料和晶体料,常挑选一些易于保存且形态有特色的材料。大多数雕刻者常挑选碎块或单独的晶体,有一些也会选择晶簇雕刻创作。如果雕刻大摆件,常常选择白水晶与烟晶;雕刻小摆件及饰品,主要选择黄晶、紫晶料,这些材料体量较小。而颜色呈现不均匀的水晶,常用作俏色雕刻,比如红兔头、紫晶等。在选择原料时必须要注意裂隙,要认真观察水晶原料,尽可能排除内部有裂隙或者有贯穿裂隙的原料,如果裂隙较浅较小,审料时做好标记且除掉。
  (二)审料
  选择好原料后不能急于设计,要先观察水晶原始形态,查看是否有俏色、裂隙及包裹体等。观察时,可把原料打湿,用透射光照射。分析原料,寻找出对雕刻影响较大的杂质、裂隙等,标记好需要除掉的部分,使用角磨机、横机将杂质除干净。除杂时要常对光线观察,检查杂质是否去除干净,只有去除干净后才能构思设计。
  (三)构思
  对一件水晶雕刻作品而言,构思属于灵魂所在,只有好的构思加好的技艺才能打造出上乘之作。水晶资源有限,设计者必须要认真对待每块水晶,尽可能隐藏缺点,展示优点。构思时必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用料:将水晶或内部的包裹体最美部分展现在显眼部位,占用最大体积。
  2.量料施工:最大限度使用原料,依据原料的质地、形态,给予最恰当的工艺。
  3.造型优美:形象要生动、逼真及有情趣,合理构图,突出主题,四衬平稳。
  4.化瑕为瑜:巧妙隐藏或利用瑕疵,变腐朽为神奇。
  (四)雕琢
  雕琢属于造型部分,常常分成打坯与整坯两步骤,每一个步骤均要不断重复画稿。水晶雕刻技法比较多,比如圆雕、镂雕、浮雕、俏色等,尤其是凹雕属于最具特色的技法,在此对几种常用方法进行探讨。
  圆雕:圆雕也称为立体雕,是艺术的整体表现,观赏者从不同角度可观察物体的各侧面。因圆雕作品的立体感极强,而且逼真、传神及生动,所以圆雕对水晶原料要求比较严格,从长宽到厚薄都具备与实物相应的比例,达到要求后才能创作。一件水晶作品有时会结合浮雕、镂雕及凹刻等各种雕刻技法,而且雕刻工匠还要对作品的形态、结构有充分理解,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感,所以圆雕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种。在水晶雕刻中,圆雕技法比较常见,但是许多水晶比较通透,圆雕后进行全抛光就可能造成层次、造型不清晰,所以许多水晶圆雕作品都是抛光与磨砂结合处理表面。
  浮雕:当需要在平面上雕刻凹凸起伏的形象时,浮雕就成为首选技法,这是一种介于绘画和圆雕间的表现形式。浮雕可在平面上打造出三维立体空间感,也可雕琢某一种平面形态。浮雕分成高浮雕、凹雕和浅浮雕,高浮雕与浅浮雕能将深远的空间感压缩到有限的平面内,是水晶雕刻中常用的雕刻技法;水晶浮雕与圆雕均属阳雕范畴,雕刻流程与圆雕差不多,但是浮雕需要工匠具有极好的透视感和空间感。
  凹雕:凹雕也叫沉雕,就是把材质表面雕刻形成凹陷,让图案或文字比材质平面低一些。水晶的凹雕具有独特性,不同于普通阴雕,因水晶具有透明质感,凹雕也被称为反雕,利用雕刻工具从水晶背部朝内部雕刻,按照所需雕刻出各种立体造型。采用这种雕刻技法雕刻的作品,从正面看平整光滑,但是穿过水晶壳便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而且图像立体感极强。
  (五)抛光
  对于水晶雕刻而言,抛光属于一项极其重要的雕刻工序,抛光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雕刻作品的价值。水晶抛光方法和其他玉石雕刻基本一致,但因水晶脆性大、硬度高及光泽强等原因,抛光的程序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而且水晶表面常采用局部抛光和局部磨砂相结合,必须要经过独特的工艺流程才能展现其效果。
  (六)清洗
  水晶雕刻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清洗。在雕刻过程中必定会附上金刚砂、胶及抛光粉等各种污物,必须要在清洗过程中彻底去除。清洗到水晶雕刻品焕发明亮的光泽,晒干后才算完美结束。
  二、玉雕文化探讨
  (一)历史文化
  与水晶雕刻相比较,玉雕更具民族历史气息。从很多文化玉器就可看出,创作思想以及雕刻手法以夸张、简洁为主,而纹饰主要采用阴雕。
  在春秋时期,玉雕作品出现许多兽面状,面部婉轉、圆滑,眼睛、鼻子、牙齿等细密且夸大,强调一种动态美,展示出一种灵动之美。到唐代,玉雕采用夸张的手法,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热烈追求。在明清时代,绘画、书法艺术盛行,追求山水画的神韵,常常将书、诗、画融入玉雕艺术中,雕刻技艺比较重视层次感。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玉雕文化依然集中了宗教、历史及文学等各种内容,包含神话、人物、树木、动物及山石等各种设计理念,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特征与绘画特征结合的现象。当然,这些成果与工匠的生活氛围、环境及对文化的沉淀紧密相关。
  (二)玉雕题材创新
  从传统玉雕题材来看,大多源自生活,比如人物、器皿、鸟兽等。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玉雕文化展现出承古创新的特征。
  从现代器皿造型可知,玉雕主要为瑞兽造型与青铜器相结合,以熏、炉及瓶居多,熏的造型款式多样,挺拔华丽,由各种鼎、尊、卤及盘等共同组成;器皿有活环,辅以瑞兽符、花草纹及龙凤鸟兽纹等花纹。
  面相雕刻要求玉石透明度好、色泽均匀,简洁沉稳;人物形象繁多,包含神仙、佛及文人雅士等。女性造型上,要求凤眼、柳眉、细腰及樱桃嘴,神态略偏羞涩,衣纹衣带为飘逸状,展示出东方女子的娇弱含羞。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追求吉祥和谐的国家,因此花卉造型都以牡丹、月季等寓意美好,比如梅花和喜鹊象征喜上眉梢。花卉造型大多以瓶作为骨架,花枝围绕瓶盘绕,上端与瓶身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再配上鸟类,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大气,可谓相得宜彰,清晰格调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从玉雕文化来看,综合性较强的作品主要是山,其大小不等,大作品可达到几米高,小作品可达几厘米。大型山艺术品气势磅礴,配上古树、山石及瀑布等各种自然景观,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清代《大禹治水图》,作品表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深远意境,浑然天成,体现出中国象征性传统文化与精湛的玉雕技术。
  (三)“相玉”与审美
  虽然玉石没有加工,表面就可观赏到优美的色彩与润泽的质感,但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始终为一块石头,无法体现其昂贵的价值。只有对玉石精心雕琢后,才能为玉石赋予生命,才能成为一件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从玉雕文化来看,要雕琢出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要考虑到因材施艺、量料取材,依据玉石自身的材质来构思和设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相玉”就是了解玉石的本质精髓,看清其优劣势,通过观察与想象力寻找出玉的亮点,将玉石的特征发挥到极致。
  中国玉雕文化久远简朴,是各时期匠人沉淀的精华,具备典型东方审美观,是文学、戏剧、绘画等各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玉雕文化也是互相交融产生的独立艺术形式。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作品都会受到当代的科技、思想及文化所影响,优秀的传统精神与文化必定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要传承优秀的雕刻文化,必须要认清雕刻技法及玉雕文化,用心汲取先人的艺术思想及超高技艺,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玉文化久盛不衰。
  参考文献:
  [1]韩舒.浅谈现代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2]何松.中国近现代玉器的种类与艺术创新[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3(3).
  [3]胡林玉.水晶的美学鉴赏[J].收藏家,2017(2).
  [4]季欣.世英雕刻哲学的睿智与艺术的独创[J].文明,2010(12).
  [5]贾旭,巩江,李娜,等.水晶与玻璃的鑒别技术研究概述[J].宁夏农林科技,2011(6).
  [6]鲁晓帆.心语神工的艺术珍品[J].收藏家,20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