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观音造像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佛教信仰的广泛化,随之而来的观音信仰也在不断深入人心。由此使观音造像也随之日益发展开来,成为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观音造像艺术中的人体比例、观音形象、雕刻手法等都是观音文化发展的关键,同时又需要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加入新的审美元素,使得现代观音造像的形态更加流畅自然、雕琢细腻而又不会出现刻意去追求时髦的痕迹。摆脱传统造像的窠臼,更加全面地发展观音菩萨的开面艺术。
  [关键词]造像艺术;观音;历史文化
  观音菩萨是我国佛教文化中最为常见也最为人所熟悉的佛教人物,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也最为民间所熟知。随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随之出现了许多观音普度众生的传奇故事,因此,观音菩萨成为民间流传最广、信仰人数最多的神佛形象。
  一、观音菩萨造像的种类
  观音菩萨的造像种类特别多,古今中外很多佛教文献都有观音形象及造像内容的记载,通过对一些地方观音造像艺术的实地考察,笔者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演化过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佛教文化东传后,与本土文化逐步融合,观世音菩萨逐渐由西方梵式转为汉式形象。由“男相”变为“女相”。同时在唐朝文化的熏陶下,观音菩萨也更加趋向于体态丰腴的女相形象,由开始的威严肃立变成眉清目秀、笑意微妙的慈善神态。总之,经过长期的改进发展,观音菩萨的形象不仅具备了外观形象美,更加符合中国人对菩萨形象的审美,而且从面部神态、身体动作都能够体现出普度众生的菩萨形象。佛经中记载,观音菩萨为了教化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芸芸众生,幻化为32态不同形象,加之本像,总共33态观音形象。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很多观音菩萨的造像就有很多形象版本。如面目威严、盘坐莲花、武者身形等多个形象,在众多佛像中,观音菩萨的塑像可以说是最多的。
  目前,中国佛教寺院对于观音塑造主要以圣观音像为主,主要特点为一首二臂的慈女相,圣观音像也称正体观音,头冠中有阿弥陀佛的佛像,手中或持佶法界印或持莲花的尊严像,下身佶伽跌坐。还有一种为自在观音形象,主要存在于小型佛寺之中,自在观音右手持莲花,左手持佶法界印,下身一足下垂一足盘膝,形象怡然自得。这两种观音形象是我国观音造像的两种主要方式。
  二、观音菩萨的造像艺术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观音造像在面相、特征、服饰、技法、材料等方面有一定变化,带着充分的时代艺术风格,不同时期的观音造像技法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观音造像就与汉代造像的雕刻艺术有明显不同,在技法上继承了汉代雕刻艺术后,又结合了少数民族的服饰雕刻艺术,同时也为隋唐时代早期的观音形象奠定了基础。
  隋唐時期,观音造像技术已经达到成熟,经历汉代对印度观音形象的改进、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到盛唐时期的观音造像已经具有了饱满成熟的形象特点,这一时期的观音造像更加趋向于慈眉善目的菩萨形象,造像更加倾向于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这也正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这种繁荣景象也反映于观世音的造像艺术上,呈现出面部圆润、宝冠高鬓、充满青春活力的面部特征。
  有了唐代成熟的造像技术,宋代匠人对观音菩萨的形象塑造在唐代成熟的女性姿态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依照自己的审美要求和时代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改进,创作出更加生动有效的艺术形象。此时的观音造像更加朝着艺术的方向发展,观音形象面孔长圆、吊眉细眼、削肩细腰、婀娜多姿,极具艺术气息,在满足人们生活情趣的同时又提升了观音的高尚性。宋代雕刻技术的提升对于观音形象的塑造更加趋向于具体化,通过衣袂飘飘的服饰雕刻手法使得观音的姿态流畅逼真,观音的神态、面容都可以通过细节的刻画,将观音菩萨俨然塑造成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这种对于服饰、姿态的细节质感加强正是得益于宋代生产制造力发展的鼎盛,这时观音菩萨的服饰影响已经发展到趋于完美的程度,已经可以通过衣饰、神态的塑造进行观音内在性格的塑造。
  明清时期的观音造像与鼎盛时期的观音造像有很大接近,通过对宋代成熟技术的继承,将观音菩萨头冠面部和衣饰纹理进一步进行真实化塑造,此时观音的体态还是以唐朝时期的丰腴为主,在形象的塑造上也有一定的个性化手法发挥。对于观音形象的塑造采用简洁明快手法,观音肢体的设计更加多元化。洒水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出现在各种观音文物的塑造中,线条的舒展、衣纹随动作的起伏变化更加惟妙惟肖。此时我国观音菩萨造像技术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观音菩萨造像发展,经过汉朝时期的引入,南北朝时期的女相发展、隋唐时期的成熟、宋代工艺造像的鼎盛,明清时期对观音菩萨形象的不断补充发展,现在对于观音造像的雕刻设计自然遵循传统的文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佛教信仰者对观音文化的崇拜需求,另一方面也成为艺术设计者不断追求的艺术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