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小学生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还需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关于提升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商榷。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小学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除了基础性的学习之外,老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发展,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帮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小学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理念,以更科学的方法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往往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授受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令人担忧。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应当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乐趣,从而逐渐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老师也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老师应当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模式多是“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课堂形式单调,导致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教学质量很差。因此,老师应当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革新,创设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此外,这种课堂方式还可以创设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刻,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好。教师还可以成立课堂小组,在教学中,对部分课题让小组之间收集资料展开辩论,由老师组织,课堂上由学生主导。在这种课堂模式下,首先学生会自主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而通过课堂的辩论,会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汲取其他有用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结合教材与学生的观点进行讲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参与积极性很高,并且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自主努力得到的,其课堂效果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并且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会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在今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现代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应当树立这样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思考,课堂教学是否有趣,是否能对学生產生足够的吸引力。一旦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是否是自身的问题,还是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缺乏,从而针对问题改进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知识学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尽可能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可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教育承载着国家发展、国家复兴的重任,而教师则是教学任务的践行者。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成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2]赵媛媛.五课教研对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12):34-35.
[3]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5):5-12.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5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