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优势,围绕两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在现代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教学内容[1]。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教学难度较大。若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效率不理想。而数形结合的方式则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数与形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学习内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1.课堂教学中应用
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效率[2]。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图形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深化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已知一个班级有50人,其中有14个人喜欢羽毛球运动,16个人喜欢篮球运动,有10人不喜欢羽毛球也不喜欢篮球运动,问抽到既喜欢篮球又喜欢羽毛球的学生概率是多少人。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可以图画的方式,将已知的内容以图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此将问题变得清晰,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随机抽样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對教学内容的理解。
2.函数知识中应用
函数作为教学难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无法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函数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象,引导学生学习函数的性质,定义,掌握函数基本知识内容,以便在未来解题中灵活应用该知识点,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例如,学习“三角形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将图象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根据图象信息掌握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用函数图象,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根的计算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3.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的图象具体化,提高教学的准确性[3]。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画出图象不够精准,导致图象与教学内容不符,影响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应用教学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金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与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5.
[2]张晓亮.浅谈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73-74.
[3]赵静.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4):59.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