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哭嫁调及哭嫁道具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很多人在提到哭嫁歌的时候都表示这是旧社会的女性的血泪史,反应了旧社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现象。在女子出嫁的过程中,也将会有伴娘们演唱一些歌曲。哭嫁成为女子对于社会不公平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女子心中的不满是长久的,所以在抗争的时候也表现得更加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女性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的方便,女性的出嫁也并不是变得那么悲苦,所以很多哭嫁也变得没有那么多的悲伤,而是表达祝愿。音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哭嫁调这一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形式更能为音乐创作带来灵感。
  【关键词】哭嫁调;哭嫁道具;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哭嫁调的演唱形式
  对于哭嫁调的演唱形式,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演唱主体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了独唱、对唱、陪唱、众唱等四种形式。其中独唱一般都是新娘自己在婚假之前独自一人躲在桂芳中进行的哭唱。这时候的哭唱调是充满了悲伤与惆怅的。新娘可以在哭嫁中唱自己对于未来婆家生活的一种惆怅与担心,以及对于父母朋友的眷恋不舍之情。新娘在进行独唱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没有乐器进行伴奏的,但是有一定的固定曲调,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出嫁的一种内心理。云南红河哈尼族的哭嫁调,新娘在演唱的时候是多个句子连缀的形式,每个句子在开始的时候起腔都是比较弱的,这是因为哈尼族语言的习惯造成的。他们在起腔的时候强调都不是很高。在进入哭嫁的核心内容的时候,哭嫁开始具有新娘的一个特色,能够很好的表现风格,而在结束哭嫁的尾端,歌曲开始偏于松缓,不再紧张,更多显示为哀伤。
  对唱的形也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母与女儿之间的一种相互对唱。母亲心中对于即将要出嫁的女儿有千言万语需要交代,她就会在哭唱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担忧,以及为女儿出嫁以后的生活提一些建议,让女儿在婆家可以好好的生活。而女儿则会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未能及时尽孝 的一种遗憾。通过对唱的形式,母亲也将会完成对于女儿的一些传统婚姻美德的一些教育,比如说要孝敬公婆、勤俭持家,与人和睦等等。这些都是女儿出嫁前的重要叮嘱。在对唱环节中,新娘和母亲进行对唱,二者主要是互相伦常。因为歌唱的个人存在差异,所以音乐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表现了其结构长度的不同,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同时在对唱的过程中,通过叠声可以更好地表现二人之间的对唱效果,加强对唱哭嫁的氛围。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对唱作品来很好地了解哭嫁调作品的一个精彩之处。一般来说,母女对唱是哭嫁过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内容。
  陪哭一般都是由新娘的女伴姐妹来进行的,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女性。这些女性将会陪着新娘进行哭嫁,哭嫁的内容不仅仅只是要叙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有对新娘的一种劝慰,让新娘能够顺顺利利地出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陪哭女性也需要起到一个渲染悲伤氛围的重要作用,例如新娘唱到“如果我是男儿家,三丘田也有一丘,三块地也有一块。”陪唱的人就会回应她“如果你是女儿家,十丘田没有一丘,十块地没有一块。”
  一般的陪唱是新娘与自己的妹妹、嫂子的一个哭唱过程。因为三人在家的时候感情深厚,所以新娘在哭嫁的时候对于妹妹和嫂子都是十分不舍的。随着哭嫁的不断进行,新娘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激动,声泪俱下。妹妹和嫂子受其情绪感染,也是边哭边唱,整个曲调十分低沉悲伤。
  众唱也是哭嫁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比较常见的众唱一般都是在新娘上花轿的时候。这时候因为新娘将要踏上前往夫家的花轿,以后见面就很难,分别在即,很多人心中都会充满了悲伤之情这时候,众人都会随着新娘的哭嫁一同悲哭并且歌唱。这种场景因为参与人数的数量增多而变得十分壮观。
  二、哭嫁道具对音乐创作的作用
  在哭嫁调中,同样要看到道具对于哭嫁不可忽略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对嘉禾哭嫁仪式的道具来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在很多的重要仪式场合,道具的选择和使用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道具更好地去了解哭嫁的一些习俗与文化内涵,这对于我们在进行哭嫁调创作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帮助,让我们创作出来的哭嫁调更加具有实际运用价值,所以我们对于道具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江西省嘉禾哭嫁仪式中,道具的选择也是同样具有特殊意义的。这类道具主要包括了女子肉和火笼。在出嫁之前,出嫁女子的婆家都需要为出嫁新娘的伴嫁女子准备一块新鲜的猪肉,这款猪肉在新娘出嫁的过程中是不允许移动的,这代表着新郎家里的财力如何和实力程度,如果这块肉越大,这代表这家新郎的家底是比较殷实的。在嘉禾的少数民众中,抢夺伴嫁女子的肉是当地男女之间相互认识的一个好机会,很多人都对这个道具十分看重。而火笼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在传统的民俗中,火笼都很好地代表着延续香火,因此提火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都会由一些比较重要的年轻人来进行完成。一般来说,这些提火笼的年轻人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个是出嫁女子的至亲,关系越亲越好,其次与出嫁女子的年龄相差不能够过大,一般以十岁作为标准。最后这个人必须要是父母双全,不曾有过离婚的,这样代表出嫁女子将来也将会像她一样有一个美好的婚姻,有一个快乐的生活。这些道具都会在嘉禾在哭嫁中有很好的使用,代表对于新娘的美好祝愿。嘉禾的哭嫁仪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都是由女子来完成的,其中伴娘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在哭嫁过程中,伴娘将会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诉说人间百态。
  一般来说,在女子要出嫁的前一个晚上,与之比较要好的女伴都会前来和其道别,诉说离别的悲伤之情,并且表达自己对伙伴婚姻的美好祝愿。出嫁女子一般都会用美食来招待女伴,其中糯米饭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希望彼此之间的友谊能够长久的保持着,不要因为出嫁而变得少联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哭嫁调在音乐作品中有一定的固定形式,比如说哭嫁调大都是由有规律固定的乐句相互连缀而成,这些句子看上去整洁美观,富有韵律。但是随着哭嫁主题的不同,所以在哭嫁调中也有会不同的声调,这样体现了哭嫁主体的个性,让哭嫁调更加灵活多变。而新娘的唱腔中一般包括起腔、主题、拖腔三个部分。起腔、主题和拖腔三者之间在速度、节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进行判断。这是一个固定的形式内容,在很多的哭嫁乐曲中都可以看到。
  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音乐创作的情景、演唱主体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创作。很多人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对于作品所需环境和歌词的内容环境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与判断,而是个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进行创作。在专业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因为这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于哭嫁調的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哭嫁调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很多都出现因为不了解哭嫁仪式与道具而产生的一些偏差或者错误,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第一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
  [2]李兴茂,余在扬.哭嫁调(彝族)[J].山茶,1982(8).
  [3]杜春燕.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3(2).
  [4]沙媛.论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风俗文化本质[J].贵州民族研究,2000(2).
  [5]万建中.“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作者简介:贾晨斐(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