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美育蜡染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北师大高校美育课程中,民间手工艺实践课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创新和完善。蜡染作为中国民间手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项目,走进高校课堂还存在大量的实践困难点,学生对蜡染的理解和认知方面也存在大量空白。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总结蜡染进高校的实践重难点,以蜡染这种民间艺术在高校学生中的推广为目的,总结蜡染进入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苗族蜡染;高校美育;实践教学
  课程以审美赏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体验蜡染完整的操作过程,使学生从实践中对蜡染手工艺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体验。蜡染课堂用时5个小时,包含蜡染工艺欣赏、蜡染实践、作品点评3个大模块。
  1 课程宗旨
  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对蜡染有一个整体概念和认知体验,对本民族厚重而丰富的蜡染文化和工艺现状有粗略的了解,对工艺的难度和民间工艺大师在实践角度上有更深刻的认识。苗族蜡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纺织印染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印花产品的冲击,传统蜡染日渐衰微,被誉为“中国蜡染之乡”的贵州已逐渐变成“蜡染的故乡”,现今中国蜡染在世界上的声音越来越弱了。[1]希望学生在进行完整的课堂体验后,对蜡染工艺品及其背后承载的工艺和文化有所感受,审美态度更包容而不盲目,也希望通过阶段性课程能够对蜡染工艺在高校及校外起到更有深度的传播和推动作用。
  2 课程团队特色及优势
  课程的准备到最终实施,从主创团队的角度看,我们具备以下优势。第一,我们有专业的教师(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进行授课,对苗族蜡染,尤其是纹样符号研究有多年实地调研经验,在课程中对苗族蜡染的历史脉络梳理和对学生的审美水准提升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同时我们有美术系的研究生作为助教,协助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和帮助学员。第二,我们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师大美育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为学员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尝试。同时师大美育中心还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在课程进行的前期一直密切关注工作进展,课程结束后又做了一次全校范围的宣传总结,为下一次课程的展开拓宽道路。
  3 学生对蜡染的认知现状
  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反馈。首先从课后调查问卷来看,我们的调查问卷分3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对学生情况的摸底,第二部分是对课程的反馈,第三部分是对此次课程结束后对蜡染工艺的持续关注度调查。本次调查是从课程中120份样本及网络直播平台中347份样本(均为本校报名参与课程的学生)中得来。
  从样本中可以看到,全体学员们都没有实践操作过蜡染这门手工艺,其中45.45%的学员是在电视网络纪录片中获取了一定的对蜡染的概念和意识;有13.64%的学员在参加这门课程前不知道蜡染这门工艺;将近40%的学员是在商业街和旅游景區中看到过蜡染商品。对于蜡染的成品,大部分学生认为蜡染花纹繁复,并且具有手工艺品独特的气质和感觉。从学员的报名踊跃程度上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蜡染这门手工艺持认可的态度并且显示出对实践制作蜡染浓厚的兴趣,对于蜡染的艺术样式有极佳的欣赏体验。这门课程的开设在高校内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受到学生的欢迎。大部分学员的报名动机集中在对这门手工艺的体验过程上,所以在第二次课程安排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更长的制作时间和更大、更专业的场地和设备。
  对于课程的反馈,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环节主要集中在蜡染的制作过程体验(占95.45%),排第二位的诉求是了解传统蜡染工艺的制作方法和传统蜡染制品的纹样符号历史和文化背景(占68.19%),对于蜡染在当今城市生活中的应用推广和当代蜡染产品设计的探索方面,学员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只占31.82%。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更多注重蜡染制作过程的参与度和对传统蜡染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蜡染工艺和这门手工艺呈现的样貌依旧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
  4 课程教学特色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集中介绍了苗族的蜡染工艺和典型的图腾文化符号,让学生对苗族蜡染的民族性和历史文化价值有一个总体认知。课堂讲授部分主要是基于老师多年实地调研的影像资料,包含大量正在消失的材料和工艺,还有大量的民间采访资料。从这其中,老师归纳提炼出课堂上的蜡染制作方法,并给出很多便捷巧妙的制作技巧。
  蜡染的制作工艺在网络上有详细的介绍,同时还有大量的宣传纪录片。而这一堂课的不同点在于,授课教师是从多年的亲身经验中获得一手材料,在深入的实践中,发现广大的未被开发的原始土地,在长时间的与民间艺人的接触中,获得了原汁原味的蜡染艺术精髓,这种个人的体验经验是百度百科无法替代的,也不是一个摄制组用十几分钟就能表达出来的。
  本课程注重教学实践,在课程前期的设计规划中,老师和助教们尽最大能力争取到了教学空间和实践工具,尽可能还原蜡染的本土面貌。我们在与专业蜡染工艺坊深入交流中反复试验各个环节的设置和衔接,在反复推演中不断改进我们的设施配置,在还原手工作坊的同时,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教学条件,为北师大艺术楼专门打造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蜡染工作坊快闪空间。不仅教学环境安全有保障,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改进了教学设备。根据时间和场地,我们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蜡染技师为我们调配染料,染料的比例和配方要比传统的染料染色(氧化)更快,色牢度更高(耐晒、耐漂洗);我们使用的配方蜡是在传统蜡的基础上,加入了蜂蜡和媒介剂,使蜡在凝固后,表面更加有韧性,结块更齐整,方便学生在浸染过程中对纹样图案的保护,同时在去蜡环节中方便学生除蜡,在煮布过程中蜡液更容易结块漂洗。
  在授课内容中,老师加入了很多调研中的奇闻逸事以及苗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丰富了蜡染课程的内容,也将学生带到了少数民族的情境中。这曾经是老师一个人对民间工艺的朝圣,现在老师带着这份热爱和执着,回到校园,带给学生的是一种真实的感动和审美体验。   5 课程实践经验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前期起稿阶段主要是对学员的草稿进行纠正,难点在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比较欠缺,对此我们反复强调蜡染图案的黑白形的思维转换,并且修改画面细节和形状,尽量让学生用大面积、规整的黑白正负形来表现,删减画面细节,尽量在下一步的上蜡中降低难度,同时保证最后成品的艺术效果。在这一点中我们总结的经验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应该加强课程的前期组织,让学生提前提交作品初稿,然后助教在线上对学员进行反馈和提供修改意见,让学员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作品,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完成质量,也让学员对蜡染有更亲切的情感回忆。我们选择的作品尺寸是40cm*40cm,这个尺幅对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有一定构图布局上的难度(具象绘画),但是如果用粗线条和几何形状填充画面,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操作难度适中。
  在上蜡的环节中,蜡刀的操作一直以来都是最难的环节,为了便于初学者操作和培养信心,我们在第一步的起稿上就反复向学生灌输图形规整的思想和自然效果。在这一步上,将蜡温调到稍微高于一般值70°,我们使用的是混合蜡,一般控制在80°左右,蜡液流动性强,渗透性好,学生主要是将蜡液直接搬运到布面的大面具图案上进行渗透,蜡刀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蜡液在凝固前贴齐图案边缘。这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蜡面厚度不规整。我们会告诉同学,传统的蜡染技艺中,冰裂纹是技术操作不娴熟的表现,但是违背传统审美的冰裂纹是一种当代人非常喜欢的样式,同时也是一种防伪标志。冰裂纹这种不能人为操控的样式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大胆的创作思路。
  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手工材料包,供初学者或兴趣爱好者体验,这是一种对原始手工艺的简化版模仿,其中的原材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本次课程的基本原則是尽力为学生还原蜡染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但蜡染制作时间的长度又与课程的有限时间相矛盾。我们本着体验为主、尽可能还原传统蜡染工艺的原则,坚持使用植物靛蓝泥,用反复上色的方法制作,而不是使用化学染剂。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看到染料在布面上的化学反应,二是让学生感受反复浸泡氧化的过程,看到从黄绿变成蓝色的过程。但是为了更快的染色,我们提高了染料的浓度,约是正常浓度的1.5倍。
  最后的除蜡环节也是一直以来的难点,主要在于蜡会散落,影响教室卫生(我们使用的是公共教室),而且教学楼内的水龙头数量有限,无法满足60人的需求。我们第二次直接用四口锅现场煮布,所以用电安全是重中之重,由助教有序地组织学生远离电源,清理室内的蜡锅、水槽。学生自行把蜡铲掉,并注意维护室内卫生,然后在老师的监督主导下脱蜡。
  由于课堂中需要大量用电,所以安全是一直被强调的,同时由于染料需要加入纯碱,所以会用专门有标注的水槽装碱溶液。每组蜡锅旁边都有隔热手套和水槽,在水沸腾前及时注入冷水或给蜡降温,助教分组分片巡视教室,一是能够及时帮助、指导学员,二是随时监控蜡锅,防止出现由于学员专注于制作而忽略蜡锅发生爆沸热水四溅的危险。课程前期我们将塑料布整体覆盖在教室里,同时电线等全都是在塑料布底下铺设,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绊倒带翻蜡锅。我们还在桌子上铺设画板和塑料,这样可以防止蜡块粘在桌子上,给课后的保洁工作带来困难。整个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复,但是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便于恢复教室的正常使用,不会耽误晚上的课程或是自习。
  蜡染是一门需要时间和温度来反复打磨的工艺,从蜡刀浸入清澈见底的蜡锅,到整个白布上布满蜡刀留下的精致的线条,从白布小心翼翼地第一次与染料相遇,到反复浸泡氧化后变成深沉的蓝色,每一道工序都包含学员的耐心和期许,从清新的浅蓝色直到宛如海洋的深蓝色,每一次浸染都是一种修行。学员们在安静而紧密的课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有温度的深蓝,在自然的馈赠和匠心营造中寻找一种手工艺的虔诚。
  民间艺术离开原生的土壤后,就相当于把树的根拔掉。在几千公里外的北京高校的教室里是无法完全还原真正的苗族蜡染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是一个通道、一扇窗,让学生知道在遥远的西南方有这样灿烂的工艺文化,在薄薄的布面和蓝白相间中,承载着一个民族千年的历史文明,这是一个民族的符号和共同的精神载体。
  在学习蜡染技艺中,课程主创团队希望学生能感受到蜡染中包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的责任使命感,高校美育在培养美学素养的同时,更要把育人放在首要位置。本课程以蜡染为载体,希望高校学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具备更宽广、包容的视角,对我国丰富灿烂的传统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厚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朱磊.从蜡染民间手工艺到现代蜡染绘画艺术[J].美术观察,2019(02):150-151.
  [2] 秦臻.湘西苗族蜡染在高校专业教学中传承与创新的多维视角[J].黑龙江纺织,2017(03):21-22.
  [3] 彭咏.将蜡染纳入地方高校设计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
  [4] 郭丽欣.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以苗族蜡染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5):98-99+102.
  [5] 贾嘉忆.用现代装饰语言解读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的审美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0):125-127.
  作者简介:史晓澜(1995—),女,辽宁大连人,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