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物联网研发人才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物联网技术软件研发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以物联网项目为支撑,规划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适用可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同类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迅猛增长。在各地方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需求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设物联网专业。2014 年,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职院校有214所,到2018已达到497所。[1]目前,物联网专业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较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导致各个核心课程之间脱节,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毕业入职后,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有效的指导工作。因此,在已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突破教学瓶颈,研究推动项目化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 背景
  通过对中国知网查询,项目化教学有关论文查询结果5459条结果,可见项目化教学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积极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行为导向教育方法的特征体现。[2]项目化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提倡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利于塑造社会型人才,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2 分析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物联网在智能化城市、交通、物流、电网、医疗、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人才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需求具有紧迫性和稀缺性。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物联网人才是一个随行业发展不断更新的问题。各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专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物联网专业隶属工学计算机大类,但国内院校在相应院系划分上有所差异,一般主要划归为计算机类院系和电子信息类院系。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校都专门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培养特色。[3-4](2)课程体系不合理。物联网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没有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仅是相关核心专业课程的叠加与裁剪,项目遴选、分类、设计和实施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项目课程泛化,数量多且质量不高。[5](3)专业师资匮乏。物联网专业现在已有部分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但数量较少,从事物联网专业的教师大多为计算机、电子、通信及自动化等专业转型而来,并不具备应有的物联网专业丰富的知识技能。(4)实践教学不完善。物联网专业实践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高。各项实践环节的比例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实验条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陈旧,实验经费不足,软件数量少等问题。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验,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学生理论学习负担过重,学生忙于上课,疲于应试,大部分的实验环节不能紧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缺乏行业经验与技术指导,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与其他教学法的不同之处见下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将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引入到物联网专业研发人才的教学中,为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3 研究
  着重在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研究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将课程的目标建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学生分析就业实践中的技术需求,回顾相关理论在物联网技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将相关理论技术点与实践相结合,分阶段带领学生逐步完成实训内容。课程教学采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发配套教材,视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
  (2)以“完整项目训练技能,创意锻炼拓宽思维”为主线,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而将“基本-专业-综合-创新”四级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使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新建构成果导向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专项技术提升通道+社会服务跟进平台”实现“项目、课程、社会”综合评价,进而推动软件项目系统的转化。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真实项目进行分工和协作,以培养学生的角色认同度和責任感。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在项目结束后,经由专业指导教师的反馈,快速调整错误的学习方法,以便很好地学习整个项目活动要求其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最终亲眼见证自己的项目成果。当学生反思其所取得的进步并能够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时,其自身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4 结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赢得胜利,“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基于物联网的项目化教学引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将真实完整项目所涉及的各个关键知识技能巧妙的融入教学环节中,使教学工作有张有弛,便于学生识别和理解,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传输方式。同时,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社会培养出各类的适应性人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所以需要不断地发扬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赫宜,闫宁.高职院校项目课程体系优化管理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8(32):27-32.
  [2]蔡芹.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出发点、要点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2(3)(总第931期):53-56.
  [3]朱静宜.“互联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12):51-53.
  [4]李瑞霞,陈振伟,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6):91-95.
  [5]王志岗,温显斌.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8(8):88-93.
  基金项目: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项目,GJNZ201810
  作者简介:耿飙(1983-),男,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与科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