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对中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将“互联网+”作为研究时代背景,将中职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互联网+”时代背景、互联网与教学技术融合,对现阶段中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几种互联网教学技术,希望能够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与科技水平。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70-02
   一、中职教育的特殊性
   中职教育是我国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内容的教育模式,是双轨制学制之一,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表现为文化课知识基础较差,注重实践操作课程学习;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生心态较同龄人更为成熟的社会化表现。因此中职教育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需求引导培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才需求对社会变化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敏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成为催生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以此技术型人才、高科技人才成为最热社会需求,相比学术型普通中、高校的较长培养周期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无法给予满足。中职技校的出现成为解决专业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为本”“综合素质培养”是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并按照这一理念的引导实现学生技术能力的定向培养。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教学与普通院校教学的根本不同,由于朝向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中职院校同时开设了文化课与操作课双属性教学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在技术培训设备上,且将对职业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就使得中职院校在教学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例如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并根据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
   (三)产教结合,教产相长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教育在社会功能和育人方式上有着显著区别,具有课程操作性强、培训周期短、教育专业化程度高、定向培养的特点,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特定的技能或从事某一技术岗位的能力,填补各企业技术型人才缺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教育学校往往寻求与企业或培训基地联合,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指导教学,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
   20世纪是大机器、大工业的时代,而21世纪则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行业生产总值,而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成为一个泛概念,能够与其他许多行业融合,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其特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跨界融合
   在数学中是一个合并的概念,而在社会发展中则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概念,“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沟通”等新兴行业层出不穷,跨界融合的实现构成群体智能出现的前提,提高了各行业的开放程度,经济产值生产速度与效率大大提高。
   (二)连通一切
   连通是一个综合概念,现今所谈到的世界一体化即是一种连通形式。它由情境、主体、技术、契约、交互与信任体系构成,“互联网+”不仅带来了网络连通技术,还为连通提供了互动情境,使主体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网络连通技术应用契约与主体之间的彼此信任将世界的一切连通起来。
   (三)重塑结构
   “互联网+”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机制在于重塑社会结构。在“互联网+”的时代往往以APP为外显方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与软件创新、设计、传播、应用,这种参与改变了原本技术垄断式的社会结构,共享共通成为新的结构核心,反映出个体主体及价值。
   (四)以“人”为中心
   “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表现在无论何人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通過搜索功能获得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围绕着人的情感需求、信息需求与社会交往需求开展,是双向互动的信息流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人类需求瞬时满足,将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距离零成本不断拉近。
   三、互联网与教学技术的融合
   随着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成为现今较为推崇的教育理论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谈到人具有多种智能且人的智能在先天与后天环境中不平衡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其在教学中应用创新了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了教学评价的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导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感·知·用”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组成,其余互联网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教学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满足感知觉与实践应用多种教学需求,是以“感·知·用”教学法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内省智能等去对事物表象进行详细了解,通过自身思维对现实材料进行思考与分析,最终揭示事物的实质,使学生智能因素得到充分发挥。
   (二)思维导图教学技术    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因素,以项目为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要求的时间内,项目小组对项目的分析与开展设计思路,而思维导图教学技术为项目的构思提供了XMIND、MINDMANAGER软件,调动小组能量与自身的优势智能,在这种不平衡中激发项目小组的深度思考能力与创新思考能力,最后经由展示成果来使项目问题得到解决,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任务发布平台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任务发布平台转变了传统教学中作业环节,将解决任务在教学环节中前置,使其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推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四、现阶段中职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中职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这种“互联网+”技术并未与中职教育实现良好的融合,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忽視操作能力培养
   传统式的中职教育的教学多为“填鸭式”,在进行课程教授时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来看待,认为只要做好基础理论教学就达到教学目的,而忽视了中职教育中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
   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且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大多采用课堂讲授,课堂流程也呈现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学生练习—点评总结的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产生问题也不愿意向教师请教,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的理论教学很容易出现学生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1]。
   以上两项问题中,严重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的就是学生兴趣缺乏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点。
   五、“互联网+”时代中职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结合以上介绍的时代情况与现阶段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中职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互联网教学技术进行探索。
   (一)微课
   微课是较为典型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以短影像的方式呈现,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将教学知识要点进行分割,是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
   微课最主要的特点是主题明确和视频方式,微课制作内容大多为单一重要知识点、课堂小测、重要例题等内容,较以前课堂讲授教学方式有较大区别。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教案,微课的特点可列举如下:
   1.需要时间短,采用微课方式制作的教学视频每次只采用一个主题,因此教学时间大多控制在十分钟以下。
   2.突出重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与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的特点,提前将课时如何安排全部在教案中进行规划。而微课只突出一个教学主题,有利于强调重难点。
   3.能够重复利用。微课被制作成视频形式,除了课堂播放外还可以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传播,对上课时未听懂或其他状况需要重复观看的学生来说更为便捷。
   4.增加娱乐性,吸引学生兴趣。微课制作方式简单,经过简单学习就可以完成制作,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微课表达自己,并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观看而采取多种变现形式,内容也比传统课堂来说更轻松活泼。
   5.满足差异性教学。因为微课主题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具体教学视频上每一个主题的选取都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进行使用,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网络教学平台
   在线课堂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它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并且能够实现师生实时线上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课程学习、拥有庞大的教学资料数据库的优点,颠覆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刻板印象。其特点在于:
   1.互动性强
   网络教学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交互联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平台突破了传统信息的单向传递模式,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即时传输实现了线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模式,通过交互联动使得教学资源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开发,拉近了资源与人之间的距离,出现了教育资源平等化与教育的人人参与[2]。
   2.全天性可用
   网络教学平台不受时间限制,全天课参与到学习与交流活动中,通过多种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信息数量呈爆炸式的增长,并且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传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落后性问题。
   3.利用大数据技术
   为了实现差异化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信息的收集成为教学的关键,而网络教学平台往往增加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学生在教育平台上的操作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思维的变化,即将课上与课下的教学活动进行翻转,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将它也列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已被引进就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实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意义在于:
   1.学生主导教学活动,教师本位退出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角色的安排,学生由传统教育中的接收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而教师则可以将自己的大量时间放在教学方法引导与德育工作的本职上。
   2.学习思路清晰,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
   将听课的工作放在课堂之外进行,不仅有着预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就课程中的难点、复杂点针对性向教师提问,使记忆更为深刻,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增强师生互动,学习效果反馈及时高效。
   课堂内容以师生交流为主,学生针对自己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教师也可以在提问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于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之下,中职教育在发展时首先需审视其自身的独特性,发挥自身硬核优势,专注与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紧跟“互联网+”时代特色与技术发展,将其教学方法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最终实现基于理论的实践教学与基于实践的理论讲解,从而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华,丁慧琼.“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2-36.
   [2]熊祖涛,卢晨怡.“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途径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16):4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