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的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学当中的应用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创新,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激发其养成较高水准的信息素养,最终成为社会以及人民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而努力。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的结合展开研究。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中职;学前教育專业课;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224-02
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内容相对多元化的学科而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更是需要在信息化技术的引导与融合下,来引导更多的中职学生对相关内容展开理解和认知,在拓展其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结合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从业者带来一定帮助。
一、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结合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不断推广与延伸的今天,人民生活、经济、工作等诸多领域均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推进帮助,而在这个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全民教育、质教育高度提倡的今天,信息技术更是为中职阶段的学前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支撑与帮助,可以说信息化教育同样也增强了国家对教育水平、创新能力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对整体教育发展而言更是具有革命性的助推作用,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从业者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引以为重,通过百倍的努力和研究来实现信息化教学与学前教育高度融合。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教学提升了中职学前教育教师的理念转变
作为一次技术性的教学革命,信息化教学的出现在一定水平上转变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质量的认知与提升,只有在信息化教育的影响与推动下,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才能够在行为与实践上通过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来进行深入展开研究与推广,在构建良好教学环境与科学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同时,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可以说信息化教学不仅将每一名教师都从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授课理念中解救出来,同时也确保了他们都能够站在信息化的高度上与时俱进地为广大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二)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
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领导者与主导者,一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均是由教师集体备课而进行预先设计与安排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仅仅作为支持被动的接受者与记忆者,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会缺少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会逐渐丧失一种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探索的勇气。而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则是更加强调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中心主体,在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更加有效地鼓励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是从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当中,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同行者与合作者,在评价引导学生完成既定学习内容的同时,学生更是可以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结合自身需求以及兴趣展开自主研讨和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信息化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与互动
与其他专业不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整个教学体系构建的同时,更加强调教学实践以及互动。在从事具体的学前教育工作前,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必须在大量的图、文、话、模拟仿真等角度来为学前教育的授课内容进行反复雕琢。而在这种教学要求下对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而言却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下,广大中职幼教从业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量的电子设备进入课堂的方式,在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互动的同时也成为对教育信息化学前技术中的完美推进。
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展开人机互动,同时可以根据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专业特点来进行定制化教学,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实践带来更为广阔的信息化教学空间,也确保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走近学前教育的时候也能够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中了解到更多幼儿心理以及行为学。
二、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的结合策略
(一)情感体验在信息化与中职学前专业的结合策略
每一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必须在从事幼教工作之前对幼儿的一切具备一定的认可与接受,同时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来将这种认可与接受转变为热爱,最终为未来投身于真正的教学实践打造更为坚实的基础和专业职称。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学科当中,广大中职教师更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平台。例如在进行“幼儿活动设计与幼儿活动实践”的教学推进过程时,中职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来对幼儿园环境相关设计的内容与体系进行设计与绘图,鼓励中职学前教育学生通过在计算机的CAD等操作来进行幼儿园墙体、幼儿园相关环境布置与设计,相信在这种信息化与实践相结合的场景氛围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一名中职幼师学生对幼教工作的喜爱与工作热忱,同时也能够更加坚定他们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决心。再比如,进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中“意外事故处置与预防”的过程中,由于这一体系的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突发性以及实践性,如果仅仅是通过现场的成人模拟学生则很难能够真正地产生一种紧迫感,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出现恐惧心理甚至不重视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师不妨通过引入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对真实的意外事故现场进行视频演示,来引导广大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对相关事故发生成因、突发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手段等进行有效认知,在情绪体验的同时做好未来工作中时刻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的幼教工作现场信息模拟场景体验的同时,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认知,最终为实现广大学生在学前教育学科中的学习能力与知识传递传播能力提升做好铺垫。 (二)强调丰富性在信息化与中职学前教育的融合策略
作为中职阶段的教师而言,在进行学前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满足时代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只是通过言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统授课,不仅很难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导致很多学生对信息化教学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产生更为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进行信息化与中职学前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必须时刻以丰富性作为出发点,来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在进行课间活动以及早读的过程中广大中职学前教育教师不妨通过播放幼儿园晨练以及课间体操的视频表演片段,来让广大的中职学生对幼儿园日常教学当中的体育锻炼内容以及方式有所了解,而在进行基本功“普通话”训练的过程中则是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语音播放、语音录制以及普通话测试,在数据与智能信息化支撑的过程中来对学生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发音上的不足进行调整,通过打分的方式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实践应用在信息化与中职学前教育当中的融合策略
对即将面临就业考验的高年级中职学前教育学员而言,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应用还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实践认知上的提升。例如在一些观摩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制一些优质的幼儿园授课录像,在引导他们感受到优秀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教学、组织教学实践设计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广大中职学生通过对网上的幼教热点问题搜集、小组讨论以及专题小组辩论会等方式,与其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网络辩论活动。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手段引导下,每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受益颇丰。而针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而言,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则是可以通过对网络授课的方式,来构建一座幼儿心理专家与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组织育儿讲座、幼儿心理学剖析等方式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对幼教实践的认知,为将来真正从事幼教领域发展提供夯实保障与坚实基础。
(四)突出实践操作与课后练习的评价优势
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支撑下,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评价、课后作业等教学互动已经逐渐转入了一种无纸化的氛围当中,教师不仅可以将中职学前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料发布到校园内部局域网或者微信群中,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质量、实践操作水平等给予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运用更加具有多元化的推进方式,例如在进行“试论中外幼儿教育共同点与不同点”的专业观点阐述中,如果仅仅凭借课堂实践是无法进行全班规模的讨论的,而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影响下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自我知识储备以及幼教认知,通过PPT、微课视频录制等方式来进行观点阐述;而在进行“幼儿膳食”的学习过程中,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走进厨房自己动手试着做一做、品一品、说一说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膳食”,对营养搭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则是课余通过网络互动、语音点评等方式来达成既定的评价目标。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为广大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师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同时也为每一名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将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与创新,才能够在充分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为更加优质、高效的中职学前教育工作融合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瑶.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集体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0).
[2]刘婧.提高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性[J].学园,2015(6):172-173.
[3]赵晓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PPT教学对接岗位需求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5(11):32.
[4]谭超.浅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