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想象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庄素凤

  摘 要:从想象类文本的本质出发,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想象”这一语文要素,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小真的长头发》一文为例,提出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检验、分析文本这四个关于想象类文本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类文本;统编版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想象类文本在统编版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结合想象类文本的本质以及教学误区,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小真的长头发》一文为例,提出几个关于想象文教学的策略。
  一、想象类文本在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孩童的想象力是极为珍贵的,因此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注重保护孩子的想象力,重视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在二年级开始就有层进性地渗透“想象”这一语文要素,从二年级上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体验”到二年级下册“读句子想象画面”,从三年级上册“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自己编童话”再到三年级下册“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等,可见一斑。从教材的编排上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在培养学生“想象”这一语文要素上极为重视,情感要求上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到“体会想象的奇特”;阅读要求上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到“读课文想象画面”;表达上“从仿照句式说想象”到“进一步编故事,编童话”,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序列,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从“想象”这一语文素养出发,想象类文本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二、想象类文本的本质
  在心理学中,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艺术作品中,想象则是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以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为基础,在自己的意识中再现、组织、改造记忆中贮存的表象,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用于连通现实世界与奇幻空间。想象类文本的本质则是指作者用文字缔造出一个新世界、新形象。这些是作者对旧有物品进行加工的结果,阅读教学应该通过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之美,到达想象妙境,大胆书写想象。
  三、想象类文本的教学误区
  许多教师教授想象类文本时,没有从想象文本的本质出发,在想象类文本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误区之一是教学停留在表象上,教师在课堂中花大量精力在对文中修辞句式的赏析,或者对文章华丽辞藻的欣赏,使学生不能从本质上感受到想象的奥妙;误区之二是空泛地让学生表达感受,询问“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以这种漫谈式对话代替教学,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到想象的精妙;误区之三是漫无目的地与学生谈论文章中的想法,而不带领学生寻觅想象文写作的方法,学生学完课文以后空有印象,无法实践;误区之四是过分纠结学生的想象是否合理,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心底里抵触想象,与语文要素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四、想象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创建情境,“请君入瓮”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想象类文本的教学更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创设利于想象、乐于表达的情境。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想象类文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素材。教师应该利用视频、音频、白板等新技术,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让学生乐于想象的情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地走进想象世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想象的“大瓮”中,遨游在想象的世界里。合理的情境会使语文课堂犹如一潭灵动的泉眼,想象的源泉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
  如《小真的长头发》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播放《长发公主》电影中节选片段:“小朋友们,长发公主的头发可真长啊,拥有长头发可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小真的长头发又有什么奇妙用途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学习《小真的长头发》吧!”本环节中,教师创设了一个美妙的情境,学生也会希望自己有一头美丽的长头发,带着丰富的想象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交流表达。
  (二)联系生活,妙赏想象
  想象不是胡编乱造,必定是源于生活、依托生活。一种成功的想象与生活必定有密切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说:“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因此,教授想象类文本,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发现入手,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回到原点,对比想象前和想象后物体的形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想象与本质的区别,从而感受想象的夸张,在新旧两种形态中凸显的言语张力。
  在《小真的长头发》一文中,小真想象长头发可以用来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长头发与“鱼竿线”“套牛绳”“紫菜卷”“晾衣绳”的共同特点,还原长头发“长”的面貌,凸显小真长头发的夸张、奇妙之处,赋予想象之物生活逻辑的合理性,从而感受想象的奇妙之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为学生再创作做好铺垫。
  (三)实践检验,无理而妙
  想象力是孩子对世界认识过程中运用思维的一个神奇产物,教师应该让想象能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而不是一种需要耗费心力达成的能力,如果过分抬高想象的门槛,就可能把学生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之中。教师在中低年段的想象文教学中,应该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多说、多写、多练中实现想象由内在抽象思维变成外在具象语言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过分要求学生的想象趋于合理,应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感,用自己的語言表达出来,消除学生对表达的畏难情绪。正所谓“赤子之心,难得可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想象力有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让想象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学生独特的思维加上其特有的生活体验,会产生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想象体验。
  在想象类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拟物为人、拟人为物,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等方法,形成较为自如的表达,运用想象描绘对象。如《小真的长头发》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想象力枯竭时,启发其想象,出示生活中“跳大绳”“荡秋千”“放风筝”等具体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以物拟物”的想象,“无理地”想象头发的长度、韧度,夸张地说出长头发的各种功能,让想象世界变得更为合理、奇妙,从而达到“无理而妙”的境界。   此外,想象文教学的课堂,要有足够的开放性,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接触、感受、辩驳、发现,应该允许学生有独立思考、产生质疑、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空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積极参与表达,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真的长头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小真的头发那么长,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学生想象头发太长的坏处:可能走路不方便,老是被绊倒;洗头可能很麻烦……教师待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出下文: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小真是怎么解决的,继而引出小真洗头时像冰激淋、烫头发变成小森林等精彩情节。学生再次联系现实生活解决头发太长的问题,想象思辨能力在师生的辩驳中得到提升,实现了逻辑表达上的丰满性。
  (四)分析文本,指向表达
  统编版教材注重通过想象类文本的学习,运用“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作品。因此,教师在想象文的教学中,应该多品味想象文中的文学细节,引导学生发现想象类文本语言的内在规律,借助文本范例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与技巧,领略作者运用想象加工、改造、融合、创新的过程之美,将文本规律融入自己的想象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在表达想象的过程有路可循,有法可依。
  《小真的长头发》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
  就是在露天地里,也能睡大觉。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还有呢……
  “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全晾完啦。在衣服晾干以前,我就读上十本书。妈妈还会对我说:‘谢谢小真啦。’”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小真长头发的用处段落,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1. 运用了关联词:要是……就……2. 后面的动词用得很传神,很准确——“垂”“拉”。3. 说清楚了运用了长头发之后的结果。学生根据三点语言规律,结合老师的评价表格,就能更清晰地把抽象的想象用具象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量做到清晰、完整,使学生的语文要素的培养更加到位。
  在想象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引领学生进入更美妙的创造天地,学生的心灵体验会更丰富,想象会更精彩,创造力也会无限扩大。
  参考文献
  [1]林先艳.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
  [2]林宏亮.解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9(22).
  [3]孙妍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J].黑河教育,2019(03).
  [4]肖秀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联想思维训练[J].科普童话,201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9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