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基于文本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在课堂上实施深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深入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综合教学实践,提出高中语文基于文本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本;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推进,新课改也对高中语文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更应注重文本的深度阅读,而不能只是一味地主导课堂,让学生被动阅读,缺少对话文本的空间,或过多关注课堂的“热闹”而使文本阅读“浅表化”。
   基于文本的“深度阅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文本的阅读,能体验语言文字的张力,领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素养和鉴赏品位,提升思维品质,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
   当然“深度阅读”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不可过度解读,深度阅读的前提应是整体感知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文本主旨,阅读时有一个整体的掌控,不至于理解偏颇。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找准文眼不失为把握文章主旨的有效途径,寥寥数语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感,精细揣摩,才能渗透文本,深入思考。此外,“基于文本”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文本和课堂,可以有适当的延伸拓展。
   本人结合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浅谈高中语文基于文本的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延伸拓展,在能力迁移中促进深度阅读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要从课本入手”,即从课文着眼,而阅读的“深度”也需“广度”支持,在教学中可基于文本,适当将阅读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1.融入创造性写作,挖掘文本留白
   核心素养中提倡通过语言运用,获得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并能通过审美体验、评价发现美,创造美,在我们的教学中,深度阅读不仅是解读文字,更应品读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唐代司空图《诗品·含蓄》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将读者的想象拉向无限深远的空间。文学的“留白”重视的是读者的文学创造能力,让他们在空白中激发想象,展开文学再创造。因此,“深度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文本“留白”,而课堂的拓展写作,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而深入文本。
   中国古典诗词是精炼含蓄的,语言具有跳跃性,意象、意境和语言等都留有大量的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柳永送别诗《雨霖铃》,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诗歌意象、意境写一段描摹的场景,体会离别的缠绵悱恻,或者教学《涉江采芙蓉》这首情思动人的短诗,可让学生根据意象和对诗歌主旨情感,以及对抒情主人公的理解,扩写一段文字,更好地体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含蓄。教学中要基于文本,又不必拘泥于文本,适当地拓展写作,不失为深入阅读的有效途径。
   2.对比阅读迁移,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对比思維是近几年高考比较注重的考查点,是学生思维品质的较好体现,而这应扎根于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可拓展其他作品比较异同,让学生从中品出文章的深味之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对比思维能力。
   如《涉江采芙蓉》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比这一特殊的虚实结合手法,以及更好地体会古人含蓄婉转的动人情感,可拓展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和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学生渐渐有意识地进行对比阅读,如上《窦娥冤》时,学生能结合《祝福》,比较两人的反抗性,得出文学中塑造的中国旧时妇女的反抗性都有其可贵性,但又具有基于封建思想的局限性的共性特点,思考更深入了。基于文本的对比阅读,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容量,也有助于学生在横向上理解领悟具有一定共性的文本,在能力迁移中思维更加开阔和深入,分析能力得以提升,促进深度阅读。
   3.课内外阅读体验的碰撞,开阔阅读视野
   阅读是在积累中沉淀思想和审美的过程,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加深阅读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学习完《兰亭集序》王羲之的生死观,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相关的诗文、小说等作品谈谈自己的生死观。学生或结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认为应从容对待死亡,且应更好地活着;或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讨生命的长度和厚度。这种课内外阅读体验的碰撞,有利于开阔阅读视野,使学生思维不再局限于课堂阅读材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4.专题归类,提升阅读品位
   专题归类是指在对阅读文本和相关评论进行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归纳,针对某一种个人文学作品或者某一方面的专题进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阅读品位。
   专题研读,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意象专题归类,如《李清照诗两首》中的古典诗词常见的黄花、酒、风、梧桐、雨等意象,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捣衣”“砧声”意象,都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题材专题总结,如《马嵬》《咏怀古迹其三》可引导学生进行咏史怀古诗专题总结。通过这种专题的研读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品味文本。
   二、鼓励个性化思维,在多角度思考与批判性思维中促进深度阅读
   在日常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阅读理念,构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内容的开放性阅读体系,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创新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个性化解读,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有批判质疑的精神。    如《涉江采芙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主人公,如《荆轲刺秦》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荆轲刺秦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气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也能用发展的眼光辩证思考,得出天下一统的历史趋势,刺秦行为只会加速燕国灭亡。如《氓》分析女主人公形象时,引用鲍鹏山《美丽〈诗经〉》“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认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同意女主人公完美的观点。学生立足文本阅读,运用批判性思维,认为女主人公勤劳专一,敢爱敢恨,具有反抗性、进步性,也看到她恋爱时不够理智、婚后不够独立的不足,除看到性格上的不完美,学生还得到了女主人公精神上是完美的,但是从婚姻和命运的角度是不完美的个性化解读。
   教材配套的读本也选编了许多经典名作,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阿城的《棋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等等,都具有思想深度,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审美品位,不妨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悟,写解析赏读文字,老师选择角度不同的、具有个人思想见解的赏读,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鼓励个性化和多角度解读,让学生有阅读成就感,也让学生相互学习分享,敢于深入阅读和表达见解。
   高考趋势也是让阅读面广,有阅读思想的学生脱颖而出,语文阅读教学是核心环节,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阅读,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构建学生多向思考、个性解读、自由表达的开放性阅读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
   三、搭建展示平台,在交流互动和阅读体验中促进深度阅读
   1.小组合作,自主研读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以往的老师“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学生也不是被动枯燥地接受知识,小组合作的课堂更具有活力和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阅读思想的火花。除课堂的小组讨论外,也可将小组合作延伸至课外,如《红楼梦》是必修的精读课文,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学生对于这样的雅文学是难有兴趣深读的,仅靠教师的讲授,而学生不深入文本精读的话,难读出滋味,何谈深度?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选择研究人物,然后按人物进行分组,利用寒暑假时间阅读,开学再在课堂上讲解《红楼梦》人物,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对主题、对艺术创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年轻一代的学生所接受,他们得到了阅读和思考的乐趣,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樂,得到了课堂讲解的成就感。这是学生主动阅读得到的思考,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介绍和解读。
   2.开展课外活动,感受经典魅力
   开展如课本剧、经典诗歌朗诵、仿所学诗词创作诗词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展示的过程也是不断融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过程,并反过来提高对文本的阅读认识。学生积极查阅资料,思考探究,增加了自信和自我认同感,促进了学生和他人共同分享和进步,也丰富了阅读体验,感受到了阅读经典的魅力。
   3.多媒体辅助,感受经典
   多媒体教学辅助,即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播放音频、视频,或者电影等,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性、生动性的优势,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阅读内容所表现的情绪,如学习诗歌可以播放朗诵音频,或者当下热播的中国文化类节目,如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学习戏曲话剧时,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国戏曲文化和话剧的舞台艺术;学习小说时,也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电影片段。但是,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喧宾夺主,文本阅读还是应该立足于文本的理解,不可为追求热闹而架空文本阅读。
   一文一世界,语文阅读教学拒绝浅薄,只有引导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给思考以深刻,给审美以品味,给生命以启迪,让学生在充盈着思想与审美的阅读世界中徜徉,让学生以更宽广深刻的视角看待世界与人生,这才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和立德树人的宗旨所在。
   参考文献:
   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2).
   注:本文为广西“十二五”B类课题“中学语文新课程基于文本的深层对话实践研究”论文(立项编号2015B046)。
   作者简介:周柳燕,女,广西玉林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在玉林高级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