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彬彬

  摘  要:“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个委婉性的话语标记,在具体语句中删去它不会影响句子的真值意义。不过,使用这一话语标记能使前后语句连贯,同时使句子在表达上更具委婉性。从语用环境上看,该话语标记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于言谈双方权势相当的对话;二是用于低权势者对高权势者的对话;三是用于言谈双方社会距离较远的对话。从语用功能上看,该话语标记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推断消极信息的人际功能。“说句不中听的话”的形式与新意义相互匹配并固化后,其委婉义能自动浮现,毋需推理。
  关键词:“说句不中听的话”;话语标记;委婉性
  “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口语表达式,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说”的言说义不断虚化,这一结构的词汇意义也逐渐虚化,功能最终从语义转向语用。同时,作为话语标记的“说句不中听的话”,在语用环境和语用功能上都有其显著特征。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颇多,但对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的关注较少。陈玉婷(2013)认为,“说句不中听的、说句不该说的”是委婉组的言说方式话语标记,它的突出功就是能使批评的语气显得更加委婉。除此之外,尚无其他学者对这一话语标记进行专门探讨。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说句不中听的话”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探究其句类分布和语用环境,阐述其语用功能,追溯其演化机制与成因。
  一、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的界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说句不中听的话”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种用法是并存的。例如:
  (1)“我不是那么小家子器,人家说句不中听的话就要绝交?你尽管说好了。” (岑凯伦《小星星》)
  (2)“不过,大嫂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可别介意:隔了这么多年,再要爹娘硬着头皮去看人家的脸色,你又于心何忍啊?”(琼瑶《鬼丈夫》)
  (3)说句不中听的话,中国队不进世界杯是正常的,而进世界杯倒有点反常。(《文汇报》,2004-10-14)
  (4)说句不中听的话,假如天上真的下刀子,也落不到总导演的头上,最终只能是小演员们倒霉。(《京华时报》,2014-08-18)
  例(1)、例(2)中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是动宾结构,其中的“说”是具有实实在在言说义的“说”。该结构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有实在意义,不可省略,省略后会影响语义。因此,这里的“说句不中听的话”还不是话语标记。
  例(3)、例(4)中的“说句不中听的话”用于句首,其后引出言说者的主观评价等。其前后在语音上有停顿,它在句中不充当句法成分。整个结构表达的是言说者的一种委婉的语气,它可以省略,省略后不会影响语义,不过,使用它更能凸显言说者语气的委婉。
  由此可见,虽然同样是“说句不中听的话”,但两者的语义、结构、功能等都有一定区别。还可见出,例(3)、例(4)中“说句不中听的话”具有以下特征:
  1.语音上,“说句不中听的话”与被标记的话语间有停顿,一般用逗号和前后句子分开;
  2.句法上,“说句不中听的话”具有非强制性,不充当句法成分;
  3.语义上,“说句不中听的话”不参与句子句义构成,对命题的真值意义影响不大;
  4.语气上,“说句不中听的话”具有主观性,使话语带有委婉的语气,同时还具有批评、建议、推断等功能。
  这些特征完全符合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界定。这一方面说明了例(3)、例(4)中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是典型的话语标记;另一方面,我们如果要判断或界定某一语境中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不是话语标记时,也主要是依据上述特征。
  二、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的语用环境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传递话语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人际交往功能。研究发现,委婉性话语标记的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它与会话参与者的权势和亲疏程度有关。李茹、刘雪芹(2006)指出:“‘权势’一词是由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最先引进社会语言学的术语,它的含义主要指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权势有明显的距离。……‘亲疏’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他们之间有多少共同的经历以及其他社会特征,如他们的宗教、性别、种族、职业、兴趣在多大程度上相似,亲密程度如何等(Hudson,1990)。”权势地位的高低会决定话语使用的不同,例如:为了不破坏双方之间的关系,权势较低的人在与权势较高的人的谈话过程中,会使用那些较为委婉或间接的说话方式。同样的道理,为了遵守礼貌原则,社会距离较远的人在交谈过程中,一般也会使用委婉和间接的话语。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说句不中说的话”这一话语标记也体现出一定的权势关系与亲疏关系。
  (一)权势关系
  1.用于权势相当的对话
  在具有权势关系的言谈双方中,为了顾及对方的颜面,言谈一方在表达自己主观看法的同时,往往会使用委婉的、间接的言谈方式。例如:
  (5)说句不中听的话,人在(领导)这个位置上,你就是再自觉,也已经占了太多太多的好处了。叫我说这已经够多了,这已经早就远远地脱离群众了。如果再想办法专门去谋私利,那就太过分了。(张宇《软弱》)
  例(5)是权势相当的两位领导之间的谈话,其中提到作为领导已经占了很多好处,这是事实,直接说的话,又有碍于情面,所以用“说句不中听的话”来缓和面子威胁。
  2.用于权势不相当的对话
  冉永平、黄旭(2019)认为,如果言谈双方之间的权势距离越大,权势地位较低的一方越趋向于使用间接的或委婉性话语,以便关照对方面子。例如:
  (6)“支书,说句不中听的话,我说是你,有人信么?”
  呼天成说:“布袋,还是说了吧,这回不比往常,要是让人抓住,那事就大了!”(李佩甫《羊的门》)李茹、刘雪芹在《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中提到:“Martin也指出,有权势的一方谈论事物常常是直接的,而处于劣势的一方则采用委婉用语,采取间接的方式。”例(6)中权势低者(布袋)想对權势高者(支书)说一些有损对方面子的话,出于礼貌原则,用了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省略这一结构并不影响语义,而使用这一话语标记能够更委婉地表达权势较低者的主观看法,同时也使双方的社会关系得到缓和,避免双方交际陷入僵局。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经常出现在低权势者对高权势者的交谈中,而在高权势者对地权势者的对话中则几乎不出现。
  (二)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主要体现在双方的熟悉程度,熟则亲,不熟则为疏。如果言谈双方较为陌生,即社会距离较远、接触较少,那么在交谈过程中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好,一般会礼貌性地采用委婉、间接的话语,所以经常会用到“说句不中听的话”。例如:
  (7)老人说,“说起来话长啦,想当年大革命搞农民协会的时候,我们都在一起,说句不中听的话,那时您还小啊!十多年前了。”听说老人是老革命,政委和王强都围着老人坐下,以非常尊敬的眼色望着老人。(知侠《铁道游击队》)
  例(7)中的老洪是个庄稼老头,而受话方是政委,言谈双方接触少、社会距离远,由此可推测出双方的社会关系较为疏远,在言谈过程中应采用委婉的交谈方式。因此,当老人在谈及政委年龄问题时,用“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委婉性话语标记,使双方关系维持在一个较为和谐、友好的状态,让对方能够更好地接受。
  综上所述,“说句不中听的话”所谈及的内容往往是带有主观贬义色彩的。如果听话者的权势相当于/高于言说者,而且双方社会距离较远、接触较少,那么,在谈话中言说者就要顾及权势较高的听话者的面子,会采用“说句不中听的话”的这一委婉性话语标记。相反,如果言说者的权势高于听话者,或是两人的社会距离较近,那么,言说者对听话者说些不中听的话则符合常理,也符合言谈双方的身份地位,所以,这种交谈中就很少出现委婉性话语。
  三、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的语用功能
  当代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韩礼德从社会符号的角度审视语言的功能,他认为,语言的元功能表现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际功能方面,具体来说,它具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推断消极信息等三种功能。
  (一)婉言批评功能
  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批评与被批评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那些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不仅不能达到使对方改正的效果,还有可能让双方关系恶化,而恰当的批评方式则能够让人容易理解与接受。在批评别人的同时又要维护他人面子,这就需要采用委婉的方式。例如:
  (8)吴永正:说句不中听的话,吴英她走错了一步。作为我们老百姓只要把日子过好,……那任何人找不到头上来。(中国网,2012 -01-20)
  例(8)使用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能够使听话人以及被提及者“吴英”在心里有一个预期:将会听到消极的消息。果不其然,这一结构后引出的是批评的话语,因为吴英此前已经建立起一个消极的预期,所以会更容易接受这一批评。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的矛盾,有利于听话人接受批评。若去掉这一话语标记,则变为:
  (8)’吴永正:吴英她走错了一步。作为我们老百姓只要把日子过好,……那任何人找不到头上来。
  例(8)’在语义上与例(8)并无差别,但是在人际关系上,吴永正直接指出吴英走错了一步,这显然会让吴英难以接受,并且有可能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再看例(9)与例(9)’:
  (9)这样的登报承诺,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说句不中听的话,更像是在“秀”给大家看。(人民网,2013-11-16)
  (9)’这样的登报承诺,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更像是在“秀”给大家看。
  例(9)用话语标记引出了言说者的评论:登报承诺更像是作秀,实际意义不大。由于运用了“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话语标记,就使得原本严厉的批评在语气上变得更加委婉,让受批评者更容易接受。例(9)’去掉这一标记,不仅在语篇上失去了衔接功能,还使得句子带有严厉批评的意味。
  (二)委婉建议功能
  Goffman(1967)指出,社会关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特定情境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顾及和维护其他成员的面子,因而为了防止社会关系的恶化,出现冲突或对抗,每个成员都应该避免损毁他人面子(冉永平、黄旭,2019)。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要给别人一些建议,建议的提出和话语也有很大的关系,恰当、合理地提出建议能让人更加容易采纳与响应。例如:
  (10)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若拒绝演出罗多丝,我相信你永远都不可能引起商汤的注意,或许我另有所图,但你也是别有居心呀!(春秋《皇爵二公子》)
  如果想要让对方接受你的建议,又不会显得唐突,那么,此时就可以采用“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委婉性话语标记。例(10)中说话者建议对方接受演出罗多丝,这里的话语标记能够提醒听话者做好心理准备,能够让听话者有个缓冲的时间。反之,不用这一话语标记而直接提出的话,可能会让对方没有准备,心理上很难接受。比如:
  (10)’你若拒绝演出罗多丝,我相信你永远都不可能引起商汤的注意,或许我另有所图,但你也是别有居心呀!
  这样就显得过于强势,语气也过于生硬,甚至有点威胁的意味,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再看例(11)和例(11)’:
  (11)“书仙,你好好想想,你这一辈子啥福没享?好吃的吃,好看的看,说句不中听的话,你也好睡的睡。人前人后谁不敬你?”(张宇《疼痛与抚摸》)
  (11)’“书仙,你好好想想,你这一辈子啥福没享?好吃的吃,好看的看,你也好睡的睡。人前人后谁不敬你?”
  例(11)中,“好吃的吃”“好看的看”之后,还假设了最极端的情况“好睡的睡”,采用“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话语标记,不仅能起到緩冲作用,而且能维护书仙的面子,使他能坦然接受这一“较为自私的”建议。去掉话语标记后,就显得得比较直接,可能会让书仙一下子陷入尴尬的境地,感情上受不了、情面上过不去。
  (三)推断消极信息功能   “說句不中听的话”除了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的功能外,还有推断的功能。例如:
  (12)反观海口,如不尽快端正发展思路,说句不中听的话,不远的将来,海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必将消失殆尽。(人民网,2004-02-02)
  例(12)“说句不中听的话”后面所接内容是较为消极的、悲观的,采用这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这种消极情绪,这样就使得话语更加委婉,同时,也能够让听者更好地接受。若不用这一话语标记,则语句效果欠佳。比如:
  (12)’反观海口,如不尽快端正发展思路,不远的将来,海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必将消失殆尽。
  这种直接言说的方式使得表述较为绝对化,语气较为强硬,效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再看例(13)和例(13)’:
  (13)南京限涨令出台都快满月了,除了三个月内不得调高价格,更关键的一点是加强了房价审批,说句不中听的,看你不“顺眼”,体现不了调控精神,就不给你通过!(《人民日报》,2011-06-20)
  (13)’南京限涨令出台都快满月了,除了三个月内不得调高价格,更关键的一点是加强了房价审批,看你不“顺眼”,体现不了调控精神,就不给你通过!
  例(13)中,言说者认为“政府看你不‘顺眼’就不给你通过”,意义比较消极,因此,采用“说句不中听的”,来降低这种消极意义给听话人所带来的不适。如果去掉这一话语标记,不但前后小句不连贯,句子本身所带的消极意义也可能给听话者带来很大的压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后面引出的内容具有主观性,带有言说者的批评、建议、否定等主观态度,使用该话语标记,能使句子在语气上变得更加委婉。同时,此话语标记在语篇上具有衔接功能,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和推断消极信息的功能。
  综上所述,从语用环境上来看,权势关系和亲疏关系会影响“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话语标记的使用,它主要运用在以下语境:权势相当的会话参与者的对话、低权势者对高权势者的对话;社会距离大、接触较少的会话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从语篇上来看,此话语标记具有衔接功能。从人际关系上来看,此话语标记具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推断消极信息的功能。随着“说句不中听的话”使用频率的提高,它的形式与新意义之间发生固化,在一定的语境下,其委婉意义能够自动浮现,毋需推理。
  参考文献:
  [1]陈玉婷.坦诚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
  [3]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5).
  [4]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汉语,1998,(3).
  [5]乐耀.从“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的形成看会话中主观性范畴与语用原则的互动[J].世界汉语教学,2011,(1).
  [6]李茹,刘雪芹.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7]齐沪扬.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冉永平,黄旭.人际关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9,(2).
  [9]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0]William L.Ballard.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J].Language in Society,1980,(1).
  [11]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
  [12]Norman Fairclough. Language-the loaded weapon: The use and abuse of language today[J]. Language in Society,19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