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创新与地方文化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明阳 胡沁怡 闫梦笛 富诗语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工业流水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连工艺产品的选择人们也逐渐倾向于工业产品。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带有着价格低廉、方便购买的特性,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和快捷从而降低了对手工艺品的重视。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当中遗留下很多蕴含传统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受冲击,而手工艺传统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被大众忽视。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达一百多种,以杨柳青年画为例,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内容与剪纸等工艺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也因为其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受到了限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统;天津;杨柳青年画
  注:本文系河北省文化厅项目“特殊儿童教育活动空间色彩心理引导研究”(HB18-ZD016)研究成果。
  天津与北京相邻,从元朝定都北京开始,天津就受到了当时朝廷的重点关注,从道路到经济建设都为北京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到了明朝的永乐年间,政府也选择在北京定都,天津的作用再次被凸显出来。作为首都的邻城,其守卫自然要受到加强,为了成为首都的最好的防线,天津的卫城名头逐渐被传扬出来[1]。天津靠海,海路运输自然发达,独特的码头文化汇成了天津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天津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与北京临近就意味着受到的封建礼教思想是除了北京以外最为严重的,所以天津的文化当中还存在着重视家庭,尤其是家族的建设的思想。天津的鼓楼是天津城的一大特色,妈祖庙和天后宫也一直都是天津城内香火最为旺盛的地方。伴随着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天津的天后宫也遭到了破坏。幸好,现代的建设已经重新恢复了天后宫的面貌,目前,天后宫的遗址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博物馆。天津城中承载了太多地方文化的历史传承,需要国家对该类文化予以保护。
  在分析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笔者对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以及其发展的现今状况做出了细致的调查,通过阅读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介绍以及对国家相关部门对传统工艺的保护手段的了解,从而得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具体思路。在众多的文化遗产当中,属于传统的美术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6项,而手工技艺则是24项[2],只有泥人张彩塑和杨柳青木版年画还存在着正常的传承。面对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传承缺失,国家与政府需要对此足够重视。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是最为基本的特色文化,从艺术的角度考虑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形态。天津政府需要将历史的遗存好好保护起来,不仅能够帮助天津市宣扬自身的城市文化,也能更好地带动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局面,雅俗共赏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一种状态,新时期的发展为古老文化的艺术传承带来了很多不便,也为其价值做出了合理的评判。扬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木版年画作为天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传承相对较好的手工艺术,起源于元朝时期,其做工精美,雕刻细致,当时的手工匠人在杨柳青小镇隐居,从此为杨柳青带去了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技术[3]。那时候的杨柳青人就已经在生活上接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存在,在年节当中无不遵循该文化传统而张贴木版年画。中国的传统年画向来的形象是一个抱着大鱼的娃娃,造型可爱精致。杨柳青木版年画也是沿袭了这一主要特征,以抱鱼娃娃为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后期与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并成为“南桃北柳”,一直被人传承至今。杨柳青木版年画一直是以高雅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其画质精美,内容也高端典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都蕴含在整个手工艺品当中。随着时光的流逝,杨柳青木版年画却没有被现代的工艺文化所击倒,在杨柳青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杨柳青镇的所有镇民都可以说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人。
  虽然天津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杨柳青年画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正是因为传承者众多,反而为杨柳青木版年画带来了弊端。杨柳青镇的人都算得上是木版年画的传承者,每家都有其自己的制作特点,众多精美的木版年画却难以评判出到底哪家才是处于正统。杨柳青木版年画也因为传承者多而使独特的文化性有所丧失。因为失去了文化的特色,杨柳青木版年画只好在价格上做出改变,如果年画的制作依然大同小异,木版年画将失去其独特的魅力。传统的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传承传统工艺不仅仅是要完全接受老一辈人留下的工艺技术,也需要不断加入自己的创作灵感,使传统的手工艺更具特色,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区别于其他的作品,如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关注[4]。
  如今,天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很多传统手工艺技术也被流传下来。杨柳青年画由于工业的发达以及传承者众多已经成为了比较大众化的手工艺品,如何才能保证传统手工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成为了又一新话题。杨柳青年画从手工艺制作的角度上讲,其刻制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受到其精雕细啄的工艺特性影响并不容易被学习,但同时也不容易被改变。对待传统的手工艺,不仅是将之特性完全地传承下来,还需要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之上摒除陈旧的观念,增加新的创作理念[5]。杨柳青年画也可以通过与现代工艺的结合来设计出不同于同行业的独特画作,从上色的艺术到雕刻的过程都可以积极创新。设计者和传承者也可以在杨柳青年画的雕刻主题上做出创新,将雕刻的工艺用机器来展现出来,而上色的技艺则采用人工的手段。这样不仅减少了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时间,还能更好地再现杨柳青年画的风采,制作成本也降低了很多,适用于对其进行商业化发展。而手工艺者也可以制作少量的純手工艺杨柳青年画,但在其价格方面要格外提高,以此来凸显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政府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可以通过提高传承人的身份这一措施来保证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会缺失,以此能使传统工艺不会因为传承人的原因而消失殆尽。政府还可以支持传统工艺的大型展览活动,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传统手工艺,知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一代的人们可以通过参观这样的展览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也能通过亲手实践的形式来体验一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家庭的装饰物品时常常选择带有欧美风格的各类饰品而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等一系列产品则销量不佳。现在,虽然人们依然注重中国的传统新年,但少部分人已经放弃了对年画的张贴,杨柳青年画也不是大众所热切追求的手工艺产品。失去了大众的需求,文化的传承和手艺的传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面对经济实力的逐渐下滑,能够开设传统手工艺店铺的人也经受不住经济的压力而逐渐关闭了手工作坊[6]。受到该种局面的困扰,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保护,政府的相关部门也缺少明确的保护规定,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为了振兴和保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政府部门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创新设计,以此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续发展。
  天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受到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视的,但传统的手工艺总是存在着传承上的问题,以至于使传统的手工业无法及时与地方的文化产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天津地区传统手工艺遭受现代工业的冲击越来越严重。以楊柳青年画为例,从前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不会受到传承人的影响,也不像其他的传统工艺那样遭受时代的碾压,但现在的杨柳青年画在杨柳青镇依然没有剩下多少传承者,从过去的全镇都是传承者到了现在仅有十几家[7]。年画的创作不在于工艺的传授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因此对于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也只能用口授心传的形式来传承。伴随着这样的传承,杨柳青年画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现代的人们更是不愿意下苦功夫去领悟创作年画的真谛。除了工艺难以得到传承,受到现代商业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受了“山寨”产品的冲击,劣质、仿制的文化产品比比皆是,人们分辨不出来传统工艺的真假。受到“山寨”手工艺产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声也遭受损害。
  杨柳青年画与现代工艺品设计公司的结合,使其加入了现代的设计灵感和审美元素,从产品的时代感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工艺的再度关注。除了将杨柳青年画的创作主题表现在年画艺术上以外,年画娃娃也可以被印制在闹钟上、被子上甚至是服饰上[8]。将原本平面的年画通过现代手工艺设计的手段用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杨柳青年画做出了宣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企业的结合使得经济与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商业的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宣传,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传承发展下去[9]。
  参考文献:
  [1]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7):144-146.
  [2]窦金花,焦斐,郑艳玲.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天津民间美术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4):46-48.
  [3]吕书额.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改革实践互动平台研究:以廊坊市为例[J].职业时空,2012(12):141-143,149.
  [4]黄孝东,李培志.“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技艺:以天津“达仁堂”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3):17-20.
  [5]陈志勤.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多样性主体的作用: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4(2):13-16.
  [6]李烨,王庆生,李志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以天津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5):88-93.
  [7]刘羽.城市礼品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研究:以天津“老美华”鞋为例[J].艺术教育,2014(9):145.
  [8]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186-198.
  [9]张洋洋.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画传承与创新:以国家级保护项目蓝印花布为例[J].大众文艺,2015(6):1-2.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