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进程、问题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乔桂娟 赵欣茹

  摘要:文章基于国家学位制度调整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进程和课程特色,从中发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二级学科特色面临危机、课程设置“拼盘”现象严重、不同群体课程诉求未得到解决。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现有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角度入手,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改革需要做到明确课程设置目标、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和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
  按一级学科进行学位授予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培养还需相关学者的深入探索。课程建设和学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学科环境的变化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在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继续深化改革。为理清这一改革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理论层面,从国家政策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出发,理清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进程,把握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对其提出建议,对这一改革方向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指导,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进程
  重视课程建设和学习是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是在按一级学科行使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改革与学位授予权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重大国家政策的发布为依据,对按一级学科进行改革做了阶段性划分:
  (一)初期探索阶段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于1977年开始恢复,1981年学位制度被重新建立,此后研究生教育经过不断地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研究生教育原本的体制已经不能继续满足中国社会和研究生进学的需要,并衍生出许多新问题。基于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了学科评议组会议,颁布了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学科名单。并于不久后下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工作要点》,强调要扩大按一级学科行使学位授予的学科范围,做好下放硕士点审批权的工作。1997年,国家教委为配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施行,选择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制定指导性、示范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规范化处理。此后按一级学科授权博士学位的改革试点工作陆续进行,此举扩大了试点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让试点单位有更大的权力去选择和设定研究生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和课程模式,完善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一级学科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改革必要性和改革具体内涵的研究;二是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体系重建的理论与实践;三是重新审视按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总结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这一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有:强调外语学习;呈现多样化特征;选修课程和学分制被引入;重视学位论文和科研训练。
  (二)缓慢发展阶段
  “学科设置权的下放”并不顺利。虽然试点改革陆续取得成功,各培养单位申请一级学科授权点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一级学科授权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学界对“按一级学科授权”的内涵却尚未达成共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的现象,真正达到一级学科招生、一级学科培养要求的只有少数。2001年的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工作以二级学科为主,这一做法对按一级学科进行学位授权的改革起到了负面作用,忽视了十年多时间的一级学科授权改革工作。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强调了“扩大办学自主权”“改变我国现行的学科目录”的重要作用,然而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展仍然缓慢。
  总结得出此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有:课程体系构成主要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开始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开设;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引起学者重视;课程体系更加多样化、规范化;跨学科课程、边缘性课程和交叉课程受到关注。
  (三)新时期发展阶段
  国家发布了三个文件成为学科改革的强心剂,规范了学科专业的设置,开启了改革的新时期。2009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学科目录基本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层次,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由国家主控,是各单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而二级学科的设置由单位主控,需要在一级学科权限内进行设置、调整。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为了对二级学科自主设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规定,下发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为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具体工作,调整学科结构,优化调整机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再次联合下发《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增加了作为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学校单位授权点,加快了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步伐。
  这一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包括:课程模式已不能简单地进行总结,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地区课程的发展都是不同的。课程体系依然是一级学科通开课,二级学科必修课,专业必修課,专业选修课整体结构不变。研究方法类课程、科研实践类课程、交叉和综合类课程、前沿类课程、创新类课程不断涌现且倍受重视。
  二、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新时期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二级学科特色面临危机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研究生教育自恢复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钻研,各培养单位已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效果不佳,各二级学科各自为营等问题。国家因此出台一系列政策,通过学位授予权的下放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研究生培养。部分高校盲目进行研究生课程改革,在基础理论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整合相关研究生课程,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有学者提出要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弱化二级学科的知识和组织边界,这一做法对于部分二级学科来说并不一定适用,研究生阶段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错综复杂,改革实施过程中切不可盲目跟从一种模式。学科的分化与整合都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关注分化,不关注整合,会造成学科视野窄化、发展路径单一;只关注整合,忽略分化趋势,会导致专业丧失特色,人才培养趋同现象的发生。   (二)课程设置“拼盘化”现象严重
  王福和提出拼合型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广泛存在于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的拼凑性是拼合型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研究生培养的广博性有了,却不精深。部分院校在缺少坚实的学科基础、领先的学科方向、扎实的培养经验的条件下,急于追求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然而所谓的一级学科通开课却缺少科学性,没有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理念和维度。课程设置的“拼盘”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把学科领域内的主要课程加在一起开设作为通开课,这是对于本硕博三种学历层次教育的衔接问题考虑不足,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的区分度低。其次,对研究生生源的复杂化缺少关注。跨学科考研已相当普遍,以教育学为例,跨专业考教育学研究生现象异常火爆,学生生源越来越复杂化,部分院校由于师资水平有限等原因,跨专业补修课程并没受到重视。最后,学术前沿类、研究方法类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水平较低,学生没能把课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课程没有对学生学习和科研起促进作用。
  (三)不同群体课程诉求未得到解决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制改革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但随着研究生生源的复杂化发展和一级学科改革的深化,研究生中不同群体的课程诉求并没有得到重点关注和解决。
  硕士研究生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来说,出现了年级越高,学习收获越大的现象,学术型研究生年级越高,参与的课题研究和实习活动越多,通过实践进行深层次学习的效果要比在课堂上听教师讲的效果更显著,这从侧面上说明研究生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较低。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来说,部分高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问题,并没有将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区分开授课,最后是不同就业取向研究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建议
  培养单位在课程建设中要做到调整研究生课程目标构成,兼顾学位标准要求和社会现实需求,促进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性和适切性的统一;营造支持型的学习环境,保证广博性的同时做到有特色;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促进研究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素质的形成。
  (一)明确硕士研究生课程目标
  在考察课程对研究生教育收获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课程是达成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和手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对教育收获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其中课程目标的影响作用最显著。美国著名学者赫钦斯曾说“没有目标就没有课程”,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目标的确定首先需要明晰本科、硕士、博士这三个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两个阶段,按照学位条例要求,本科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做到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研究深度,提高其科研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要求博士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低一阶段的教育目标要成为高一阶段教育目标的基础。其次,课程目标要考虑社会需求及不同群体的需要,新时代高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等,以这些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是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关键依据。最后,调查发现跨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是当前“研究生最欠缺的三类知识”,因此完善现有课程,弥补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营造支持型学习环境是制定研究生课程目标的重点。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仅是课程的简单组合,而应兼顾不同群体的课程诉求,保持二级学科的学科特色,综合考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学段、学科等差异,科学、合理地把握课程难易程度,体现出相同一级学科背景下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需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是每门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之间需做到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二是一级学科基础课和二级学科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课程总数是有限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存在你多我少的关系,本科阶段的基础课已经进行了学习,所以研究生阶段基础课的比例应少于专业课比例。三是课程种类需要丰富。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科前沿讲座等都是研究生课程的基本构成因子,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根据院校基本条件不同,开设的课程会不同。高校應基于本校的优势师资开设课程,比较重要但没条件开设的课程可以请校外名师到本校进行讲授,以系列讲座、精品课程、互联网课程等形式进行。
  (三)注重“研究生素质”教育
  刘丽、雷丽丽等人的文章中都提及研究生基本素质、综合素质等概念,这一点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核心。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生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基本学术能力、基本素质、基本知识等方面,而基本素质却经常被社会大众忽视。基本素质的内涵一是指道德品质,二是指专业素质。
  从道德品质层面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融合的过程,育人是人才培养的本质。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想潜移默化地培养研究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建设应以立德为核心要点,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课程建设中,开设道德理论、文学等课程。
  从专业素质层面讲,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素质指的是科研素质。其包含两个层面:科研意识和精神,科研能力和协作,课程设置应重视实践课程,国际化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