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小学生进行有关德育和法治的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日常道德素养进行不断的训练,加强学生对生活中法律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并将其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在核心素质的基础上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工作,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能够顺从学生的认知理念和心理发展规律。文章针对现目前的小学德育和法治教学课堂实际情况,对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法治课堂;核心素养;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33-02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社会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就必须从学生抓起,将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道德和法治的教育一直存在,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低下、好奇心强烈、可塑造能力强,教师在开展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工作必须充满灵活性和有趣性,并且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要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同时,因为小学生对社会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在法律法治方面还很迷茫,所以教师以及家长必须对小学生的法律认知实行正确的引导。
  现如今我国在小学课堂德育和法治的开展工作中,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规范的教育指导,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的特性,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不符合,使德育和法治的教学效果没有体现,不能完成德育和法治的教学任务,教育任务不达标。
  二、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
  1.按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科主题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德育和法治与其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和其他所学习的教学知识也具有相关的内部联系。德育和法治教学课程的开设不单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还必须使学生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如果教师想要较快地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该有效结合其他学科,对其他学科的重复性知识进行梳理,设立一个所有学科的共同“大教育观”主题,这有效地表现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综合性质。
  比如三年级的《家乡变化大》这篇课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突破原有的固定思想,让学生在课前自由地搜罗家乡的各种有关图片和素材,经过收集和了解家乡各种的变化信息,并进行讨论,以此不断提升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自由设置广告语言,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将美术等各个学科融入课堂中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更丰富和灵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深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教学《干干净净每一天》这种与道德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教育方式来开展教育工作,如让学生在学校的各个地方体会学校的优美环境,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后,教师能更好地指引学生爱护校园。
  2.改善教学方式,注重情感的体验
  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原有的识记教育方式转换成体验教育方式。在课堂中教师交接有关道德与法治内容时,可以创建小游戏使学生认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计划做好整体的规划,鼓励学生全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以后,让学生谈论自己参与活动的感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交流。经过创建活动的方式来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合作能力。
  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的根本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以运用,教师创建情境场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深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道德和法治观念的认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研究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点,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互动式的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能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动的教学方式特别关注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经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让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知識,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强化教学有效性。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有效实施互动性教学。
  (1)灵活选材,因材施教。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为学生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新生活开始了》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让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合理设问。在互动教育的过程中,提问是极为重要和普遍的环节。但是课堂中的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氛围以及教学的内容结构来设置,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有效提升学生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学习中来。
  (3)美化语言。在教师教育工作开展中,语言表达是基本要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课程中,教师同样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方法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利用激情的语言来表达,有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教师使用沉稳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表达效果给学生带来的情感各不相同。比如,《花儿草儿真美丽》这篇课文中,要求教师利用喜悦的感情来描绘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生动语言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而课文《家人的爱》,因为有汶川地震中较为感人的故事插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开展的时候,必须使用沉重的语调使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各个教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人生阶段中非常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工作者肩负重要的教学任务。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只有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应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思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瑞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8):4.
  [2]丁钊.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6):4.
  [3]柴晓芳.德润心灵法护成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25):65-66.
  作者简介:胡建栋(1963—),男,山东青岛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