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付向艳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在挖掘不同学科和各专业课程中隐含的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从而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1]最终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会中提到的“立德树人”从单一的“思政课程”普及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中。本文就“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人才培养
  早在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課程思政”这一词。课程思政它不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新开的一门课,也不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的一项活动,而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种教育理念。[1]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中,[1]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因此,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而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本文作者通过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材料,结合各兄弟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认为实施课程思政,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谋划。抓好课程思政,学校是主力军,必须在党委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高标准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工作。全面认识和理解思政和文化课的辩证关系,统筹安排教学和实践活动。
  (2)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对思政课程有全面、充分和正确的认识,[1]从而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切实做好课程讲授和思想引导工作。面对新生事物,对于教学中好的做法要毫不吝啬地推广,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向校方反映。
  (3)实施课程思政应该合理安排,一步一步推进。作为学校和老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最大限度做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授的方式、方法和具体实施计划,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逐步接受。
  (4)实施课程思政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程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推动;对于高年级特别是大学生,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创造条件等方式,在已经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其自我发展和不断扩大,比如组织具有政治特性的各个社团,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关活动等等。
  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吴岩司长本科教学工作会中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的建设中,思想政治元素是行动的统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更注重的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教育,对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大部分往往被忽视,甚至有些专业任课教师都认为立德树人是是学校思政部和学生处辅导员的工作,因此要,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化思政育人的功能,用思政工作统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高等学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坚守思想政治的刚性是各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2]高等学校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担当有机结合,让所有课程都要承载正确的职业观和人才观。
  (3)高等学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各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上,要放大思想政治的鲜活性。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知识化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组合,[1]在专业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思政”功能被大大弱化了。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课程教学,[2]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学生的课堂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用正确的育人观来处理教材,将具有时代感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1]放大思政工作的鲜活性,授业的同时注重传道,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4)对于高等学校“如何培养人”这一方法论,在教学评价上,思想政治评价模块的底线不容置疑。“课程思政”的“泛”课程性,[3]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原则将有别于传统。要将立德树人置于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都将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底线。
  围绕上述观点,本文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拆分成对口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深刻明白专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加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宏彬.高等学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04-16(11).
  [2]叶陈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教师上,2017(12):256-257.
  [3]判药房,吴懋亮,王昊,等.课程思政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18(01):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