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古诗词画面感训练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窦新娟

  【摘 要】古诗歌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文学的源头。感受并描述诗歌的画面,便于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加强古诗词画面感训练的培养,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描写意识。
  【关键词】画面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描写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宋朝张舜民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因此,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字词解释与诗文分析解读这一层面上,应该把古诗词教学还原到诗画一体的层面上,加强古诗词画面感的培养。
  所谓“画面感”,从读者的角度讲就是阅读语言文字,眼前能出现与文字意境相符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加强古诗词教学中的画面感训练是考试的需求,更是形成大语文核心素养的需求。
  一、加强古诗词画面感练训练培养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古诗词画面描绘的训练,能很好的激活想象力。简洁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多彩的画面。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古诗词展现的画面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画面描绘分以下几个具体步骤完成: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即意象)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并用合适的词语加以替换。3、运用联想,想象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在描述中适当运用修辞本法。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句,找到莺、树、燕、泥,再找到修饰语(早)莺、(暖)树、(新)燕(春)泥,然后描述为:几只早出生的黄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忙碌的飞进飞出开始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的巢穴。这样一幅画面就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经过反复训练那么整首诗的画面描绘也就不是问题,在训练中学生这样描绘《江雪》: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二、加强古诗词画面感训练培养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语文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经典的古诗词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古诗中的许多关键词包含丰富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扩展,想象连缀成画面,便能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游子吟》的“密密缝”简简单单三个字转化为这样的画面:昏黄的油灯下,两眼昏花的老母亲,执着一支细细的银针,一针又一針,一线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夜已深,人已静,但母亲没有顾得上为自己捶捶酸麻的脊背,揉揉发涩的双眼,一针一线缝啊缝。试想,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顿悟到一份深深的母爱呢?
  三、加强画面感的训练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描写意识
  现在的学生受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影响,口语表达还不错,但细节化的语言使用较少,造成作文叙述特别是概述很多,而缺乏必要的描写。加强画面感的培养,能有效的弥补不会描写这一缺憾。在作文指导中,我告诉学生用描绘诗歌画面的方法,先写出与这个季节有关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根据文章的需要选择对中心有帮助的景物,妙用修辞,按顺序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描绘出来,如果我们再加以丰富的想象,让画面活起来。例如,景物描写中,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乐景或哀景,选出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内心的景物.(即古诗词中的意象)按照古诗词画面描绘训练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写,合理的使用修辞,一段为中心服务的景物描写信手捻来。动作描写也可以像电影慢动作一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慢慢放出来,再加上观众的反应以及看了以后的感受形象的表达出来,这样既有动作描写又有侧面描写,肯定会为作文大大增色。如果是记事作文,在前面灵活的写上时间、地点、人物,文章的主体部分就粗糙的写完了,加以修改,一篇升级作文就出现了,经过长期的有意识训练,描写意识肯定会加强,描写也不再困难。
  从长远来看,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中学生来说,加强古诗词画面感的训练培养,可以帮助中学生对诗词的意蕴、美感的品悟,更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落实核心素养,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徜徉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关碧霞.巧设“主问题”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3):4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