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养护中的土壤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红星 周文君
摘 要:该文分析了园林养护过程中的土壤问题,从科学浇灌、合理施肥、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土壤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同时建议从园林项目的设计、施工、养护、政府监管等方面提高土壤质量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园林养护中的土壤问题。
关键词:园林养护;土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7-0104-02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它不仅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生长的空间和载体,还与植物、微生物、動物等共同形成了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类的居住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土壤还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体,能够发挥对雨水、污染物的调蓄和消纳作用[1]。在园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苗木质量的把控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土壤质量的关注则相对较少,导致后期土壤往往难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2]。
园林景观是人为设计的精细化植物景观,其效果的维持和呈现离不开精细化的后期养护。由于绿化管养处于园林景观工程产业链后端,主要包括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灌溉、修剪等,其无一不与土壤发生着联系,均对土壤质量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壤养护,保障土壤质量逐步改善而不退化,显得尤为重要。
1 园林养护过程中的土壤问题
1.1 结构退化 土壤的沙质化、板结以及不良侵入体多等均是造成土壤结构退化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土壤容重偏高、砾石(粒径>2mm)含量高及建筑垃圾混入等,从而在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保肥性功能方面有所不足。由于人为的长期践踏,导致土壤裸露、压实,进而在雨水径流以及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壤黏粒流失,从而形成了土壤沙质化及水土流失[3]。研究表明,我国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绿地土壤质量容重偏高、通气性差的现象[4]。由于工程施工阶段把控不严,土壤中建筑垃圾以及砾石含量高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1.2 营养贫瘠 土壤养分指标包括土壤中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物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也是土壤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因而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特征的重要指标,氮磷钾则是植物吸收的直接营养物质。有研究从全国32个大中城市的绿地土壤进行取样调查发现,仅19.35%的城市绿地,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在中等(12g/kg)以上水平,其余均为中等偏低水平;全氮含量以中等偏低为主,达65.38%;全磷含量较为均衡;全钾含量以中等水平(50%)为主;碱解氮含量以偏低水平为主(70.37%);有效磷含量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73.33%);速效钾含量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86.21%)[5]。不同地区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6],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土壤有机质均值为14.4g/kg,而湖北城市绿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仅为6.7g/kg。
1.3 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从形成机理上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大类。我国内陆干旱地区,由于长期水分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往表层聚集形成盐渍化,而滨海地区则由于地下水较浅以及海水的入侵,盐分随着毛细作用进入土壤表层。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来自于化学肥力的长期过量使用,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结构板结,进一步限制了盐分的向下运输,从而形成导致盐分在表层的滞留。另外,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渍化,灌溉用水矿化度需满足要求,长期使用矿化度高的水源,也会加剧土壤的盐渍化。
1.4 污染物质 在城市中,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大气颗粒物等的自然沉降或植物叶片滞尘进入土壤中,导致城市绿地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了普遍现象。范刘丹等对中国25个省份38个地区城市公园的土壤重金属研究发现,Cr、Cu、Pb、Zn、As、Cd和Hg等7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7]。农药残留也是土壤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之一。
2 提升园林养护及土壤质量的对策措施
园林养护包括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灌溉、修剪等内容,无一不与土壤发生着联系,若能进行科学地养护,不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促进园林土壤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2.1 科学灌溉 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浇灌是科学养护的基本准则,不同植物、季节、地形、地区以及土壤质地类型等均会影响浇灌需水量。若浇灌过量,不仅浪费水资源,使土壤排水不畅,植物根系窒息,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通过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种群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若长期采用矿化度较高的水源进行浇灌,则容易导致土壤出现盐渍化。因此,浇灌前需对水中电解质含量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2.2 合理施肥 虽然化学肥料见效快,但长期过量施用,以及有机质补充较少,不仅容易导致盐渍化、板结等土壤问题,还会导致土壤有机质的急剧减少,土壤微生物群落也随之减少,土壤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开展测土配方工作,按需施肥,减少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以及使用生物菌肥、种植绿肥植物等多种绿色补肥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逐渐改善土壤质量,进而减少养护管理的施肥成本。
2.3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 依据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以凋落物形式实现归还,凋落物在维持土壤肥力及生态系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8],其不仅可以丰富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还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在园林养护过程中,不断地对凋落落叶进行清扫,同时为了造景需要,不断地进行植株的修剪。这些园林废弃物被清运后,造成土壤养分不断丢失而得不到归还。因此,对养护过程中形成的园林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能归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土涵养能力。 2.4 病虫害生物防治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研究表明,农药杀虫剂及除草剂的使用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呼吸以及生物酶活性,另外,农药的使用还会对土壤中的有益动物产生较大的生物毒性[9-12]。可見,农药的使用会间接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具有克制病虫害的昆虫、微生物以及鸟类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相比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手段具有无污染、时效性长、资源丰富等显著优势[13]。
3 结语
土壤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施工、养护以及政府监督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联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园林土壤质量提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园林设计对项目的施工和养护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因而土壤质量提升意识应从设计阶段抓起,将土壤专项设计纳入设计文件当中,为项目验收时土壤质量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施工企业需树立土壤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土壤专项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养护标准,并从管养费用上进行相应的资金配套。相关部门也应利用相应的监管职能,从标准制定到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发挥顶层设计的指挥棒效应。
参考文献
[1]陈艺文.城市绿地的海绵效应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2]吴东斌.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3034-3036.
[3]赵阳,刘雅琨.香山公园绿地人为践踏的调查和分析[J].北京园林,2008(01):41-45.
[4]伍海兵.城市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及其改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5]张明,潘国林,张宗应,等.我国部分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分析与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3):46-51.
[6]秦娟,许克福.我国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生态科学,2018,37(1):200-210.
[7]范刘丹,王明仕,宋党育,等.部分中国城市公园重金属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19,38(4):793-804.
[8]李宜浓,周晓梅,张乃莉,等.陆地生态系统混合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6,36(16):4977-4987.
[9]王金燕,孙华忠,卜元卿,等.毒死蜱对紫金山森林土壤酶活力及微生物毒性影响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7,12(04):210-218.
[10]邓杰.杀菌剂烯酰吗啉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7.
[11]朱艳艳.甲基磺草酮对土壤微生物和蚯蚓的生态毒性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7.
[12]赵琦,唐美珍.农药除蜗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4(10):11-14.
[13]兰粉香.试析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J].现代园艺,2019(13):163-164.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5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