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性工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便于教师优化课堂设计,可以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变被动为主动。以圆柱、圆锥、球一课为例,阐述怎样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前奏、课堂氛围以及对课堂的延伸。
  [关    键   词]  生动有趣;课堂前奏;课堂氛围;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0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性工具,得到了上至国家教育部门,下至每位教师的普遍重视。2014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在《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指)出:“教学资源要丰富多彩。注重引进生活和生产实境材料,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教学资源,让网络、视频、动画等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走进课堂,建立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的联系,让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多元。”
   中职数学教学首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且忽略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较差,厌学、不会学。只有让其提高学习兴趣,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才能进行有效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便于教师优化课堂设计,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情景、过程,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不足的缺陷,幫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为我们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提供有效保障。
   下面以省编教材圆柱、圆锥、球一课为例,谈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的几点感想。
   一、用信息技术营造有趣的课堂前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现代教育的信息化教学中,数学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已有的课件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各种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信息和知识自主进行学习,随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圆柱、圆锥、球一课的学习中,给学生布置了简单有趣的课前预习准备任务:(1)学生通过预习,各小组分别制作圆柱、圆锥、球形成的Flash动画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2)所有学生利用周末回家切一个西瓜,拍照片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3)各小组上网查找飞机航线与大圆的相关资料,并上传班级微信群。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前任务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信息技术又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控制,使学生不一味地依赖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教师“包办”为“引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学生这种“被动”到“主动”学习状态的转变会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趣”到“有趣”。
   二、用信息技术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把文本、图形、表格、图象、音频、视频、动画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的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圆柱、圆锥、球一课的学习中,以下几处重点运用了信息技术。
   1.在课题引入方面,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实例图片、动画创设情境开始学习,给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氛围,从而给课堂一个有趣的开端。
   2.对几何体形成的学习,利用学生课前各小组上传的Flash动画,课堂上分别展示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自己点评,再演示教师准备的动画,分别呈现圆柱、圆锥、球的旋转形成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数学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枯燥”为“生动直观”,大大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课堂学习,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数学课堂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做中教”。
   3.针对圆柱、圆锥、球概念的学习,我们引入微课进行教学。我们知道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理论比较抽象,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只能使学生达到机械掌握,学生容易产生感观疲劳,课堂效率较低,而微课以一种短时、精细的形式呈现,带给学生一种新颖的课堂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微课的利用也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
   4.对于球面的认识,通过学生课前上传的切西瓜图片引入数学知识,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降低教学难度。对球面距离的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动画演示,使数学知识由“静”到“动”,由“抽象枯燥”到“生动直观”,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学生自己查找的飞机航线与大圆的相关资料讲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在这里,学生和教师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和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5.课堂习题的处理上,我们借助计算机软件将习题统一发给学生,限时统一答题,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正确答案,在这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况,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适当运用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利用资源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真正变得生动有趣。
   三、用信息技术扩展延伸数学课堂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反馈,进行全天候的交互协作,可以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堂外而不只限于课堂上。我们借助网络SPOC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复习,对课堂上有疑问的知识可以通过平台上的教学课件和微课视频反复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中的题库进行练习和考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的传播量,师生之间能有效沟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师生互动增多,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上、课堂下都能深入思考,又能积极参与,充分地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变为师生双方交流、参与的“互动式”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
   费琴.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2).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