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在发生转变,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使学生具备获取和传输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条件下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的信息素养,适应社会生活,也有利于强化后续的学习。因此本文对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分析研究,争取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断的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词】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75-01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非常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就需要打造高效课堂,在短暂的时间内发挥最大效果,也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挥出最好的成效,由此以下对如何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争取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打造出新的局面。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备了综合型、基础工具性以及实践开放性三个方面特点:1.综合性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高中学习的各类学科,具综合特性。通过与各学科紧密关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學习更多的信息基础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们全面开拓眼界,吸纳多学科领域知识[1]。2.基础工具性特点。新课改以来,国家要求各级教育院校打造全方位的技术人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基础学科,首要培养学生的基础信息素养,这样才能在信息时代掌握便捷途径,同时为学生今后工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学生的必修学科同时,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学好信息技术课程不但是保证学生在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更是有利于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3.实践开放性。新课改提纲下,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机课时一定要保证至少百分之七十的总课时占比。与其他学科教学方式不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必须要进行实践开放性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实践上机指导课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难点,并重点讲解。同时开放大量已核准的健康网络平台,让学生们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汲取有益的信息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1.整合优化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调整和整合相关模块,整合的任务和可以安排的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课堂效果更突出。例如,教师依据课堂所要讲授的课程,预先在网络平台上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模块,再结合课堂任务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之后归纳总结出课堂任务。在上课时,让学生通过教师已编辑整理好的模块教材,完成课堂任务。2.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生活化教学,生活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就无从谈起教育,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得以更加突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有所提升。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结合学生容易接受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案例,学生都会使用微信和QQ,那么在微信和QQ上会分享一些内容,这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当然这是狭义的理解,信息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各个领域。教师也可以将热点事件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学习的时代性[2]。3.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客观的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传统教学课堂上经常忽视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因此学生也无法客观准确的认识自己,那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评价可以选择过程性评价方式、管理评价方法,编制适合学生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中的情绪体验还可以协助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不断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参考文献[1]谢忠新,曹杨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15,25(11):116-120.[2]慕海涛.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J].中外交流,2018,25(9):281.[3]徐丹.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5,25(z1):273-2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