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进入高校课堂,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为了改变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高校应该进行一定的教育改革,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塑造。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见解、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受到教育部門、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多数高校都试图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理念,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教授学生非专业的知识,没有专业限制,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它为所有大学生提供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和历史在内的非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知识。公共艺术教育只是教给学生具有人类共性的知识,包含了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符合通识教育的教育精神。公共艺术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要实现通识教育,必须将其体现在具体的课程环节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真正把握普遍教育观念的通识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必然选择。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国家已经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采取限制性艺术选修课和任意艺术选修课的形式。限制性艺术选修课程包括音乐、舞蹈、艺术、书法、影视等。任意艺术选修课程可包括作品欣赏、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等。要求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开展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综合水平的基础。它在实施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格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关注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艺术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逐步推广艺术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艺术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各个环节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领导缺乏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将导致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例如,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明确规定,高校应设立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学校领导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但实际上,很多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由于领导层缺乏关注,他们并没有把艺术教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无法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机构不足,职能不明确
学校管理机构没有专门建立艺术教育管理部门,艺术教育都是教育行政办公室、学校团委、学生管理办公室和其他机构共同管理,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师由艺术学院负责,教学办公室负责课程和设备安排,学院团委负责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由学生处安排管理,没有专门的经费,这样的管理影响艺术教育的质量,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
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或条件有限,高校的许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专业提供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需要,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艺术追求和价值观念。高校通常将艺术课程设为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设计侧重于艺术欣赏,但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如艺术史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鉴赏等,这使得课程缺乏系统性。合理的课程结构需要相互关联、系统而全面的课程。通过从浅层到深层、从表面到内部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艺术教育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艺术教育教师人数不足,结构不合理
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要求都很高,高校师生比例仍然存在很多不平衡现象。目前,教育观念落后、专业理论不足、科研能力弱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高学历的艺术教育教师、高职称的艺术教育教师比例相对较低。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存在激励政策不公平等问题。
(五)公共艺术教育场所和实践不足
提高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水平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艺术教育离不开练习场地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它们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与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的互动关系。艺术需要体验和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对艺术的理解只是在肤浅的层面。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艺术教育,没有相应的场地和配套设施来保证艺术教学的正常运行,配套设施不足,艺术实践教学不能正常进行,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实践基地更少,艺术实践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实际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四、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组织是前提。只有规范管理机构,才能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促使公共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文件指示,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立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教育学院等机构。小组组长是学校领导,有相关部门参与,作为全校艺术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决策部门,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完善各种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协调学校资源,协调各部门,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负责全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和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教学评估和监督,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二)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核心是美育,围绕审美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设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术欣赏、音乐欣赏、戏剧欣赏、影视欣赏、舞蹈欣赏、歌剧鉴赏、书法鉴赏。只有开设完整的基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才能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加强低年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文化艺术素质,为大学生拓宽专业领域提供良好的基础。除了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識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艺术实践和创作课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动员各种力量编制相关的公共艺术教育综合教材,更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教育理念
教师水平是确保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高水平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人员势在必行,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必然要求。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到公共艺术教师的全职性质,因为即使是专业的艺术教师,如果不是全职的话教育效果不会很好。公共艺术教育团队的形成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够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门新课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应该能够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广泛的人文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心理素养。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能够运用流行语言来阐明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公共艺术教育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
对高校艺术教育来说,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艺术教育做好的有力保证。高校美术教学评价标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才能合理地达到艺术教学评价的预期目标。一般来说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人员、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要评价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符合艺术教育现实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一个能够激发艺术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评价体系。
五、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认识,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深化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只有把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到适当的位置,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思想,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邵萍.互联网发展与艺术教育应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构建的应然与实然[J].煤炭高等教育,2018(6).
[2]李灵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7(5).
[3]陈绪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22).
[4]于丽燕.刍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保障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2018(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