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城市环境的运行现状总结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解决策略,以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推动当前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7-0139-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necessity of microbi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is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operation situa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olu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ity.
Keywords: city;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1 生物修复技术
所谓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天然资源的利用培养微生物或是其他生物的培养,可以实现调控环境下将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在大部分生态环境维持的环境下,通过生物修复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污染处理的有效性,增强并提高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着工程量小、成本低以及环境优化的特点,将其运用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可以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并针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消耗性污染以及富营养化问题的处理,提升城市水环境修复的整体价值[1]。
2 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底泥生物修复内容
在当前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由于城市水环境作为开放性的系统,水体呈现出流动性的现象,在水体治理中,通过外源微生物、生物促生剂的使用,可以增强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城市水体污染处理中,中底泥在整个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黑臭水体治理中,能够释放底泥中所积累的污染物质。但是,在当前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相关部门过于重视微生物水体的修复,缺少对底泥生物修复的认识,降低城市水体环境修复的有效性。
2.2 缺少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生物吸附作为较为重要的内容,是一种跨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水文地质学等,通过城市水环境微生物治理技术的运用,可以针对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状况,进行水污染的生物治理。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水环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着治理方法单一的问题,只是凭借某种微生物投放剂、人工增氧等方法进行污染治理,影响水体污染治理的有效性[2]。
2.3 忽视水环境的生态恢复
通过对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状况的分析,大部分城市中的水污染治理采用清淤、驳岸等方法,通过这些处理方法的分析,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河道水体的污染问题,在污染清理结束之后下层底泥仍然会释放有机物以及营养盐,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当前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应该通过水环境生态修复方法的运用,进行水环境生态功能的展现,以延长水体生物链,并根据水环境治理的基本状况,通过城市水环境的修复,充分满足当前城市水质污染的处理需求,提升水质污染的控制指标。
3 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3.1 微生物强化技术
在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中,为了提升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应该将微生物水环境治理方法作为核心,以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持续化发展。通过对微生物强化技术的分析,其主要是通过强化微生物的运用,利用微生物降解的能力,进行污染水体的处理。在微生物强化技术使用中,可以增加被污染水体的溶解含量,而且可以有效调节水体的pH值,促進水体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水体的自净能力。一般情况下,在微生物强化技术使用中,会采用曝气增氧的技术形式,通过曝气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以促进微生物的生产、繁殖,全面提升黑臭河水治理的有效性,而且,在曝气增氧治理方法使用中,可以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增加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有效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在该种技术使用中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就限制曝气增氧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因此,在当前城市污水处理中,为了提升工业废水污染处理的有效性,应该将水体污染作为核心,通过微生物的科学投放,发挥微生物的活性[3]。
3.2 生物膜技术
所谓生物膜技术,主要是人们通过水体自净现象的分析,总结并模拟的一种净化水技术,该种技术通过微生物的利用,使微生物群体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接触,以提升污水洁净处理的效果。例如,通过生物滤池实验的运用,可以达到降解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充分满足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需求。而且,在生物膜技术运用中,能够针对污染物的基本类型,选择微生物载体表面的吸附能力,这种吸附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扩散性优势,一般情况下,将生物膜技术运用在水体治理中时,其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污染物通过水体向微生物膜表面扩散;第二,微生物在生物膜的内部发生扩散;第三,微生物分泌中,通过发酵会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第四,污染物会变成新城代谢产物,之后被排除到生物膜之外。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微生物在载体形式上呈现出群落的分布状态,通过分泌物、水体污染的合成,形成独特性的生物环境,而且,在微生物水污染处理技术使用中,可以经常发现丝状菌、线虫等,有效增强微生物膜的净化能力。 3.3 投菌法
在城市水体治理中,通过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运用,可以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但是,在不同污染物处理中,应该注意处理方法的差异性。对于投菌法而言,通常会针对不同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出相对高效的菌种进行降解,将其投放在水体中时,可以提升污染处理的有效性,以实现水体净化的目的。通过对水体微生物菌群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通常包括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这些菌体对水体污染的处理是十分有效性。例如,中国科学院在进行某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中,通过光合菌修复技术的运用,对鳗鱼养殖池水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治理之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下降了57.10%、溶解氧增加了13.60%[4]。
3.4 水生植被恢复技术
结合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现状,认识到水环境污染治理中水生植被恢复的重要性。所谓水生植被,通常是指大型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等,通过水体植被恢复技术的运用,可以保持城市水体环境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风浪的搅动,同时也可以促进水体悬浮物的沉淀,实现城市水环境中底泥的氧化。在沉水植物设计中,其作为清洁好氧水生态中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会直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避免上层水体动力对下层水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水生植被恢复技术运用中,可以降低水体底泥中N 、P的营养盐释放,保持水体环境的整洁状态。而且,在水体植被恢复技术运用中,通过浮叶植物、漂浮植物的综合性运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水体净化目的。因此,在当前水生植物恢复技术运用中,通过城市水环境的修复,可以充分满足当前城市水质污染的处理需求,提升水质污染的控制指标,为当前城市的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5]。
3.5 水生生态恢复技术
在当前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生物修复技术作为强化的、生态性的演变过程,通过水生生态恢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例如,当城市水体受到有机污染影响时,出现了黑臭水的现象,通过生物修复技术的利用,可以改变循环中厌氧不完全分解、有机物沉积底泥污染累计的现象,并将好氧分解作为核心,通过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实现污染消耗的最终密度,充分满足水体污染处理的需求,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对于系统生物而言,生物种群会由厌氧微生物作为核心,通过单一型好氧微生物的转变,实现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符合型物质的交替演变,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当前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中,为了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运用,改善水生态污染的问题,应该将水生态生物恢复技术的使用作为核心,结合生态恢复技术的运用,可以使黑臭、富氧化水体转变为洁净、好氧的生态状态,全面提升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结晶能力,维持城市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复合型交替演技术的运用,实现生物形态的多样性,全面提升城市水体环境的自净能力,维持水体生态太环境的稳步性,推动当前城市水体资源利用的稳步发展[6]。
4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应该将城市水体环境的治理作为重点,通过对水体环境持续恶化、水体污染程度增加问题的分析,进行城市水体生态化发展的控制,以实现城市水体环境治理及修复的目的,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居住环境,并充分满足城市水体的有效治理的需求。而且,在大部分生态环境维持的环境下,通过生物修复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污染处理的有效性,增强并提高生物修复技术,因此,在城市水環境的污染控制中,应该明确微生物治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综合性河道污染处理方法的确定,维持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化,满足当前城市的生态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敏.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8(24):193-194.
[2]金香.黑臭河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方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6):160-162.
[3]范群杰.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234(10):15+142-145.
[4]刘颢,漆志飞,潘辉,等.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研究——以无锡亲水河为例[J].环境工程,2015,33(11):5-10.
[5]徐玉良,张剑刚,蔡聪,等.昆山市凌家浜黑臭水体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J].中国给水排水,2015(12):76-81.
[6]黄鑫宗,骆娴,黄文科,等.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87-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