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刻板印象研究及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职业刻板印象是指按照职业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从事该职业人群的固定印象,本文对职业刻板印象的形成理论、测量方法、干预策略、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概述。
  关键词 职业刻板印象 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职业刻板印象(occupational stereotype)是指对从事某一职业的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概括、固定印象,例如,程序员是男性的职业;白人比黑人更适合当医生。职业刻板印象产生何种作用取决于刻板内容,然而,大多数时候刻板印象的内容都是消极的,即职业刻板印象更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容易导致职业选择不恰当,人才分布不合理等,不利于个人的职业认知与规划,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1职业刻板印象形成理论
  1.1社会认同理论
  20世纪70年代,Tajfel和Turner提出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categorization)并对分类进行认同(identity)、比较(comparison)的结果。人们首先对群体进行分类,并将自己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即内群体),随后个体会以内群体的认知方式行事,内外群体差异显著时,人们会在知觉上认为自己与内群体越相似,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归属的内群体表示认同,在认同中获得自尊,为了维持自尊,人们会将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行正面比较,消极地看待外群体,从而增强自尊,但与此同时也及易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
  1.2自我归类理论
  20世纪80年代,Turner等人对社会认同理论中的认知元素加以完善并提出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SCT),他们提出自我分类可以细分为三个水平:(1)自我的最高水平:人类(人类身份);(2)自我的中级水平:内、外群体(社会身份);(3)自我的次级水平:个人,指个体与内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个人身份)。
  1.3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CNT)从信息加工过程解释刻板印象的形成,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可以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认知结构,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观点:
  1.3.1印象形成观点
  印象形成观点主要从图式和首因效应来解释刻板印象。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认知结构,人们借助图式快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当分类错误或产生过分夸张时就会导致刻板印象。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是指首次给予人们的信息比其后或者第二次、第三次给予的信息更能决定印象的形成。
  1.3.2记忆观点
  记忆观点认为印象的形成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它包括图式和网络两种观点,图式的观点认为,当人们记忆中具有较强、组织较好的图式时,会选择性地舍弃不一致信息,关注一致信息。网络观点认为信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于记忆系统中,它会对一致信息、不一致信息、无关信息作出反应,记忆系统会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深加工,一致信息和无关信息则不会引起记忆的深加工。
  1.4社会环境理论(social environmental theory,SET)
  1994年,Leyens,Yzerby和Schadron综合了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并从社会原因的角度解释刻板印象的形成,最终提出一个新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刻板印象的形成直接来自于人们出生、成长和目前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
  2职业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早期,研究者们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如自由反应法、Kate-Braly法、Gadener法、Bighham法)对刻板印象进行测量,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刻板印象的内容及外显刻板印象,测量方法停留在对意识层面的刻板印象的测量,没有对无意识操作的内隐刻板印象进行测量,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引入到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并成为研究刻板印象的主要方法,而直接测量方法则更多地运用于实验前期测定刻板印象的内容。因此,以下主要介绍测量职业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
  2.1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内隐联想测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反应时的差别来测量内隐态度。具体的测量方法为:呈现一个属性词(如灵活、迟钝),被试需尽快进行辨别归类,确定该属性词属于哪个概念词(如教师、工程师),同时反应时将被记录下来。该测验的结果有两种可能性—相容与不相容,相容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相关,此时被试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不相容条件下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即为内隐态度的指标。
  由于IAT更适合对目标类别的比较(如男性/女性),或是对不同对象的偏好比较,如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后来在IAT的基础上,研究者又开发了其他的测量方法,如GNAT (Go/No-go association task)和EAST(extrinsic affective task)。
  2.2内隐关系评估(implicit relational assessment procedures,IRAP)
  内隐關系评估是一项基于计算机的判断任务,被试在正式实验前要进行多次关系训练,正式实验时,被试要根据先前训练的内容实验中呈现的一致或不一致的刺激关系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2.3刻板解释偏差测量(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   刻板解释偏差是指个体在与其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中表现出的解释偏差。被试通过完成相关问卷来检测被试是否存在刻板偏差,问卷由若干句原因填空句组成,被试需通过前半句所描述的事情结果,在后面根据自己的状况填写原因。
  2.4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
  加工分离程序包括两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另一类是排除测验,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排除测验中包含着一种测验逻辑,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
  3职业刻板印象的干预策略
  现今,职业刻板印象的干预措施有两个思路:(1)在前意识阶段阻止刻板印象的激活,(2)在刻板印象产生后有意识地控制它对行为的影响。有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效应比较顽固,有意识地抑制刻板印象对行为产生的影响较难。由于引用于消除刻板印象的干预措施太多,以下只介绍几种主要的措施。
  3.1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 EC)
  评价性条件反射是指当某个刺激和另外一个积极或消极刺激反复配对呈现后,人们对原刺激的喜好程度会发生改变。
  3.2意识性抑制策略
  意识性抑制策略指通过激活外显的个人意识的操作系统,如使用指导语:“男强女弱刻板印象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你要尽可能做到没有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使得人们明显地控制内隐刻板印象。
  3.3树立无偏见信念策略
  树立无偏见信念策略通过鼓励个体持有一种长期公正的目标,激发个体持有一种长期一致的消除偏见的内部动机,当个体行为表现与行为目标不一致时,他就会发挥自我调节,改变自身的外显态度。
  3.4观点采纳(Perspective Tasking)
  观点采纳是与自我中心相对的一个概念,它要求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人的处境和观点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他人的角色特性。
  4发展现状总结及展望
  4.1交叉刻板印象日益盛行
  2004年,胡志海等人在对大学生职业刻板研究中发现,对职业刻板印象加上地域标签后,工作地域对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在内隐层面起了很大的扭转作用。之后,宋静静等人研究了交叉分类(穷富与年龄维度交叉)对刻板印象的影响。由此可见,对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焦点从单一因素的刻板印象向多个因素交叉的刻板印象转移。
  4.2认知神经科学促进刻板印象的发展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脑成像技术展开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以探究刻板印象的认知加工过程,如贾磊等人通过ERP源定位和fMRI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前扣带回、大脑前额皮质以及外侧顶叶皮层附近的颞顶联结可能参与了它们的认知加工。杨亚平等人则采用EEG发现刻板印象激活是一个发生在知觉后加工阶段的具有无意图性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具有抑制冲突信息加工同时促进一致信息加工的“双刃剑”模式,N400 可以作为考察这一认知过程特征的电生理学指标。
  4.3职业刻板印象干预策略有待改善、发展
  现今,虽然研究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减少或消除上刻板印象上,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干预策略,但这些干预措施是否有稳定的效果、能否推广到不同人身上及哪种应对策略更有效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估,因此职业刻板印象干预策略还有待发展。
  参考文献
  [1] 佐斌.刻板印象内容与形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Cuddy,A.J.,etal.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cross cultures: towards universal similarities and some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48(01):1–33.
  [3] Beeghly,E.What is a Stereotype? What is Stereotyping[J].Hypatia,2015,30(04):675-691.
  [4] 王沛,陈学锋.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J].心理学报,2003,35(03):358-361.
  [5] 连淑芳,杨治良.抑制對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04):844-846.
  [6]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03):628-6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