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及应用型改革趋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高校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现状不甚理想。因此,必须要加快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指明教学管理的创新方向,从而培养出更多与时代要求相符的创新型人才。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制定出更完善的高校教学管理发展模式,从而也能为更好地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应用型改革提供有利的保障。分析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应采取的对策,深入阐述高校应用型改革的新趋势。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应用型改革;创新;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9-0048-03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都将高等教育事业放置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位置上,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也在快速发展,并逐渐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社会各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纵观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仍然是以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为主,该模式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和弊端,所以要加快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并实现教学的应用型改革。
  二、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机制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仍然算是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教学管理制度机制上尤为明显,需重点研究。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发展阶段,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其得以不断完善。而很多高等院校在管理方法上并没有依托于市场经济体制,仍在遵循传统管理方法,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尤其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由于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管理效果不佳、管理职责制不明确等问题均出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1]。
  2.落后的教学管理思想观念
  目前,教学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部分,并且高校教育的基调是由思想观念来决定。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因落后的思想观念而导致无法紧跟社会时代潮流的变化。首先,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定位有一定偏差,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不深入课堂,仅仅是将自己当作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没有了解学生和教師们的需要,也没有认识到教学中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这样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动、不灵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惰性,处于这种模式下,教学效果必然会偏离管理的预期目标值;其次,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且对教学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定期培训,或者只是开展一些流于形式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也无法提高综合素质,思想观念守旧,在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更谈不上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教学管理机制不科学
  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如何与教学管理机制密切相关,教学管理机制的科学与否对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有关键性影响,而我国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中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不清晰的职责权利,十分冗杂的教学管理机构。高校通常由许多学院组成,便于教学和管理,并且将院系当作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在对权力及职责的划分过程中,集中学校的管理机构形成了教学管理的基本权限,但是各院系恰好不具备此权限。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要顺利实现并不容易;其次,教学管理考核工作还不够科学,有待于完善。高校教师将教学工作量的考核当作是自身最关心的问题,仅在科研水平上下功夫,却对教学水平的要求漠不关心,也没有认真给学生讲课。对教师考核时选用了一些不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的标准,普遍是按照教学状况及现状进行,并没有通过对比其他高校进行。由此可见,高校选用落伍的、不具有时代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想要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就有很多困难[2]。
  4.高校专业设置缺乏清晰度及稳定性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变大。为了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高校纷纷开始扩招和增设热点专业,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第一,高校扩招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并且也在增设新专业,有一些学院开始合并,这就需要增加工作量,或者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一些新课程。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有的高校为了竞争和增加生源,以便为学校增加收入和扩大影响力,便开始设立新专业,有的高校甚至还存在不同的院系而专业相近或相同的问题,因此让教师感到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国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保持清晰、稳定,由此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
  5.落后的考核方式
  对我国当前的高校而言,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其主要采用的教学考核制度,制度不明确,再加上落后、单一、传统的考核方式,致使一些高校考核教学业绩时体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有损教育的公正性,屡屡发生不公正、不公平的考核问题,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任务不够重视[3]。
  三、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能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管理工作以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标。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进而也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能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工作更顺利地进行。另外,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知识型、创新型人才。
  2.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能推动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对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更是与高校师生主观需求相符的,这对我国高校教育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既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的大发展。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高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有诸多变化发生。基于此,要想使高校教学管理满足时代要求,将高校中的教学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创新教学管理工作。   四、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应采取的对策
  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观念
  目前,为了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有必要及时更新教学管理观念,紧密结合教学计划与管理工作,完善教学计划,增强它的可操作性,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这也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能够顺利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目前,因受到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导致教学管理中规范性过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学管理理念、观念的创新,以便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的创新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将专业教研室方面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为了将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出来,对教学管理思路进一步创新。一般可以采用分级教学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在管理工作中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使其更有感染力、感召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教学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高效地学习,为今后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应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成是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加强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为了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紧密联系实践工作,以此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趋势发展,符合高校实际的实践需求。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机制是一种标准化的、稳定的教学管理系统,为培养人才提供一个保证质量的约束机制,其关键就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使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向现代的管理体系转变,并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队伍中来,并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由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影响,更为了符合高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学校应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现代化、多样化,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首先,设置专业上应保持统一性,学校拥有该权力,按照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及其特点来归类,以免不同院系之间设置的专业出现相似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次,实现学校和院系之间的两级管理模式是各高校的又一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院系基本教学单位和教师对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明确职责,有效监督教学管理工作[4]。
  3.适应教学管理创新,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教学管理人員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既是学术管理人员,也是行政管理人员。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将更多有能力的人才聚集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确保教学管理人员能在教学管理中进行不断创新,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丰富他们的管理理论知识及学科相关的知识,及时地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带入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去,顺应时代发展。其次,严格考核教学管理人员,以保证他们能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做到顾全大局,适应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再次,高校要增强对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能正确引导学生,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大力提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还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培养目标,最终达到我国整体教育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五、高校应用型改革的新趋势
  1.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全面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人才培养工作是我国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在此项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其根本目标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第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高;第二,全面提高学生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的挫折抵抗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在就业程度考量方面建立起评价标准及导向,而在质量上则建立在考量创新创业成功程度上。为此,高校应采取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试验田”方法,即选择出本校的特色专业,细分教师的岗位群,目的是发展跨专业复合型岗位。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就业创业岗位选择--所需知识、能力--所学课程体系”的逆向思维模式。教师有义务在学生入学后帮助他们设定岗位目标,这样才能根据他们所学的专业找出与之相符的创新创业点。还要落实好“在校期间的岗位知识、技能积累--创新创业师生共建--校内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实训--校企合作流程实训、有条件小组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一个合理的苦难教育课程体系
  应用型高校要对教书育人规律、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进行积极的探索,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苦难教育体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并与学生受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在专业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上,还要聘请有理论、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进来,在教材中将苦难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苦难能教人成才的典型案例写进去,再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课程更为生动有效。要鼓励学生敢于接受苦难教育的平台,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农村、孤儿院等去体验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状况,通过这些实践加深学生对苦难教育的认识。总之,应用型高校应该多为学生开设一些苦难教育理论课、实践课,并在考评体系中将实践课成绩加进来,实行学分制,确保课程质量[5]。
  3.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首先,优化师资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互聘”模式让教师能真正走进企业、行业协会、兄弟院校,对岗位现状及行业需求有所了解。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将学界、企业、行业的领军人物请进校园,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其次,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以便顺利开展培训工作。以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遵循教育主管部门指示安排的,应该将其转变为立体交叉结合式培训模式。此外,还要将最终的培训效果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志国,崔凯.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3).
  [2]王亚非,王宏.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5(6).
  [3]黄蕾.浅析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4]赵新.基于教育改革形势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5]王勋.对当前苦难教育的缺失与回归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