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针对性战略部署。它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離金融参与和支持。通过阐述湖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对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7;F832.7 [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我国农业目前正面临着粮食的国内外价格差距大,全球竞争力薄弱;粮食生产结构分化,玉米产量过高、大豆产量过低;“库存高、进口增、出库难”现象并存;粮食收购加重财政负担这四个问题。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环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来保证农产品更加契合市场需求,达到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的。同时,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发展转型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价格形成市场化和降成本”。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举措,农业的发展也确实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面临许多挑战。严峻的态势迫切需要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湖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信用贷款供给不能满足湖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当下,湖南省农村抵押贷款规模小,抵押贷款的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对企业和个体农户的贷款资金分配任不平衡,据统计,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占涉农贷款的比重高,但增速的年均增长低;而农户贷款、非农户个人贷款的比重低,增长速度却高,这直接制约了涉农贷款规模的总体扩张。
  2.2 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不完整
  以湖南永州市为例。其一,虽然永州市以确权登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管理,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估价的难度高,产权的价值难以确认,产权抵押登记的困难,以及动产抵押的管理方法还没有实现基层普及;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抵押资产。其二,永州市设立的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真正用于涉农信用担保的额度较少;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涉农信用担保机制有待完善。
  2.3 金融市场环境差强人意
  农村金融消费市场不完善,多数农民金融知识淡泊。大多数农民盲目依靠自身原有的资本积累,恶意逃避金融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金融产品及服务在农村的竞争力薄弱;同时,农村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如:永州市农村信用调查起步较晚,信用档案建立不到位,中介服务不规范,加大了与农业相关贷款管理的难度。农村对于金融、电商、物流、社区、政府等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弱,金融服务在农村难以保证安全性、普遍性和适应性。因此,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的金融资源倾斜度低,投入资金少,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
  3 湖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
  3.1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资力度,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湖南省可以因地制宜的培育适宜规模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建立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入手,实现由松散的合作农场慢慢过渡到专业化的合作社;从维护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户意愿出发,逐渐实现农户利益的增长和农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培育职业农民,建立农业经营准入制度。加强现有农民人员的系统培训,尽快将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为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的人才,在高校建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大优惠力度,使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债券、PPP融资、保险等新型金融工具。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和农民增收。
  3.2 大力发展农业金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要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加快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建设,搭建农村、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平台。要加快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农业、养生养老等新产业。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聚集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直接合作,并可通过“合伙人”制度,让农民获得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因地制宜的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有利于品牌建设。重点推进农村、城市的三大产业与文化素养、网络环境、地理优势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性、民族化、地域特点的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模范村,将农村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隔链打通,断链重连,构建结构优化、体系完善的农业价值链。
  3.3 扩大金融支持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农业经营单位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应自主组织实施与农业相关的重大创新项目,以此吸引和聚集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来促进技术、人才、项目和基地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农业科研与高新技术开发、推广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提高初始创新能力和想法。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力度,形成农业开放合作、协调创新的科研新机制。同时也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是科研的进程能够无后顾之忧。要重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推广适用的农业先进的技术,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和高产高优的品种,培育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去推进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加强市县的科技合作。同时,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适当转化为股份,至少可以为研发人员继续获得经济效益。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转为股份后也让科研研究人员能够更放心,更努力的投身于科研事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长期性的、高效性的创新平台与管理机制。
  4 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改善农村投融资结构体系
  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农业融资模式,推动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的开展,增强农业信贷的可行性。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农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灵活运用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与农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和优质企业按照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再融资和并购,有效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3):14-21.
  [2] 徐绍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意味着什么[N].金融时报,2015-12-31(12).
  [3] 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44.
  [4] 韩一军,姜楠,赵霞,等.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理论架构及实现途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34-40.
  [5] 孙飞翔.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学院,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2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