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阶段“俄语口译”课模拟翻译课堂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和对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蓬勃发展对高校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特别是俄语口译人才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文章着眼于本科“俄语口译”课程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重视本科俄语口译教学的意义,并以模拟翻译课堂构建的意义与原则、模拟翻译课堂的课外准备与课上训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俄语口译”课模拟翻译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对俄合作战略培养真正具有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俄语口译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本科;俄语口译;翻译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9-0055-03
  中俄关系的快速发展需要整个俄语翻译人才队伍的不断充实和其翻译实战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对高校培养俄语翻译人才,特别是俄语口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一、本科俄语口译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俄语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是整个俄语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是本科階段俄语口译教学更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未受过专门培训
  口译课自身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其授课教师既应具备丰富的口译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口译实战经验,这样既能保障教师系统、科学地组织口译训练活动,又有利于把自己的实战经验渗透到口译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和生硬的理论灌输。我国很多俄语院校承担本科口译课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专业方向并非翻译方向,大多未接受过专门的口译培训,缺乏口译实战经验,这就导致很多教师把实践性较强的口译课上成精读课或是口头形式的笔译课。
  (二)教材与课程契合度不高
  目前,我国现有俄语口译相关教材数量相对较少,且针对性较差,教材与课程的契合度不高[1]。各校在本科和硕士生阶段开设的口译课程要求不同,难度不一,而各类教材的目标读者却不够明确,不利于实际演练。不同选题材料的语言内容大多以书面语为主,口语性不强,对本科生来说口译操作难度较大且实用性不强。因此,在本科“俄语口译”课程教材选用方面,各校任课教师往往是各自为营,根据本校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层次并结合个人的经验和想法来收集与编排翻译训练材料,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内容的口语性不强
  教学内容大多以外交政论等书面语的口头翻译训练为主,内容的口语性不强,生涩词汇较多,实用性较差,且对于本科生难度相对较大,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吃力。口译技能训练和口译专题内容训练的比例不协调,这就造成学生要么只会运用基本技能,但是“心中无物”,要么只记住了相关主题的常用术语和句式结构,却不能灵活运用相关口译方法和技巧。俄汉和汉俄翻译训练比例关系不合理,过多侧重材料和参考答案较为充足的俄译汉翻译训练。过多纠正和讲解口译训练内容中涉及的词汇及语法知识,使口译课变成了精读课。在教授口译方法和技巧时常常套用笔译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口译课变成了口头形式的笔译课[2]。
  (四)教学方法单一
  1.课上大多采取听音视频或教师朗读一段或一句中俄文后由学生翻译的方法训练,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课堂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差。2.过于频繁和不讲策略地纠正学生口译中的语法错误和词汇错误,使学生难以建立信心,不敢翻译。3.一遍听不懂或翻译不出来,就反复重听,直到听明白为止,无法模拟口译活动中的紧迫气氛,学生知道有“后路”也无所谓第一遍翻译质量好坏,造成教学活动费时低效。4.听完一遍原语后提问多名学生,最后被提问到学生的译语内容几乎是个人理解和对前几名学生回答内容的总结,违反了口译的时效性原则,达不到应有的的训练效果。5.原语的发出者或是设备或是教师,难以实现学生对不同口音,不同语速,不同讲话习惯发言者的口译训练。
  (五)外部决策问题
  大多数高等院校把翻译人才培养的战略重心集中到了MTI翻译硕士的建设和发展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给了MTI口笔译课程。硕士阶段俄语翻译人才培养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本科生这一个更大群体的翻译培养工作未得到有效兼顾和应有重视,这从长远来讲对本科俄语口译教学的发展和本科学历俄语口译人才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重视本科俄语口译教学的意义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而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富有创造性的言语思维过程,与笔译相比口译活动自身具有一些独有特点,这些特点对口译译员的语言功底、国情文化知识、记忆力、反应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3]。本科生必须接受课上全面系统的口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历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译员。
  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选择录用MTI专业毕业硕士生。究其原因,是因为翻译硕士专业毕业生俄语学习时间相对更长,基础更加牢固扎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MTI毕业生接受过专业的口、笔译技能训练,口、笔译专业技能更加扎实。口译技能的培养工作未必一定要等到学生本科毕业考入硕士研究生后才可以开始。笔者认为,这种培养工作从本科高年级阶段开始就有必要进行且做好,因为,在这一俄语学习的提升阶段,学生的听、说、理解等能力已经为接受一些最基本的口译技能训练打下一定基础,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而且适合通过交替传译训练学习一些基本的口译知识,接受一些相对简单的口译技能训练。这会为学生从理论课堂走入工作实践提供一个有效的缓冲和铺垫,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竞争力,帮助俄语本科毕业生在激烈的翻译岗位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强化本科俄语口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口译人才培养工作不平衡现象。   三、模拟翻译课堂构建的意义
  模拟翻译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口译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以实战为导向,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教师一言堂的沉闷教学和低效的课堂格局,真正革新了俄语口译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我国高校实战型口译人才培养道路上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教学模式是一种能让学生暂时忘记有形课堂的无形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模拟翻译课堂的构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俄语口译教学模式是一种主要靠教师口头讲解来灌输口译知识、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即使有口译实践练习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因为内容都是设定好的,无法模拟口译活动中的各种突发状况。模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从“输血”转变为“造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口译课上需要练习的翻译内容和常见状况学生会在模拟翻译中亲身感受到,及时、主动、独立地寻找解决办法,并在学生评委点评后,教师最后总结后得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和扎实,对相关翻译技能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传统口译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状态,加之教学内容、教學形式和方法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模拟翻译课堂上学生全体总动员,同时分饰多种角色,既担任口译译员,同时又担任发言者、听众和评委身份。全体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这一有趣的活动中,努力塑造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入戏”,努力使翻译活动更加真实。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收获知识,同时也会收获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提高学生的口译综合能力
  模拟翻译课堂上,一切要素都真实模仿翻译实战现场,在担任口译译员身份时,每位学生都会感受到其中的紧张气氛,并且每位发言者声音大小高低不同,口音不同,语速不同,讲话习惯不同,语言表达质量不同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口译译员现场解决,这大大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听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冷静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在担任评委对其他学生的翻译情况进行点评时,学生互促互进,评判别人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深度、归纳总结能力、评判能力。在担任发言者身份时,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会得到大大加强。
  四、模拟翻译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总体原则
  本科阶段口译课应上出自己的特色,要充分考虑本科生的特点,不能套用硕士生的口译人才培养方法[5]。模拟翻译课堂训练内容的总体原则应该是“简单实用”。应以技能训练为主,以专题术语训练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懂方法,但不懂内容,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而只重视内容,轻视技巧和方法的运用又会造成“有理说不清”。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以技能训练为主,同时又要重视不同主题常用术语和句式结构的灵活掌握,合理兼顾两个方面。技能训练中体现相对固定的主题,不同主题练习时突出某项具体技能,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总导演”要做好设计。
  (二)课用材料口语性原则
  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课上发言材料时要充分体现口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应考虑是否适用于口头翻译训练和操作,最好避开生涩抽象的书面语翻译,尽量选用鲜活的口语性较强的材料来模拟真实翻译情景进行训练,比如:经贸主题中的贸易谈判、外交主题中的人物采访以及各种讲话稿等。
  (三)循序渐进原则
  分阶段有计划地分配不同专题难易训练内容,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丧失学习信心。要合理分配俄汉双向翻译的比例,考虑本科生所能接受的程度最好俄译汉要多一些,在同一主题下,最好首先进行俄译汉训练,然后再进行汉译俄训练,通过俄译汉训练学生会对这一主题相关内容的俄语表述方法有一定了解,从而为开始相对较难的汉译俄训练积累一定的翻译素材。应尽量将本科阶段口译课和笔译课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或者笔译课早于口译课一学期进行,因为同等条件下接受过笔译训练或学习过笔译知识的学生在口译训练中语言组织表达速度和质量相对更高,对言语的瞬间推敲意识和能力相对更强。
  五、模拟翻译课堂的课外准备
  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会对一场口译活动的完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译前准备分为针对一次具体口译课的准备工作和有利于提高自身口译水平的所有常态化的课下学习和准备活动[6]。
  (一)针对一次课的准备
  针对一次具体的口译课我们要求学生做的准备工作包括,(1)在上一次课程结束时教师提前公布下次课的训练主题,模拟真实的口译活动流程,要求学生课下对可能出现的常用术语、词组以及句式结构进行猜测和预判,搜集可能出现的内容,并熟记这些内容的俄汉语表述方式。(2)教师指定一段与下次课程主题相关的俄语听力材料要求学生课下做原语听记训练,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对固定主题内容的听力和记忆能力。学生需要在下次课开始之前将完成的听记稿发给教师,待教师检查后在新课开始前做简要评价。(3)教师指定一篇与下次课程主题相关且长短适中的俄语文章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快速朗读训练,无须翻译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尽可能的快速和清晰,并在开始新内容训练之前进行抽查和点评。此项课前训练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俄语语速和口齿清晰程度。同时,俄语朗读速度的提高也会对学生反应速度、快速流畅的俄语表达能力、减轻记忆压力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二)常态化准备
  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次具体口译课的译前准备外,学生还应将一些准备工作作为一种日常习惯保持下去。口译活动中讲话者的话语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领域的百科知识[7]。一名优秀的口译译员除了需要掌握与语言相关的知识外,还应重视语言外知识的拥有量。教师应引导学生课下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体多去了解一些信息内容的俄汉语标准表述方法,增强母语功底。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翻译活动,在最真实的翻译场景中总结经验。   六、模拟翻译课堂的课上训练
  让课堂变成学生临时担任口译译员的翻译现场,让学生真实感受翻译现场气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8]。课堂各环节设置充分体现实践性特点,以提高学生口译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两课时一个训练专题为例,以每课时为一个训练环节。
  (一)第一环节——常规课堂口译训练
  本环节最主要的训练目标为巩固学生对固定主题相关术语和结构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口译训练“热身”。为保证俄语原语的质量和准确度,俄译汉环节训练素材由教师准备,内容以难度适中口语性较强的访谈、会话、讲话、商务和外交谈判稿为主。语言内容通过播放录音材料或教师朗读来呈现。教师通过不同语速翻译材料的选择以及对翻译素材内容长短的控制來训练学生的听力、反应速度、记忆力等口译技能,让学生提前掌握本专题相关术语和重点结构,为下一环节训练打基础。
  (二)第二环节——模拟翻译课堂口译训练
  这一环节主要进行汉译俄训练。在模拟口译中,教师和学生身份均发生变化。学生集发言者、口译译员、评委三个身份于一身,而教师将作为“总导演”对每组学生的翻译表现进行最终点评和总结。学生两三人为一组根据本课主题自由设置情景内容和形式,例如:商务谈判、电视采访、迎接、宴请、参观游览、送别等。三分钟准备之后演练开始。每名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从其他学生中为自己随机挑选译员。学生译员须独立面对和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和问题,例如:遇到生词、发言者忘记停顿、发言者带有地方口音、发言者说“车轱辘话”、发言者意思表达不清等情况,教师和其他学生评委尽量不打断翻译活动进程,各自认真记下每位学生值得肯定的方法、技巧,翻译方案以及需要改正的方面。每组学生演练完毕后,首先由学生评委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做每组最后总结,补充学生评委总结内容中的遗漏。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翻译过程中疑难句型的翻译方法。评价学生翻译内容时,应以实现沟通目的为标准,翻译方案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适合与更适合,恰当与更恰当之分。最后,要求学生每次课下写翻译心得,总结自己的翻译以及观看其他学生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本科阶段俄语口译教学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俄语口译课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所有俄语同仁共同为之努力。口译不同于书面翻译,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我们应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本科俄语口译课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应朝着全面提高学生口译实践能力的目标发展。希望模拟翻译课堂构建的教学模式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仰正.俄语口译教学与研究之我见[J].中国俄语教学,    2003,(1).
  [2]张俊翔.论俄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优化[J].    中国俄语教学,2011,(1).
  [3]丛亚平.俄语口译课的教学与探讨[J].中国俄语教学,    1995,(3).
  [4]纪春萍.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4.
  [5]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7:15.
  [6]黄忠廉,白文昌.俄汉双向全译实践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    大学出版社,2010:20.
  [7]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3.
  [8]白文昌.俄语翻译专业模拟课堂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    研究与评估,20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4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