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既可以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对于推進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高职体育教学会让学生逐渐成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参与者,同时也会使其成为推广全面健身运动的骨干力量,本文将系统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全面健身运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全面健身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自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各项全民健身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高职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未能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理念。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目标不够清晰
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未能给予促进全面健身运动开展足够重视,因此教学目标不够清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爱上体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这样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特征最有效的方式。
1.2教学理念及方法较为落后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其次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许多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乏味,学生难以通过体育教学掌握有效的体育技能,进而也无法达到促进全面健身运动开展的要求。
1.3未能给予体育教学足够重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虽然发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仍然以专业技能教学为主,同时也未能正确认识到全面健身的概念,对于体育教学与全面健身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全面健身运动开展的有效策略
2.1加强宣传,提高对全面健身运动的认知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已经出现了许多改革措施,因为只有让学生对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产生正确的认知,了解全面健身运动的理念,才可以确保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全面健身及体育教学宣传教育工作,如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讲座等形式,深化学生对全面健身运动的了解,这样他们才可以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在后续体育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加强校园体育环境与文化建设工作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场地与器材,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较少,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存在无人看管的现象,老旧场地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针对此问题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尽最大努力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引导学校社团加强体育教学文化建设,进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项目的体育赛事,如校园篮球赛、羽毛球赛、足球赛等。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背景下,许多小众项目开始被高度重视,如攀岩、棒球、网球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此类社团,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这些对于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校园文化工作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2.3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对于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高职体育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应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为高职体育教师介绍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意义以及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让体育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进而确保体育教学可以满足促进全面健身运动开展的要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调动高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以此保证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高职院校应积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高职体育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全民健身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针对现存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佩旭.全民健身运动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的导向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4):134+150.
[2] 许小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66-67.
[3] 莫庆学,冉茂涌.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8):272-2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