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留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93-01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教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更新教学观念,善用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空白之美,讲究留白艺术,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联想和想象、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创新领域,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语文课堂中的“留白”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留白”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上“留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教师应尽可能为自己的情感体验留白,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己积极探究,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
  《老人与海鸥》一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动容。
  教学时,我引领学生走进老人与海鸥之间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老人喂海鸥、亲切地呼唤海鸥,那份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到老人跟我谈海鸥这部分时,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过云南,翠湖公园和滇池只有十几公里远,老人为什么说他去不了呢?”“是啊,老人每天步行二十几里来给海鸥送食,跟海鸥相伴,为什么滇池却去不了呢?其他同学也疑惑起来。我窘迫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正在我准备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期待。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粉笔,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这个问题。
  生1:吴庆恒老人是得了癌症去世的,这是我在预习时从资料上看到的。
  生2:课文写到“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说明那个时候老人应该病的很严重了。
  以上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也让我深深意识到:教学时,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适当留白,极力营造一种自由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文本世界里自由驰骋,既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又诱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提问时“留白”,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美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三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
  去年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学习进入尾声时,我向孩子们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大致都围绕老教授爱护和鼓励年轻人成才这方面来说,观点出乎意料的单一,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碰撞与论争。课虽上得顺利,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还跟学生进行了交流,“老师,你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太短了!”学生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重视。思考时间的不足,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扼杀了学生的智慧。
  法国心理学家永贝尔纳说过:“创造力是没办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挥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在问题的答案上留白,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多给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开发。
  三、质疑碰撞时“留白”,培养學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的产生总是从疑问开始的。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群疑并起,乃能骤进。”教师要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去大胆发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将相和》中的“渑池之会”时,我抓住学生爱分胜负的心理特点精心提问:“如果秦王不妥协的话,蔺相如真的会跟秦王拼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炸开了。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我并没有直接定论,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
  学生争着发言:“课文写到‘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说明蔺相如当时的神情肯定是视死如归的。”“原文中也写到‘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张目叱之’说明他真的是以死相拼。”“‘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可见当时蔺相如的气势有多可怕,连秦王都被吓住了。”“蔺相如在保护和氏璧时都敢跟璧一块撞碎在柱子上,这次肯定也敢与秦王拼了!”……
  在这些情况下留白,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程“留白”,拓宽学生的创新领域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当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时,我们可以给课程留白,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在课内阅读中设计新颖而又生动活泼的跨学科学习方式。如:我是小画家:为课文配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是小表演家: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一个小节目来表演。我是小编剧:为课文编一个小故事。我是小记者:针对学习内容进行现场报道。……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如果能在创新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强烈了。
  总而言之,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践证明,语文课中恰当的“留白”,是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这样的课堂生机盎然,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崔栾.《2011新课标解读》.
  [3]张维宪.《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