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峰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技术示范推广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五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已成为当地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五峰示范推广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可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障茶园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五峰茶叶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主要对五峰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作出浅析。
  关键词:茶叶;绿色生产模式;示范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15018
   五峰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良,全县茶园总面积14200hm2,采摘面积12600hm2,2017年茶叶总产量2.04万t,产值9.2亿元,茶叶已成为当地茶农多年来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推进五峰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五峰县结合全国“减肥减药”行动,在五峰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茶园生态优化、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技术,构建轻简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障茶园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五峰茶叶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五峰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作出浅析。
  1 示范推广应用情况
  五峰县茶叶绿色生产模式示范地点在渔洋关镇汉马池村,茶园多为砂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pH值4.5~6.5,年平均气温13~15℃,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茶园相对集中连片,自然环境良好,无工业三废污染,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1%。示范点建设规模为66.67hm2,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茶园“四机”(机剪、机采、机耕、机防)配套技术,辐射带动全县10000hm2,茶园实行绿色标准化生产。
  2 绿色生产模式技术主要措施
  2.1 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
  结合汉马池村实际情况,组织示范区内茶农集中进行现场授课、田间指导,并向基地茶农广泛宣传茶叶绿色生产模式集成技术推广的重大意义。通过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猪-沼-茶模式推广及茶园“四机”(机剪、机采、机耕、机防)配套技术的培训与宣传,示范区内茶农病虫害防控和施肥方式由单一传统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变,茶园绿色管理水平得到广泛提高,确保了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农持续增收。
  2.2 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2.1 安装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
  示范区内安装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每1.33hm2茶园安装1台LED杀虫灯,安装高度为茶篷上方40~60cm左右,3月中旬—10月底傍晚开灯至次日清晨,共计安装使用杀虫灯50盏。LED杀虫灯采用风吸式杀虫设备,利用LED杀虫灯的诱虫光源引诱大量的目标害虫,显著提高了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捕量,相较于频振式杀虫灯,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杀数量提高了97.52%,而茶园优势天敌的诱杀数量降低了45.8%。
  2.2.2 数字化黄板诱杀
  选用数字化黄板诱杀,在春茶结束完成修剪后,每667m2均匀悬挂25~30张黄板,黄板高出茶园采摘面10cm左右,每隔45~50d更换1次黄板,共计使用数字化黄板6万张。数字化黄板采用PP塑料制成,选用茶小绿叶蝉、茶蚜等目标害虫的最佳诱捕色,相较于市场上购置的茶园粘虫色板,茶小绿叶蝉数字化色板的诱杀效果提高了30%~50%。
  2.2.3 性信息素防治
  用茶毛虫性信息素、茶尺蠖性信息素来诱捕害虫。通过诱芯缓释至田间,将茶毛虫成虫、茶尺蠖成虫引诱至诱捕器上将其捕杀,从而减少田间虫口基数,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春茶结束后, 5—9月,每667m2装置4个性信息素诱芯,诱捕器高于茶丛面7~10cm,以外围密、中间稀的原则悬挂,每2~3个月更换1次诱芯。根据田间观察记录,每个诱芯平均每天可诱杀3~5头成虫。性信息素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特定害虫,不仅降低了化学农药用量,较少对环境和人畜产生危害,而且只对靶标害虫进行诱杀,不会影响其他天敌。
  2.2.4 生物农药防治
  选用茶皂素、苦碜碱、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茶毛虫和茶尺蠖。在虫口密度、虫龄较小时施药,同时做好防治效果记录。结果证明,苦参碱对灭杀小绿叶蝉成虫具有更好的药效,对于小绿叶蝉幼虫,两种生物农药药效接近;短稳杆菌在茶尺蠖4龄以前施用1000mL/hm2,效果最为理想。微生物源农药对紫外线敏感,应选择在傍晚或阴天施用,用药时轮换使用,避免害虫农药抗性上升。
  2.2.5 有机肥替代技术
  示范区内推广茶叶专用肥替代化肥技术,10月底每667m2施用38%(18-8-12)茶叶专用肥50kg作基肥,追肥在春茶开园前15~20d开浅沟每667m2施尿素8~10kg。示范推广猪-沼-茶模式,沼液通过输送管道到茶园,结合茶园冬季施基肥和春茶萌芽肥施用沼液, 10月底每667m2施用38%(18-8-12)茶叶专用肥50kg作基肥,春季开园前15~20d施用沼液1000kg/667m2+秋季沼液1000 kg/667m2。
  2.2.6 茶园“四机”配套技术
  实行农机农艺紧密融合,推广茶园机剪、机采、机耕、机防“四机”配套技术。主要推广双人、单人采茶机;采用微耕机耕作,机动喷雾机机械喷药;推广老茶园改造技术,主要通过改树、改园、改土等技术复壮老茶园,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3 初成固定的推广体系
  3.1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点
  根据五峰县实际,将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作为监测对象,根据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和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及杀虫灯诱杀等进行预测预报,为病蟲害大面积发生提供防治依据。   3.2 建立茶园绿色农资专柜
  统一标识建立“茶园绿色农资专柜”2个,按照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茶所专家和省茶叶技术体系团队等知名专家的推荐,科学遴选合格产品,辐射推广。
  3.3 打造新型社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示范区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机肥统配统施、茶园“四机”配套,培训农民操作人员。同时在全县倡导公益性和社会化组织服务相结合,弥补农技部门技术推广人员不足的短板,联合服务开展茶叶绿色生产技术服务。
  4 绿色生产模式技术示范推广效果
  通过汉马池村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茶叶上的主要病虫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示范基地建立了3个示范点,从5—9月对茶尺蠖、茶小绿叶蝉、茶毛虫和有益生物群落进行田间调查:非示范区茶小绿叶蝉百叶头8头,茶尺蠖8头,茶毛虫5头;示范区茶小绿叶蝉3头,茶尺蠖2头,茶毛虫1头。结果证明,数字黄板、LED杀虫灯、生物农药的运用,使示范区内病虫基数大大降低。
  4.1 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产值提高显著,实施绿色生产,大大提升了茶叶鲜叶品质,进而增加产值;2016年示范区内茶农收入3200元/667m2,2017年达到4000元/667m2,增长25%。通过示范带动,五峰县2017年茶叶总产量达到2.04万t,比上年增加5%。茶农鲜叶收入4.5亿元,比上年增加11.9%;实施统防统治大大节约了劳力成本,示范点茶园科学施肥、病虫害生物、物理、农业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00%,每667m2节约用工成本125元左右。
  4.2 社会效益
  通过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加大茶农培训和田间指导,大幅提高五峰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促进五峰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有利于提升五峰茶叶的整体品牌形象,大大提高五峰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4.3 生态效益
  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技术示范,构建应用轻简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增施有机肥,大量采用生物和物理的方式防治病虫害,减少了田间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减少面源污染,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有效修复了茶园生态系统,提高了生态多样性。示范区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
  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5.1 主要问题
  茶叶绿色生产技术推广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广,总结经验;
  缺乏资金。绿色农资是一项比较大的投入,需要项目资金支持;
  技术服务力量薄弱。现有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全县绿色生产发展需求,还需进一步引导更多的社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参与技术服务。
  5.2 建议
  加大茶叶绿色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加大对重大茶产业宣传推介活动的支持力度。 加强技术人员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的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 冷杨,肖强,宗庆波,等.茶叶绿色生产模式的构建与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2015(11):6-9.
  [2]王丽.低碳经济背景下茶叶企业绿色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福建茶叶,2017(2):67-68.
  [3]郭亚军,刘东南.信阳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效益综合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2-46.
  [4]赵飞.茶叶的绿色生产模式构建探讨[J].农家科技,2017(7):321.
  作者简介:
  阮芝艳(1975-),女,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茶葉技术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9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