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徽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社会对语文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重要一点是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渗透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优势作用明显,利于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丰富文化积淀等。教师要在有效思考、探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渗透到语文教学各环节,深度衔接“教”与“学”,展现语文时代特色的同时促进各层次学生全面发展。
  一、深挖语文教材,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初中语文具有鲜明的文学性与工具性特征,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发展语文实用能力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在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基础上深挖语文教材,多层次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在认识、了解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以“《论语》十二章”为例,教师要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过程中深挖语文教材“《论语》十二章”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基础上,将《论语》中相关的“为学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等语录引入语文课堂,在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各层次学生语文水平、学习能力等,在深挖语文教材基础上合理化设置课堂思考问题,在衔接知识讲解、课堂提问、课堂互动等环节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各层次学生轻松理解、掌握“《论语》十二章”课文知识点的同时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在了解“为学之道”“君子之道”等过程中明白当下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在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中学会辩证地择取其中的精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境角色表演引入课中,让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深挖“《论语》十二章”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联系当下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焦点,编排情境对话的同时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诠释不同角色中将刚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重要的技能,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顺利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更好地传承、弘扬我国优秀文化,顺利提高“《论语》十二章”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分析写作背景,丰富传统文化积淀
  初中语文教材中部分文章写作时间离学生现在生活时间比较远,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时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章写作背景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主题思想过程中深化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拓宽视野的同时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积淀。
  以《岳阳楼记》为例,是范仲淹笔下的一篇文章,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教师要在正确解读 《岳阳楼记》这篇课文基础上分析课文写作背景,深入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传统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课文教学目标以及要求,深化梳理课文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动静结合画面作用下,直观、生动呈现《岳阳楼记》课文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主动融入语文课堂。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段落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思考问题,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精读段落的同时进行有效思考、探讨、分析,在层层问题解决中不断融入课文情境,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以及感知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色,迁客骚人登楼览物时油然而生的悲喜之情。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深入把握《岳阳楼记》课文的内容、情感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基础上合理设置课文探索问题的同时有机渗透传统文化,讲解文本知识的同时和各层次学生进行良好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思考、分析《岳阳楼记》课文写作背景,和课文及其作者近距离接触,有效突破课文重難点内容以及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情感,深刻感知课文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旷达胸襟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此同时,学习其身上高贵的品质,尽管遭遇迫害、身居江湖,仍然心忧国事、坚定心中理想信念,还鼓励、安慰被贬的友人,学会正确对待学习乃至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保持一个谦虚的心以及具备忧患意识,在走进古代文人内心情感世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培养爱国情感、良好品质中丰富传统文化积淀,高效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语文知识层次,促使《岳阳楼记》课文课堂教学目标在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中顺利实现。
  三、延伸拓展课内,发掘传统文化精髓
  教师要在思考初中语文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化延伸拓展,在衔接课堂内外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各层次学生在课外语文实践中活用课内掌握的语文知识,有效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塑造健全人格、文化素养过程中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是初中语文教材“人物百态”单元主题下的课文,选自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该单元下的“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分别选自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在学习完该单元之后,教师要对课内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开展走进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实践活动,有效延伸拓展课内选自《红楼梦》《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章节教学的同时巧妙引入《西游记》,从语文听、说、读、写四大层面入手,分层设置多样化的实践任务,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渗透到课外实践环节,在课堂内外衔接中实现高质量教学。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意选取这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巧用课内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多样化语文实践,在概述古典文学名著章节主要内容、赏析不同人物形象、情境话剧表演、微小说创作等过程中不断发掘古典文学名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完成课后实践任务中全方位、深层次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知识整合、合作探究、语文实践等能力中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在丰富内心情感世界中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客观展现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深化把握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基础上科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高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课堂,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和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有效培养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在塑造健全人格中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甘素娥.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8(5).
  [2]申国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华少年,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