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玲

  【摘要】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关联,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生活的表现,任何言辞文章中都细致入微地体现着生活的价值与品位。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因此,为了有效强化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本文以下主要对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与人文性,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思想情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从生活实践角度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文中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内化语文知识。
  一、创设情境,关注生活
  在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生活成为课堂学习的背景,使学生在深刻的学习体验中真正理解语文知识中蕴含的精神思想。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融入生活化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精心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丰富的教学、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在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学习场景中建立生活与知识的联系。
  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启示,引导学生结合自我的认知经验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师:“同学们在公园内都见过哪些花草树木?你对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想?”教师通过情境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感悟到当人面对生活中同一景物时,在不同的思想情绪下会产生不同的内心情感。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紫藤萝花开的不同景象,对生命进行了赞美。教师通过生活景象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文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视觉思维表象。当学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就会用心去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产生了怎样的感想呢?作者的心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准确扣住物的特征,理解作者借物抒情、托物寓理的方法,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促使学生可以在解读景物优美的词句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教师:“作者运用了哪些优美词句让景物如此形象生动?紫藤萝与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描述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吗?”教师用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并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句子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比喻、拟人、对比修辞手法,同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涵情感的理解。
  在初中生活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经验为基础,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促使学生可以结合自我思维感知,深刻地把握和理解语文知识中渗透的人文精神和中心思想。
  二、实践探究,思考生活
  教师在初中生活化语文教学中,要切实突出和贯彻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思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向学生提供一些关键性话题,鼓励学生去思考和探讨,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感悟经典文学中的精神思想,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并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通过交流探讨等学习方式,加深对文中情感的体验。
  例如,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要让教育走进生活,从作者对生活琐事的描述角度去思考探究。教师:“文中对人物性格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你在阅读文章后,对鲁迅先生有新的认識吗?文中的哪些词句描述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一面?”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对人物进行分析,从饮食起居和待人接物等方面进入鲁迅的情感世界,从而进一步感受文中作者的深思和良苦用心。为了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验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启发。教师:“你对鲁迅传统印象是什么样的?”学生总会想起“深邃、严厉、忧虑、冷峻、倔强、勇毅”等严肃词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对鲁迅的形象进行探讨。教师:“文中哪些生活场景描述了鲁迅的性格?”学生从文中日常生活角度的描述中去探究,让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中加深对鲁迅平易近人和乐观开朗的印象理解和认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鲁迅的爱戴之情,同时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挖掘素材,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从生活中的琐事出发来塑造一个具有美好人格的真实人物,加深学生对本文写作技巧的把握。而教师在生活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质疑,让学习环境更为宽容和自由,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中,教师要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走入生活,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身临其境般地去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知识内容。
  三、拓展视野,感知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体验学习中,获取想象和情感的动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出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更深入地去体验文中的思想精神。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在生活语文课堂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促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感悟和体验文中的深刻内涵。
  例如学习《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语文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重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文中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写抒发了自身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桃树的外形出发,组织学生对小桃树瘦瘦黄黄的外形进行探讨。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的桃树是什么样子的?”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感知小桃树的外形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深层含义的整体感知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让学生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启示。教师:“小桃树在生长中都受了哪些委屈?”指导学生理清小桃树的生长历程,并结合小桃树的形象去感受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心理体验。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启发学生展开思考。教师:“通过作者对小桃树的描述,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基础上去思考小桃树生长过程与作者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去深入地探究和理解作者曲折的成长经历,结合双线内涵去感受生活与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深入理解和体验作者逆境中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教师在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中,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实践经验为目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内容的文化思想连接在一起,促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生动素材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情感走入生活,促使学生可以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内容建立联系,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文化素养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团.生活化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追求——由董旭午执教《爱莲说》谈开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9).
  [2]牛宁宁.捕捉生活元素,找寻别样趣味——初中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研究[J].学周刊,2018(2).
  [3]叶蓓.开生活之门,创造生活化教学氛围——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4]甄海冰.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