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承亮 尹方

  [摘           要]  研究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情况,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的特点,旨在通过对本专业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的教学改革策略——主要是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打造“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等。
  [关    键   词]  供给侧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15-0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19〕4号文)(下文统称《通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总体目标经过5~10年时间,办学格局由政府主办转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办学模式从参照普通办学转为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点鲜明。企业首次被确立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而政府的角色将从“举办者”变为“管理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并且有较强实践能力,在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等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功利性、综合性和适应性特征。
   供给侧改革要求高职院校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准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专业行业就业市场的需要,精准校企对接,主动依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精准服务区域经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任务。
   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的供给方、培养方,其供给的技能人才是供给侧四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能否满足各类行业企业单位的人才要求即“需求侧”,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大面积出现“技工荒”,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较多,但是并不能真正满足“需求侧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呼喊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侧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各类企事业单位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与偏差,严重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
   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要扩招一百万,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都在不断尝试,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在高职院校的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尝试。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学生双身份、培养双主体,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特征是双主体育人,精准校企对接,精准育人,实现双精准教育,实现精准服务区域经济,也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
   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益得到了明确约定,包括薪资待遇、意外保险购买等,用协议保障校企合作长期有效进行。践行“企业主导、职场培养、在岗成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
   双主体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本专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主体育人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学校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人才共育。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精准育人。
   确保试点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防止试点企业主体地位缺失是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往往呈现参与时间不足、参与任务偏少、参与深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传统的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模式一直延续,从学校的指导思想、教育机制等各个方面改进都不够,导致企业参与意愿不足,而且要承担一些主体地位带来的育人、学生就业等相应的风险。如何打破学校本位的教育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承担学徒教育的主体地位的机制是突出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学生由企业老师、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共同培养,实行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试点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联合招生、联合出题、联合面试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合作育人,共同评价。学生在校培养期间以学校老师为主,企业老师为辅。辅导员老师则主要侧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与学徒身份、教师与企业导师身份、考试和考核三融合
   基于双主体培养形式确立的三融合,学生的学习有校内学习也有企业学习,身份是没有离校的学生,同时接受企业的管理,主要由企业师傅传授岗位技能,又赋予了学徒的身份。教师制定了“課程标准”,与企业老师一起制定“岗位标准”,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评价考核体系,教师能上学校讲台,又能下企业指导岗位技能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同时通过才能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精准育人,同时也精准服务于地方经济。    (四)建设“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由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的师傅组成,实现双主体教学,校内教学由学校老师主要负责,企业教学由企业导师辅助,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五)建立企业主导的多方评价体系
   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基于工作岗位制订学徒考核评价标准,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企业可从教学管理、学生、教师三个层面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
   三、结语
   本文在“供给侧”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在研究本专业的毕业生规格、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验证和调整校企合作协议机制、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而实现学生和学徒身份、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学历文凭与职业证书等方面融合,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以成果为本的课程设计和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3]陈秀虎.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9).
   [4]刘惠坚.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
   [5]吕景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
   [6]陈利.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3).
   [7]全秋燕.探析我国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7(1).
   [8]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
   [9]吴倍贝.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及路向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7(3).
   [10]伍成艳.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理念与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3).
   [11]徐承亮.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
   [12]林惠玲,林子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侧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
   [13]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給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3).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