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忠堂

  摘要: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要重视结合山区实际,有效的探索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措施,以此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种薯选种处理、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通过以下研究,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优质;高产;马铃薯
  1 种薯选择与处理
  1.1 挑选薯种
  由于山区的种植条件相对较为恶劣,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尽量选择性状较好且表皮光滑的马铃薯作为种植的薯种。通常情况下,每一个薯种的重量在25~50克之间,带有至少1个芽眼。
  1.2 催芽与消毒
  在具体种植马铃薯之前,需要对马铃薯展开晒种、催芽的工作,薯种需要放置在背光处,平不定期地进行翻面,使得每一位薯种都能晾晒。在进行切薯种的工作中,要保证对切刀的清洗、消毒工作,每一次切土豆完毕后需要使用75%浓度的酒精溶液杀毒,完成切薯种工作后则需要在盐水中煮制10分钟。
  2 培育壮苗
  2.1 下种
  在下种展开土豆种植过程中,要保持每一个马铃薯种子间距超过2厘米,薯种的头部朝上,在夜间种植中要额外铺设棚膜种植,保持马铃薯种子的温度在15~20℃,并确保湿度合适。
  2.2 选苗栽芽
  当芽长到4~6叶时为芽栽适龄期。将种薯上的芽掰下来,分级,淘汰病苗。种薯可以第2次育芽,也可以再次作为薯种种植。栽芽,按行距50厘米开沟,施肥;按株距30厘米摆放,覆土。以芽苗露出2~3叶最好。浇水有明水、暗水之分。
  2.3 补栽与培土
  在完成播种工作后,农户需要不定期地展开幼苗检查工作,如果出现漏苗的情况,需要第一时间予以补种,确保单位面积上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山区的土壤质量需要30天左右出种,此时农户要做好闷除处理,确保通气和提高温度。在马铃薯幼苗大面积地出芽后,农户需要进一步加强田间巡逻的工作,针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确保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被马铃薯吸收,而非被杂草所吸收。在马铃薯的开花期,农户则需要加强松土、施肥的相关工作,目的是扩大马铃薯的营养面积,创造更为适宜的种植条件,促进马铃薯的成长。
  3 田间管理
  3.1 水分和施肥管理
  在马铃薯的生长周期之中,农户需要根据马铃薯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浇水以及施肥处理,促进其生长。
  3.2 关于水分管理
  马铃薯是一类耐旱性较强的农作物,在出苗的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在现蕾期则需要适度补水。现蕾期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对土壤中水分需求提高。所以,农户需要适度额外进行浇水处理,确保土壤的湿润程度。为了保证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吸水,采用沟灌的方法澆水更为适宜。在马铃薯的种植后期,要有意识地减少浇水的用量,尤其是在收获前10天,要完全停止浇水。
  3.3 关于施肥管理
  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马铃薯是典型的高产农作物,因此对肥料的需求较多。马铃薯根据需求不同,在施加的肥料上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使用最多的即为有机肥料,具备绿色可持续化循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等特征,是马铃薯种植中的基础肥料。施肥既可以在种植中一次性施加完毕,也可以根据情况不定期施肥。根据马铃薯的性质来看,种植过程中对磷、钾两类元素的需求度更高,通常情况下氮磷钾肥使用最多。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对氯元素的需求度较低,在施肥过程中要规避氯化钾等肥料的使用。马铃薯分为正常成熟与早熟的品种,针对后者的施肥需要尽早进行,配合其早熟的种植特征。
  3.4 做好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能够有效帮助马铃薯创建一个优秀的土壤环境。具体来看,疏松的土壤能够更好帮助马铃薯的块茎成熟与膨大,同时马铃薯能够保持更多的水分。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要进行至少3次的中耕培土。首先,在马铃薯齐苗后进行。其次,在第一次的10天后进行。最后一次则在马铃薯开花前进行,能够帮助马铃薯的块茎成长地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培土工作是一项难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农户要保证土壤疏松的同时,避免土壤下的马铃薯根部被破坏。与此同时,疏松的土壤也更易进行除草工作,确保薯种的出苗效果更好。
  4 病虫害防治
  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培育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但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问题,即病虫害问题,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马铃薯种植的关键。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较多,农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首先运用最多的即为化学方法,通过喷洒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农药,能够有效杀灭潜在的隐患。除此以外,通过加装杀虫灯的物理防治方法也是有力的措施之一。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进一步阐述,在有效的研究马铃薯种植技术过程,要深入工作实际,提高种植技术运用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力,以此才能保证种植质量,进一步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211.htm